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審原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居民,住臨沂市蘭山區(qū)。
原審被告:王長征(別名王斌),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居民,住山東省費縣。
原審原告劉某某與原審被告王長征(別名王斌)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2015)費商初字第31號民事判決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于2017年4月28日作出(2017)魯1325民監(jiān)2號民事裁定,再審本案。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審原告劉某某、原審被告王長征(別名王斌)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再審認定案件事實如下:原審被告戶籍登記姓名為王長征,“王斌”是其別名,身份證號為。2014年1月29日原審被告王長征使用別名“王斌”給原審原告劉某某出具欠條一份,內容為:“今欠法桐樹款12000元。大寫:壹萬貳仟元整,于2014年正月十六日還清。欠款人:王斌2014年1月29日”
2014年12月27日本院將原審開庭傳票、應訴通知書、起訴狀副本等法律文書未交受送達人原審被告,而交給了費縣碧翠園小區(qū)門衛(wèi)王自軍簽收。
再審查明的其他事實與原審一致。
本院再審認為,本案爭議焦點:原審被告是否已償付原審原告涉案欠款12000元。關于本案爭議焦點,《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第九十一條第(二)項規(guī)定:“主張法律關系變更、消滅或者權利受到妨害的當事人,應當對該法律關系變更、消滅或者權利受到妨害的基本事實承擔舉證證明責任?!北景冈瓕彵桓嬖谕徶修q稱,其給原審原告出具12000元欠條后,支付原審原告10000元,并在上述欠條上注明“于農歷2014年正月16日前還清剩下的2000元”。但是,原審被告該辯稱主張與上述欠條中記載的內容不一致,無法證明該辯稱的真實性,故對原審被告的該辯稱主張,本院不予采信。原審原告的訴訟請求,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應予支持。原審判決實體正確,但是原審在原審被告沒有指定代收人的情況下,未直接將訴訟文書交受送達人或者同住成人家屬簽收,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關于送達的法律規(guī)定,致使原審被告未能到庭行使訴訟權利,原審判決程序違法,應予撤銷。原審在訴訟及判決中,原審被告使用別名不當,亦應予以糾正。
本案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第一款、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第九十條、第九十一條第(二)項、第四百零七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劉鳳巖
審判員 平常
審判員 劉飛鴻
書記員: 王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