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某,女,**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青浦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廖保文,上海嘉派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炳根,上海嘉派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赫某勞務服務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長寧區(qū)。
法定代表人:詹葉,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陸文麗,女。
原告劉某某訴被告上海赫某勞務服務有限公司勞動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9月7日立案后,經雙方當事人申請,本院院長批準,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顧正愷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廖保文、被告上海赫某勞務服務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陸文麗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劉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1.2018年4月1日至2018年6月18日期間勞動工資6,731.62元;2.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79,342.51元。事實與理由:2005年9月起,原告先后入職上海人力資源有限公司、上海納百川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并均被派遣到高田(上海)汽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田公司”),從事安全帶生產操作工。2007年5月,原告與被告建立勞動合同關系,仍被派遣到高田公司任原崗位工作。2018年4月,高田公司被均勝百高汽車安全系統(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均勝公司”)收購,原告原工作地點變?yōu)榫鶆俟?。原告不同意被派遣至均勝公司工作并要求被告重新派遣,但被告一直未重新安排,并未支付原?018年4月1日至2018年6月18日期間工資,應予以補付。原告于2018年6月19日以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為由解除勞動合同,被告應依法支付原告經濟補償金。請求法院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原告為證明其陳述,向本院提供了以下證據:
1、公積金轉移聯系函、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員工工牌、公積金查詢單,旨在證明原告自2005年9月起先后入職上海人力資源有限公司、上海納百川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及被告,均被派遣至高田公司工作;
2、員工勞動合同(3份)、養(yǎng)老保險個人帳戶結算單、權益記錄單、養(yǎng)老保險繳費情況,旨在證明原、被告自2007年6月起存在連續(xù)勞動合同,原告被派遣至高田公司工作;
3、關于勞務外包公司員工問題的回復、公告、溝通函、通知,旨在證明因均勝公司收購高田公司,被告與高田公司的用工協議終止,被告與均勝公司建立新的用工協議,被告將員工重新派遣至均勝公司工作,因原告未出具承諾書,被告應重新為原告派遣工作;
4、原告原工作場所前后照片,旨在證明原告原工作場所已變更為均勝公司,在原告不同意被派遣至均勝公司的情況下,原告繼續(xù)在高田公司工作不具備客觀條件;
5、函告、快遞回單,旨在證明原告要求被告重新派遣工作崗位,被告不予答復亦不予重新派遣,在等待重新派遣期間,原告也不存在曠工行為。
6、員工薪資微平臺(劉某某),旨在證明原告離職前12月平均工資及被告惡意拖欠工資的行為;
7、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及快遞回單,旨在證明原告依法解除勞動關系的事實。
被告對證據1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據2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用工單位重組并不影響被告與用工單位合作關系,被告亦不曾通知原告變更合同內容和服務崗位,故原告應當根據勞動合同要求服從被告安排在被告指定的崗位工作;對證據3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高田公司已經于2018年3月29日發(fā)出公函告知員工:員工勞動關系、工齡、工作地點、工資及待遇均不會因公司重組發(fā)生變化,原告不應以重組為由不履行勞動者義務或要求公司重新安排新崗位;對證據4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據5真實性無異議,認為被告在收到原告要求重新派遣的函告后通知現場工作人員與原告溝通,要求其回原崗位工作,但原告未予回應;對證據6真實性無異議,認為在原告病假及曠工期間,被告在扣除其病假工資與社保公積金費用后實發(fā)工資計算為零,并不存在惡意拖欠工資的行為;對證據7真實性無異議,但不認可原告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
