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某某
陳敬偉(河北宏廣律師事務所)
劉彩娟
田某
田某某
王玉蘭
原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玉田縣亮甲店鎮(zhèn)劉把式莊村光大前街19號。
委托代理人:陳敬偉,河北宏廣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委托代理人:劉彩娟,農(nóng)民。特別授權。
被告:田某。
法定代理人:田某某,本案被告,系田某父親。
被告:田某某,農(nóng)民。
被告:王玉蘭,農(nóng)民。系被告田某母親。
原告劉某某與被告田某、田某某、王玉蘭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某某的委托代理人陳敬偉、劉彩娟、被告田某、田某某、王玉蘭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供了如下證據(jù):
1、原告劉某某的身份證復印件,證明原告劉某某的身份情況。
2、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一份,證明2015年5月6日11時許,田某無證駕駛無號牌二輪摩托車沿黃林村西道路由南向北行駛,遇劉某某駕駛電動自行車由北向南行駛,兩車發(fā)生交通事故,致田某、劉某某受傷,車輛損壞。田某負事故主要責任,劉某某負事故的次要責任。
3、玉田縣醫(yī)院住院診斷書、出院證、病歷、唐山市第二醫(yī)院診斷證明書、出院證、病歷、醫(yī)療費單據(jù),證明原告劉某某于2015年5月6日至2015年5月16日在玉田縣醫(yī)院治療,2015年5月16日至2015年6月9日在唐山市第二醫(yī)院住院治療,共住院34天,主要診斷為左股骨頸骨折、左股骨干多段骨折、左脛骨平臺骨折、左股骨踝間骨折、左髕骨骨折、雙側胸腔積液、左側3-7肋骨骨折等。住院期間2015年5月6日至7日為一級護理,其余為二級護理。開支醫(yī)療費86636.56元。
4、護理人員劉長奎、劉長瑞的身份證復印件、中順潔柔紙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企業(yè)信息、工資明細表,證明原告的護理人員為劉長奎、劉長瑞,劉長奎是中順潔柔紙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員工,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平均月工資4215.94元。
被告田某辯稱:我認為原告主張我承擔90%責任過高,我認為我最高承擔60%責任。我面部也受傷了。
被告田某某辯稱:我兒子田某也因事故面部受傷了。
被告王玉蘭辯稱:我認為原告損失應全部確定以后再起訴。
被告田某、田某某、王玉蘭未向本院提供證據(jù)。
被告田某、田某某、王玉蘭對原告提供的證據(jù)主要提出以下質證意見:1、被告田某未到取得駕駛資格的年齡。買的摩托車是報廢摩托車,騎不了那么快。田某前邊有個摩托車過去時道上都是土,前面有個坑,躲坑時與劉某某撞一塊了。非機動車遇到相對車輛時也應減速靠右行駛。2、護理人員劉長奎未在中順潔柔紙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上班。
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一、原、被告在事故中的責任比例。二、原告劉某某的合理經(jīng)濟損失
本院認為,被告田某無證駕駛無號牌摩托車與原告劉某某駕駛的自行車發(fā)生交通事故,致原告受傷,經(jīng)玉田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認定,原告劉某某負事故的次要責任,被告田某負事故的主要責任。被告田某系學生,未滿十八周歲,被告田某某、王玉蘭是被告田某的父母,是被告田某的法定監(jiān)護人,應由被告田某某、王玉蘭承擔賠償責任。被告田某駕駛的機動車未投保交強險,作為交通事故車輛(機動車)的所有人,是投保義務人,應為其車輛投保交強險,原告請求被告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nèi)予以賠償?shù)闹鲝垼驹河枰灾С?。被告田某某、王玉蘭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nèi)賠償原告醫(yī)療費10000元、護理費4170元。不足部分,由被告田某某、王玉蘭按80%的責任比例予賠償,賠償原告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61853元[(91486.56元-14170元)×80%]。被告已給付原告450元,因此,被告田某某、王玉蘭應再賠償原告劉某某75573元(10000元+4170元+61853元-450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第三十二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jiān)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第四十八條 ?“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guī)定承擔賠償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一款“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nèi)予以賠償;不足部分,按照下列規(guī)定承擔賠償責任:(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有證據(jù)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jù)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 ?“未依法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投保義務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nèi)予以賠償?shù)?,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薄ⅰ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 ?、第十九條 ?、第二十一條 ?、第二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一款“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钡囊?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田某某、王玉蘭賠償原告劉某某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75573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nèi)履行;
二、駁回原告劉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670元,原告劉某某負擔134元,被告田某某、王玉蘭負擔526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nèi)向本院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如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nèi)未交納上訴費,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院認為,被告田某無證駕駛無號牌摩托車與原告劉某某駕駛的自行車發(fā)生交通事故,致原告受傷,經(jīng)玉田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認定,原告劉某某負事故的次要責任,被告田某負事故的主要責任。被告田某系學生,未滿十八周歲,被告田某某、王玉蘭是被告田某的父母,是被告田某的法定監(jiān)護人,應由被告田某某、王玉蘭承擔賠償責任。被告田某駕駛的機動車未投保交強險,作為交通事故車輛(機動車)的所有人,是投保義務人,應為其車輛投保交強險,原告請求被告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nèi)予以賠償?shù)闹鲝?,本院予以支持。被告田某某、王玉蘭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nèi)賠償原告醫(yī)療費10000元、護理費4170元。不足部分,由被告田某某、王玉蘭按80%的責任比例予賠償,賠償原告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61853元[(91486.56元-14170元)×80%]。被告已給付原告450元,因此,被告田某某、王玉蘭應再賠償原告劉某某75573元(10000元+4170元+61853元-450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薄⒌谌l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jiān)護人承擔侵權責任?!薄⒌谒氖藯l ?“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guī)定承擔賠償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一款“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nèi)予以賠償;不足部分,按照下列規(guī)定承擔賠償責任:(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有證據(jù)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jù)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 ?“未依法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投保義務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nèi)予以賠償?shù)?,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 ?、第十九條 ?、第二十一條 ?、第二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一款“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钡囊?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田某某、王玉蘭賠償原告劉某某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75573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nèi)履行;
二、駁回原告劉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670元,原告劉某某負擔134元,被告田某某、王玉蘭負擔526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nèi)向本院交納。
審判長:桑秀青
審判員:王曉東
審判員:李道華
書記員:蒲慶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