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貴州,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唐山市。
原告:常金魁,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
二原告委托訴訟人:杜久重,河北舜思律師事務所律師。
二原告委托訴訟人:齊文英,河北舜思律師事務所律師(未到庭)。
被告:灤南中發(f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會忠,該公司經(jīng)理。
被告:劉某中,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唐山市灤南縣。
上述二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賈連合,灤南縣柏各莊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中建鐵路建設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周宇鯤,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海濤,男,該公司員工。
原告劉貴州、常金魁與被告灤南中發(f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灤南中發(fā)公司)、劉某中、中建鐵路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0月19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貴州、原告常金魁及二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杜久重,被告劉某中及被告灤南中發(f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及二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賈連合,被告中建鐵路建設有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海濤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劉貴州、常金魁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三被告支付工程款565513.2元及利息(自2016年5月27日起以565513.2元為基數(shù),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至實際履行之日止);2.要求三被告承擔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被告劉某中借用被告灤南中發(fā)公司資質(zhì),從被告中建公司分包了唐曹鐵路工程TCSG-3(四工區(qū))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編號:TCLW-010。被告劉某中又把該工程中涵洞的勞務施工合同分包給二原告,并向二原告按照2%收取管理費,由二原告自行組織人員進行施工,施工期間所有的相關費用由其自行負責并交納增值稅稅金,同時二原告與被告劉某中就上述勞務分包事宜簽訂了《合作協(xié)議書》,二原告按照協(xié)議書的內(nèi)容全面履行了相關義務。該工程結算價款為1584660.2元,三被告已經(jīng)支付1019147元,而原告也按約定交納了相關稅金。三被告至今尚欠二原告工程款565513.2元。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的解釋》相關法律規(guī)定,被告中建公司系該工程的發(fā)包單位,因此,應當對欠付原告的工程款承擔給付責任。
被告灤南中發(fā)公司與被告劉某中辯稱,1、原告訴請的工程總價款與事實不符,工程總價款應為15050075元。2、原告所述被告所拖欠的工程款數(shù)額也與事實不符。在原告施工過程中,劉某中已向原告支付現(xiàn)金1069147元,另還為原告墊付繳納的其他費用,合計1433277元。另外根據(jù)原告與被告劉某中簽訂的合作協(xié)議的約定,劉某中應扣除以下款項(1)為原告返工和維修的人工費80000元;(2)原告在施工中因耗材發(fā)包方中建公司得到扣款150482元;(3)原告按工程總價款的5.88%應繳納的稅款88498元;(4)原告應向灤南中發(fā)公司按工程總價款的1%繳納的管理費15057.7元;(5)原告應向李振中按工程總價款的2%繳納提成30100元;(6)原告應支付劉某中、聞明友、趙洪利等施工管理人員的工資80000元。故二被告并不拖欠原告任何施工費用。