被告上海赫某勞務服務有限公司辯稱:原告于2018年4月2日至2018年4月13日病假,之后未再上班。原告無故不提供勞動,被告駐場工作人員也催促其返崗工作,但原告未予執(zhí)行。2018年4月至6月,原告工資在扣除曠工工資、社保公積金費用及稅費后為負數,故被告未發(fā)放原告工資,但已經為原告墊付了社保公積金的費用。對于仲裁裁決的2018年4月工資差額2,412.5元予以認可,并已經支付,但不同意支付2018年5月至6月工資,亦不認可原告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不同意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請求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被告為證明其陳述,向本院提供了如下證據材料:
銀行付款憑證,旨在證明被告已經履行仲裁裁決結果,支付原告2018年4月工資2412.5元;
考勤匯總及工資計算明細,旨在證明原告2018年4月2日至14日申請病假,之后并未請病假,也未提供勞動;
病假單,旨在證明原告于2018年4月2日至14日期間申請病假;
《參與罷工被退回通知》,旨在證明原告并未參與罷工,其并未收到要求退回的通知;
《關于勞務外包公司員工問題的回復》,旨在證明原告工齡、工作地點及工資待遇并未因公司重組發(fā)生變化;
罷工現場照片,旨在證明罷工現場情況;
2018年4月至6月原告工資計算明細,旨在證明該期間原告的工資計算方式;
高田公司公眾號查詢頁面(考勤制度公開信息),旨在證明2018年4月原告工資缺勤扣款說明;
高田公司告知被告發(fā)放2018年1月至5月工資的通知郵件,旨在證明工資明細由高田公司制作,被告根據高田公司指示發(fā)放工資;
原告與現場管理人員張森的短信,旨在證明被告要求原告繼續(xù)回原崗位工作。
原告對于證據1的三性無異議,認可已收到被告支付的2018年4月工資2,412.5元;對于證據2考勤匯總的真實性無異議,認可原告于2018年4月2日至4月4日,4月9日至13日之間存在病假,但不認可相關考勤為曠工,對工資計算明細的真實性不確認,對曠工時間、曠工費不認可;對證據3真實性、合法性無異議;對證據4三性均有異議;對證據5真實性無異議,但不認可證明目的,認為相關承諾系高田公司單方承諾,不能代表均勝公司;對證據6三性均有異議;對證據7真實性認可,認為原告不存在曠工;對證據8真實性認可,認可原告的工資明細系通過該頁面查詢,但原告從未在此頁面中見過關于曠工應扣除三倍工資的規(guī)定;對證據9的真實性不認可,認為該郵件并非發(fā)送給原告,且系被告發(fā)放工資,被告應承擔責任,不認可證明目的;對證據10的真實性認可,但認為被告要求原告回原服務單位工作不具有客觀性,高田公司無固定場所。
對于原、被告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對雙方持有異議的其他證據材料,本院將結合其他證據材料綜合評判。
根據當事人雙方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期間,原告經上海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派遣至高田公司工作。2006年9月至2007年4月期間,原告經上海納百川人才服務有限公司派遣至高田公司工作。2007年6月起,原告與被告簽訂過數份勞動合同,被告均安排原告至高田公司工作。雙方最后一份勞動合同期限自2017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被告將原告安排至高田公司擔任安全帶操作工,2018年4月起,原告每月工資調整為:基本工資2,450元、技能津貼100元、工齡津貼600元、調整獎金342元以及不定數額浮動獎金。原告最后工作至2018年3月30日。2018年4月2日至4月4日及2018年4月8日至4月13日,原告病假。
2017年至2018年期間,高田公司進行為期1年多的資產重組工作。
2018年3月29日,高田公司在廠區(qū)內張貼出《關于勞務外包公司員工問題的回復》,載明“各位勞務外包公司員工:鑒于公司重組,各勞務外包公司將與均勝百高汽車安全系統(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公司’)簽訂勞務外包服務協議,繼續(xù)向新公司提供勞務外包服務。各位勞務外包公司員工與所屬勞務外包公司的勞動關系不因我司重組而發(fā)生變化,所有工齡連續(xù)、工作地點、工資及其他待遇均亦不因此發(fā)生變化?!?月底,高田公司與員工間發(fā)生較大的糾紛,部分員工拒絕工作。
2018年4月10日,高田公司資產重組完成,其絕大部分資產被均勝公司收購。
2018年4月12日,被告、上海瑜亮人力資源開發(fā)有限公司及四川新動力勞務派遣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在廠區(qū)內發(fā)布通知,載明“告相關員工:1、如果你于2018年4月13日17:00之前在均勝百告汽車安全系統(上海)有限公司(崧澤大道8000號)食堂向本公司提交個人承諾書,本公司承諾在未來一個月內(即2018年5月12日)將為你在均勝百高汽車安全系統(上海)有限公司(崧澤大道8000號)安排崗位(可能是新崗位);2、未按時提交個人承諾書的,將由本公司擇時領回。”被告主張,該通知針對的是2018年3月底與被告發(fā)生糾紛的拒絕工作人員,因原告不屬于該性質人員,故并非該通知針對的人員,事后被告向未提交承諾書的該范圍內的人員另行發(fā)送了通知,載明“自2018年3月29日起至今,你未能按照我們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到我服務單位(地址:崧澤大道8000號)的工作崗位提供勞動?;谝陨显?,現我公司作出將你撤離原服務單位的決定,請于收到通知后,自2018年4月17日起到我公司(地址:上海市天山路XXX號XXX樓XXX室)報到上班(8:30至17:00),在我們?yōu)槟惆才诺叫路諉挝磺?,請每個工作日準時到上述地址報到并服從公司的安排,同時我們將按照上海市最低工資標準發(fā)放工資?!北桓嬷鲝埼聪蛟姘l(fā)送類似通知。
原告認可,3月底其未參與罷工,也未收到被告要求原告撤離原服務單位或者在家待崗的書面通知。原告主張,2018年4月14日至15日,被告駐場人員要求原告去均勝公司上班,但原告擔心用工單位從日資企業(yè)(高田公司)變?yōu)閮荣Y企業(yè)(均勝公司),待遇亦會發(fā)生變化,故不愿意被派遣去均勝公司上班。
自2018年4月14日起,原告未再至高田公司、均勝公司或被告處出勤上班,也未履行請假手續(xù)。
