原告:包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武漢市武昌區(qū),被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漢陽支行,住所地:漢陽區(qū)漢陽大道182號。法定代表人:羅斐,該銀行行長。委托訴訟代理人:侯長軍,該銀行員工,一般授權(quán)代理。委托訴訟代理人:余旸,湖北民本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授權(quán)代理。
原告包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向原告賠償被盜刷的信用卡損失金額16,200元;2、判令被告向原告賠償因信用卡被盜刷造成的利息、罰息、滯納金、手續(xù)費等各項費用21,694元;3、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原告在中國銀行漢陽支行辦理并使用了8年的信用卡(卡號為55×××67),于2016年6月到銀行償還2萬元以后準備注銷,在還完2萬元欠款后發(fā)現(xiàn)該卡上還有2萬元消費欠款未償還,通過銀行打印出來的對賬單,原告看到2015年12月18日賬單上的信用卡信用額度從2萬元變成了4萬元,原告對增加的2萬元額度并不知情。通過銀行對賬,原告發(fā)現(xiàn)被告無理由給原告增加了2萬元信用額度的當天,2015年12月14日至12月19日,有人在市內(nèi)取款機上分8次共取款12,000元,但原告從未在該信用卡上提取現(xiàn)金,只是用于購物和自己開辦的小公司的資金流轉(zhuǎn),之后該卡在2016年5月、6月分數(shù)次在2個取款機上取款5次,合計盜刷金額4,200元。原告使用該信用卡8年多,每月按期向被告償還信用卡欠款,為避免被告騷擾,原告將該信用卡上被盜刷取現(xiàn)的2萬元于2016年8月左右全部償還該信用卡。被告作為發(fā)卡銀行,對原告開辦的信用卡有不可推卸的保管和保密責任,應當向原告賠償全部損失。被告中國銀行漢陽支行辯稱,1、原告稱其信用卡被盜刷,應當對是否存在盜刷進行舉證;2、假設(shè)存在原告該信用卡被盜刷,原告已承認還款,可以說明原告已經(jīng)追認其該幾筆借款;3、假設(shè)存在原告該信用卡被盜刷,原告訴稱其在2015年12月14日就被盜刷,直到2016年5月分又被盜刷,中間間隔了幾個月,原告沒有到銀行掛失,后面的一筆盜刷也是因為原告自身原因?qū)е聯(lián)p失擴大,被告也不承擔責任;4、假設(shè)本案存在原告訴稱的盜刷,該信用卡密碼是由原告自己保管,由于原告保管密碼不善導致被盜刷,也是因為原告自身的原因。不管是否存在原告該信用卡被盜刷,被告均不承擔賠償責任。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包某某在被告中國銀行漢陽支行處辦理“中銀攜程信用卡”一張(卡號55×××67),該卡自2010年9月至2017年3月存在交易記錄,其中取現(xiàn)情況為:2010年9月28日500元、12月9日取現(xiàn)1,000元,12月13日取現(xiàn)1,000元,12月15日取現(xiàn)1,000元;2015年12月14日兩次分別取現(xiàn)1,000元,12月15日取現(xiàn)500元、1500元,12月16日取現(xiàn)2,000元,12月17日取現(xiàn)2,000元,12月18日取現(xiàn)2,000元,12月19日取現(xiàn)2,000元,2016年6月7日取現(xiàn)200元、1,000元、500元、2,000元,6月8日取現(xiàn)500元,其中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取現(xiàn)總金額為16,200元,上述取現(xiàn)產(chǎn)生取現(xiàn)手續(xù)費、取現(xiàn)利息、滯納金等費用。另外,原告包某某于2015年12月25日向該信用卡還款20,000元,2016年2月4日向該信用卡還款20,000元,2016年3月7日向該信用卡還款20,000元。2017年2月23日,原告包某某向武漢市公安局漢陽區(qū)分局翠微街派出所報案,稱其信用卡被盜刷,2017年2月26日,武漢市公安局漢陽區(qū)分局翠微街派出所出具《受案登記表》一份,受案意見為:“不屬于本單位管轄,建議移送其他部門處理?!