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滄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春林,河北雪松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滄州市代某餐飲服務有限公司,住所地滄州市運河區(qū)光榮路33號。
法定代表人:代東院,該公司經(jīng)理。
組織機構代碼:31996869-7。
被告:滄州市運河區(qū)好火候水餃店,住所地滄州市運河區(qū)華西小區(qū)B區(qū)商業(yè)樓14號門市。
經(jīng)營者:代東院。
注冊號:130903600229634。
被告:趙輝,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運河區(qū)。
被告:代東院,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肅寧縣。
原告劉某某與被告滄州市代某餐飲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代某餐飲公司)、滄州市運河區(qū)好火候水餃店(以下簡稱好火候水餃店)、代東院、趙輝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1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8年5月2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春林,被告趙輝到庭參加訴訟,被告代某餐飲公司、好火候水餃店及代東院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劉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依法判令被告償還原告欠款共計67303元,并支付起訴后的利息。2、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15年4月2日至2015年8月12日,原告向被告送冷鮮肉,被告共計欠原告貨款67303元,有欠條和發(fā)貨單為憑。因多次催要未果,故訴至法院,請求法院支持原告訴求。庭審中,原告表示放棄利息損失。
被告趙輝辯稱對原告訴訟請求和事實無異議。
被告代某餐飲公司、好火候水餃店、代東院缺席無辯稱。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原告為被告供應冷鮮肉,截止到2015年6月24日共欠原告貨款64949元,被告趙輝與代東院為原告出具欠條,寫明“自2015年4月21日至2015年6月18日共計欠付貨款64949元,人民幣大寫:陸萬肆千玖佰肆拾玖元整”。之后,又分別于2015年8月7日、2015年8月8日、2015年8月9日、2015年8月10日、2015年8月11日和2015年8月12日供貨288元、288元、447元、288元、447元和596元,計2354元,共計欠原告貨款67303元。
另查明,好火候水餃店系個體工商戶,由被告代東院個人經(jīng)營;被告代某餐飲公司系被告代東院、趙輝共同出資的有限責任公司,被告代東院、趙輝認繳額分別為388萬和12萬,二人的實繳額均為0。
本院認為,代某餐飲公司系代東院和趙輝共同出資經(jīng)營,其中代東院占出資比例97%,趙輝占3%,好火候水餃店工商登記系代東院個人經(jīng)營,經(jīng)庭審核實,好火候水餃店和代某餐飲公司實際均為二被告代東院、趙輝共同經(jīng)營,原告所提供貨款為代某餐飲公司所用。代東院、趙輝共同為原告出具欠條,之后好火候水餃店2354元的供貨單均由被告趙輝簽字,趙輝當庭予以認可。故原、被告雙方債權債務關系明確,所欠貨款應由好火候水餃店和代某餐飲公司承擔還款義務。對于原告要求被告代東院、趙輝按出資比例承擔債務的訴求,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三)》第十三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公司債權人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shù)牟糠殖袚a充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原告起訴之時,作為代某餐飲公司的股東代東院、趙輝并未實際履行出資義務,故本院認定代東院、趙輝應對以上債務在公司不能清償?shù)牟糠殖袚a充責任。被告好火候水餃店、代某餐飲公司和代東院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應訴,視為其放棄對原告訴求的抗辯權。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一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三)》第十三條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滄州市代某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和滄州市運河區(qū)好火候水餃店共同償還原告劉某某貨款67303元。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完畢。
二、被告趙輝在未實際履行出資12萬元的范圍內、代東院在未實際履行出資388萬元的范圍內對上述債務承擔補充責任。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482元,由四被告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王霞
人民陪審員 楊學榮
人民陪審員 張建華
書記員: 龔建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