2018年4月23日,原告向被告寄送函告,載明“上海赫某勞務服務有限公司:本人在2017年3月31日與貴公司簽訂《員工勞動合同》,并被貴公司勞務派遣至指定用工單位高田(上海)汽配制造有限公司崗位工作(地址:青浦區(qū)崧澤大道8000號)。鑒于用工單位高田(上海)汽配制造有限公司已被均勝百高汽車安全系統(上海)有限公司收購、重組,本人原工作廠區(qū)也已變更為均勝百高汽車安全系統(上海)有限公司、均勝汽車安全系統研發(fā)(上海)有限公司。2018年4月12日,貴公司也下發(fā)《通知》,要求本人在內派遣員工出具承諾書,并將在2018年5月12日前安排本人至均勝百高汽車安全系統(上海)有限公司崗位工作,本人對此亦明確表示不予接受。此后,本人已多次要求貴公司重新派遣工作。就此,本人鄭重致函貴公司:再次要求貴公司盡快重新派遣本人能夠接受的工作。”
2018年5月16日,原告發(fā)短信給被告駐均勝公司工作人員張森“我是劉某某,工號:TS-02221,15日發(fā)工資我卡里都沒給我打錢,你發(fā)微信說上海最低工資2,420元交了金到手錢,我打電話叫你安排工作,你叫我等通知,等到我現在15日發(fā)工資一分錢都沒有,為什么……我?guī)状未螂娫挻吣憬o我安排工作,我也發(fā)了兩份函告給公司,一份發(fā)到崧澤大道8000號,一份發(fā)到長寧區(qū),你們都沒有給我安排工作,只叫我到均勝,我說我不去,我愿意到長寧區(qū)報到拿最低工資,你只叫我等通知,現在15號到了,我卡里一分錢都沒有,啥情況?”張森回復“一、我什么時候給你發(fā)過微信,我根本沒你微信。二、你并沒在均勝退給我司的名單中。所以請你到原服務單位問清楚……”。
2018年6月19日,原告通過郵件向被告發(fā)送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載明“……在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你單位方未及時足額向本人支付2018年4月份、5月份工資。鑒于你單位多次違反勞動法律法規(guī)及勞動合同,嚴重損害本人作為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現本人依照勞動合同第三十八條相關規(guī)定通知你單位:1、即日起解除與你單位勞動合同關系;2、你單位立即支付2018年4月至勞動合同解除之日的工資及相應經濟補償金?!?br/> 被告認可未支付原告2018年4月至6月工資,理由為原告存在曠工行為,高田公司依據考勤制度規(guī)定以日工資標準的3倍扣除曠工人員工資,被告則依據高田公司的指示發(fā)放工資,因原告于2018年4月至6月期間存在病假及曠工情況,該期間工資經計算均為負數,被告已為原告墊付了社保公積金費用,故不予發(fā)放工資。被告提交的高田(上海)員工須知“二、考勤篇”載明“……遲到/早退和曠工:……曠工一天,當天不計發(fā)工資,并按照本人日工資標準的2倍處以罰金,從員工當月工資中扣除,當天不計入當月有效出勤。當月內有曠工記錄的將影響本月全勤獎……”。
雙方一致認可,原告離職前12月平均工資為4,021.37元。
2018年6月26日,原告向上海市長寧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裁決被告:1、支付2018年4月1日至2018年6月18日工資6,731.62元;2、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79,342.51元。2018年8月10日,該委裁決:一、被申請人(被告)應自本裁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支付申請人(原告)2018年4月工資2,412.5元;二、對申請人本案其他請求不予支持。原告不服裁決,于法定期限內起訴法院。
雙方對于仲裁裁決的2018年4月工資數額無異議。被告已履行仲裁裁決,支付原告2018年4月工資2,412.5元。
審理中,由于雙方各執(zhí)己見,致本案調解不成。
本院認為,原、被告建立勞動關系,由被告安排原告至高田公司工作,原告應當服從被告及高田公司的管理。即便高田公司資產被均勝公司收購,原告也應當服從被告正常的工作安排。本案中,被告及高田公司均明確告知原告在原崗位履行勞動義務,且原告工齡連續(xù)、工作地點、工資及其他待遇均不變,未向原告發(fā)出“撤離原崗位”、“在家待崗”之類的指令,原告應當服從指令留在原崗位提供勞動。2018年4月14日之后,原告未為均勝公司、高田公司及被告提供勞動,亦未履行請假手續(xù),其行為已構成曠工,被告據此主張不支付2018年5月及6月期間的工資,并無不當,本院予以認可。故對于原告要求被告支付2018年5月至6月工資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關于2018年4月工資差額,雙方服從仲裁裁決結果,被告亦已履行,本院不再處理。
關于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原告主張因被告未及時足額發(fā)放工資而行使勞動合同的即時解除權,據此要求經濟補償金,被告不認可其解釋理由。本案中,被告根據高田公司考勤制度規(guī)定以日工資標準3倍扣除原告曠工期間工資,計算方式雖有不妥之處,但不能以此認定被告存在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的主觀惡意。而2018年5月至6月期間,原告未正常提供勞動,被告據此不支付其工資,并無不當。原告未提供充分證據證明被告存在克扣勞動報酬的主觀惡意,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據此,原告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被告支付經濟補償金,缺乏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七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劉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元,因本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減半收取計5元,由原告劉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顧正愷
書記員:湯??慧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