蓖徶校姘衬硨ζ湓?015年至2016年償還信用卡欠款的解釋為,因為被告中國銀行漢陽支行將催收信用卡欠款外包給第三方,故原告經(jīng)常接到催收電話威脅,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償還欠款。因原告包某某要求被告中國銀行漢陽支行賠償其訴稱的被盜刷取現(xiàn)本金及各項利息費用未果,遂引起本訴訟。本案經(jīng)本院主持調(diào)解,因原、被告雙方均不同意調(diào)解,故未能達成一致調(diào)解意見。上述事實,有原告提交的信用卡復印件、對賬單、《受案回執(zhí)》、《受案登記表》、被告提交的信用卡交易流水等證據(jù)及雙方當事人當庭陳述在案,足以認定。
原告包某某與被告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漢陽支行(以下簡稱中國銀行漢陽支行)信用卡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7月26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訴訟程序于2017年8月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包某某、被告中國銀行漢陽支行的委托的訴訟代理人侯長軍、余旸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本案屬于信用卡糾紛,本案爭議焦點在于:1、原告包某某的涉案信用卡是否存在被盜刷、盜取現(xiàn)金的情況;2、若原告的涉案信用卡存在被盜刷、盜取現(xiàn)金的情況,被告中國銀行漢陽支行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關(guān)于原告的涉案信用卡是否存在被盜刷、盜取現(xiàn)金的問題。從本案現(xiàn)已查明的事實來看,原告涉案信用卡取現(xiàn)主要集中在2010年9月及12月、2015年12月、2016年6月,盡管存在連續(xù)數(shù)日取現(xiàn)或單日多筆取現(xiàn)的情況,但單筆取現(xiàn)金額均未超過2,000元,多為1,000元以下金額,故從取現(xiàn)時間分布及取現(xiàn)金額來看,難以認定為被盜刷取現(xiàn)。從原告提交的《對賬單》來看,被告每月均會給原告出具當月對賬單,原告訴稱的被盜刷取現(xiàn)分布時間也并非集中在單月或單日,故被告向原告出具的《對賬單》也提供給原告足夠的時間引起注意并采取適當措施,但原告并未采取任何足以防止損失的措施。從原告的還款情況來看,原告訴稱其涉案信用卡被盜刷后,仍然在2015年12月、2016年2月、3月按期償還欠款,故原告的使用該信用卡及還款情況均處于正常狀態(tài),難以得出存在原告訴稱的該信用卡被盜刷的結(jié)論。最后原告直至2017年2月23日16時許才向公安機關(guān)報案稱其信用卡被盜刷取現(xiàn),該報案時間也于原告訴稱的其涉案信用卡被盜刷的時間即2015年12月、2016年6月相距較長,且公安機關(guān)也出具《受案登記表》對原告的報案以“不屬于本單位管轄,建議移送其他部門處理?!边M行了處理,也不能得出原告涉案信用卡存在被盜刷取現(xiàn)的結(jié)論。故現(xiàn)有證據(jù)不能證明原告涉案信用卡存在被盜刷取現(xiàn)的情況,既然不能認定存在原告訴稱的涉案信用卡存在被盜刷取現(xiàn)的情況,則被告亦不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退一步而言,即使存在原告訴稱的涉案信用卡被盜刷取現(xiàn)的情況,因原告信用卡的密碼由原告自行保管,從涉案信用卡取現(xiàn)的時間、單筆金額及時間跨度來說,原告未能妥善保管其信用卡密碼的可能性較大,也難以認定屬于被告的原因?qū)е略嫔姘感庞每艽a遺失而至被盜刷取現(xiàn),故被告亦不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包某某的訴訟請求。本案案件受理費342元,適用簡易程序減半收取171元(原告已預交),此款由原告包某某自行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