被告中建公司辯稱,1、我公司與原告不存在任何合同關系,也未向二原告支付過任何款項,也與二原告之間不存在其他任何事實上的權利義務關系。2、二原告提供的證據(jù)不能證明其為本案工程的實際施工人,亦不存在向我公司主張權利的任何事實和法律依據(jù)。3、我公司與灤南中發(fā)公司簽訂的勞務分包合同,時規(guī)范的勞務分包關系。我公司就所承建的涵洞工程勞務分包招標時,灤南中發(fā)公司中標,并授權委托人劉某中已我公司簽訂了勞務分包合同,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均是與灤南中發(fā)公司及劉某中發(fā)生業(yè)務關系,并未與二原告發(fā)生任何工作關系。灤南中發(fā)公司具有相應的資質(zhì)和安全生產(chǎn)條件下,我公司才逾期簽訂的勞務分包合同。該公司在進場前,我公司對其營業(yè)執(zhí)照、資質(zhì)證書都進行了嚴格的審查,對其以往的施工經(jīng)歷、施工能力、施工信譽都有相應的考評機制。故我公司不存在非法分包的情形。4、我公司已向灤南中發(fā)公司足額支付了所有工程款,不應向二原告支付工程款的連帶責任。故應依法駁回原告對我公司的訴訟請求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對于當事人雙方?jīng)]有爭議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1、原告劉貴州、常金魁與被告灤南中發(fā)公司、劉某中均提交了被告灤南中發(fā)公司(乙方)與被告中建公司(甲方)簽訂的《勞務分包合同》(合同編號:TCLW-101),該合同證實,被告灤南中發(fā)公司承包了被告中建公司承建的唐曹鐵路工程TCSG-3標(四工區(qū))建設工程中的DK65+190-DK69+620段內(nèi)的涵洞工程。灤南中發(fā)公司指派劉某中為施工隊長、聞明友為技術負責人、趙洪利為施工安全負責人。該合同第十條材料供應與管理,第5項約定:”對甲方供應的材料,乙方應合理利用,禁止超耗、浪費材料。甲乙雙方共同認可附表二《甲方供應材料品種單價表》中的標準損耗率。乙方在單位工程小號材料超過過標準損耗率部分,乙方應賠償甲方材料超耗損失,超耗部分甲方按采購價子啊計價結算時進行扣除.....”。合同第十四條違約責任,第4項約定,乙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合同項目進行分包、轉(zhuǎn)包。后被告灤南中發(fā)公司(乙方)與被告中建公司(甲方)就上述合同又簽訂了二份補充合同,其中合同編號:ZJTL-TCSG03-HD-2016-010-補1《關于TCLW-010涵洞施工合同的補充協(xié)議》約定,在原合同基礎上,增加C35砼六棱塊砌筑;涵洞出入口現(xiàn)澆砼及涵洞內(nèi)澆筑砼路面,并就相關結算標準進行了約定。其中合同編號:ZJTL-TCSG03-HD-2016-010-補2《關于TCLW-010涵洞施工合同的補充協(xié)議》第一條約定,1、在原合同基礎上增加DK67+846.21封閉式路塹施工。2、(略);3、約定2015年冬季施工增加費用:DK69+476、DK66+162、DK66+700涵洞增加20000元;DK65+260、DK65+282涵洞增加30000元;DK67+846、DK65+247涵洞增加40000元,共計90000元。
2016年1月5日,被告劉某中與原告劉貴州、常金魁簽訂《合作協(xié)議書》,該協(xié)議書內(nèi)容為”茲有劉某中在唐曹鐵路工程(四工區(qū))定的勞務合同,現(xiàn)委托授權給劉貴州常金魁進場施工,現(xiàn)場所需的一切費用由劉貴州常金魁制辦,全權執(zhí)行劉某中在唐曹鐵路工程中和中建制定的涵洞勞務工程,雙方同意,給劉貴州常金魁撥款時,劉貴州常金魁承擔全部稅金并給劉某中返還百分之二的管理費用。本協(xié)議只限劉某中常金魁劉貴州生效,與項目部無關,只限春節(jié)前涵洞工程”。
原告提交的中建鐵路建設有限公司唐曹項目經(jīng)理部與驗收工計價表及被告劉某中出具的原告施工價款明細證明,原告施工的7個涵洞的工程勞務費分別為:
1、DK69+476.82(1-6m涵洞),基坑開挖9378元、鋼筋制安15873元、混凝土澆筑125438元、混凝土路面2971元、基地置換填砂加碎石948元,小計154608元;
2、DK66+162.82(1-1.5m涵洞),基坑開挖9392元、鋼筋制安4278元、混凝土澆筑37657元、基地置換填砂加碎石350元,小計51677元;
3、DK66+700(1-6m涵洞),基坑開挖40986元鋼筋制安62096元、混凝土澆筑201341元(234898-33557)、基地置換填砂加碎石1359元,小計305782元;
4、DK65+260.84(1-3m涵洞),基坑開挖26130元、鋼筋制安34451元、混凝土澆筑163341元、基地置換填砂加碎石1188元,小計225110元;
5、DK65+282.85(1-1.5m涵洞),基坑開挖40554元、鋼筋制安16742元、混凝土澆筑75828元基地置換填砂加碎石870元小計133994元;
6、DK67+846.21(1-6m涵洞),基坑開挖31338元、鋼筋制安60986元、混凝土澆筑126981元(148145-21164)、基地置換填砂加碎石699元,小計220004元;
7、DK65+247.55(1-6m涵洞),基坑開挖33714元、鋼筋制安52969元、混凝土澆筑233538元基地置換填砂加碎石1344元,另補差價5846元,小計327502元;
另增加冬季施工費90000元;
以上共計1508677元。
劉某中向原告劉貴州、常金魁付款情況:被告劉某中陳述已付款1069147元,原告承認已付1019147元。就上述付款差額50000元,被告提交常金魁的現(xiàn)金支領憑證一份,證明常金魁于2016年2月5日支領現(xiàn)金50000元。該現(xiàn)金支領憑證未注明支領款項具體名目,原告常金魁認為該款系其承包劉某中其他工程時,劉某中支付的其他工程款,與本案無關。被告劉某中提交的給付原告本案涉案工程的工程款的證據(jù)中,亦有常金魁于2016年2月5日領取中建公司撥付工程款的收據(jù)105000元。綜合上述事實,被告劉某中就同一工程同一時間重復支付工程款,不符客觀規(guī)律,且被告劉某中提交的原告常金魁出具的50000元支款憑證,未注明具體名目,無法認定,該50000元款項系本案涉案工程款,應認定被告劉某中已支付工程款1019147元。
就工程價款稅率問題,被告劉某中及原告均認可4.36%的稅率標準,且雙方均認可劉某中為原告墊付稅款7000元。
本院認為,被告灤南中發(fā)公司與被告中建公司簽定的《勞務分包合同》中明確約定,被告灤南中發(fā)公司不能以任何形式將合同項目進行分包和轉(zhuǎn)包,被告劉某中作為被告灤南中發(fā)公司與被告中建公司簽訂合同的委托代理人及現(xiàn)場施工負責人與原告劉貴州、常金魁簽訂《合作協(xié)議書》,將合同中相關工程分包給原告劉貴州、常金魁,該協(xié)議書系無效合同,但原告劉貴州、常金魁針對該協(xié)議書進行了實際施工,故該協(xié)議內(nèi)容對二原告與被告劉某中及被告灤南中發(fā)公司之間具有效力,雙方應按協(xié)議內(nèi)容履行,該協(xié)議對被告中建公司不發(fā)生效力。原告無權向中建公司主張權利。原告的勞務費總計1508677元,被告劉某中已支付1019147元,尚欠489530元。劉某中與二原告簽訂的《合作協(xié)議書》中明確約定,稅金由原告承擔,故劉某中墊付的稅金7000元,應予扣除,原告亦應按協(xié)議約定按工程價款的2%支付劉某中管理費30173.54元(1508677×2%)。被告灤南中發(fā)公司承包被告中建公司承建的唐曹鐵路工程TCSG-3標(四工區(qū))建設工程中的DK65+190-DK69+620段內(nèi)的涵洞工程,根據(jù)原告提交的證據(jù)及被告劉某中提交的中建公司的《關于涵洞現(xiàn)存問題的通知》,原告所施工的7個涵洞,并非該合同的全部涵洞工程,故被告劉某中及灤南中發(fā)公司主張的超耗材料扣款并非只是原告施工中的超耗材料扣款,被告劉某中亦不能提供證據(jù)明確原告超耗材料扣款的具體準確數(shù)額,故對劉某中的該項請求,本案中不予支持,被告可待重復收集證據(jù)后另案主張權利。被告劉某中主張原告應支付支付劉某中、聞明友、趙洪利等施工管理人員的工資80000元,因上述人員系被告灤南中發(fā)公司派駐的施工人員,與原告無關,故對劉某中該項請求,亦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被告劉某中、灤南中發(fā)公司應支付尚欠原告劉貴州、常金魁勞務費元452356.46元(489530-7000-30173.54),劉某中與二原告簽訂的《合作協(xié)議書》中未約定勞務費的具體給付方式及給付時間,故被告劉某中、灤南中發(fā)公司應自原告向本院主張權利時(本案立案之日2017年10月19日)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支付逾期付款違約金。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劉某中、灤南中發(f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三日內(nèi)給付原告劉貴州、常金魁勞務費452356.46元;
二、被告劉某中、灤南中發(f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自2017年10月19日起至實際履行之日,以實際欠款金額為基數(shù),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支付逾期付款違約金;
三、駁回原告劉貴州、常金魁要求被告中建鐵路建設有限公司承擔付款責任的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8080元,減半收取計4040元。由被告劉某中、灤南中發(f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共同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賈春喜
書記員: 鄭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