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保定市競秀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濱旭,河北匡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保定富某塑料包裝材料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保定市朝陽北大街1088號,組織機構代碼:60120326-8。
法定代表人:周山,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東,男,該公司員工。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艷林,男,該公司員工。
原告劉某某與被告保定富某塑料包裝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定富某公司)勞動爭議一案,本院于2017年6月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濱旭,被告保定富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東、李艷林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劉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保定富某公司支付劉某某自1998年入職至2007年之間的經濟補償金14850元、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61144元、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26205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劉某某自1998年7月在保定富某公司工作,2005年10月30日在工作期間受到傷害,保定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作出保勞社傷險認決字[2005]84號工傷認定判決書。后經保定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劉某某為九級傷殘。劉某某傷愈后,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繼續(xù)工作。2016年2月26日保定富某公司單方通知劉某某解除勞動合同,劉某某在保定富某公司連續(xù)工作18.5年,合同解除前劉某某月平均工資為1650元。在勞動仲裁庭審理中,劉某某向仲裁庭提交了工傷證、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保定富某公司工傷登記信息,保定富某公司僅僅提交了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辯稱“2007年依法破產,劉某某作為富某公司的職工,在寶碩股份公司破產中已經給其計算出傷殘待遇,當時給付其傷殘待遇已經公示,劉某某未提出異議,也未領取該款。劉某某工傷待遇應以2007年的標準計算”,但對此并沒有提交證據證明,并且劉某某當庭也不認可。仲裁庭僅僅依據上述證據材料就認定劉某某在保定富某公司工作期限為9年2個月,同時駁回了劉某某主張的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兩項訴求。
保定富某公司辯稱,認可保定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保勞人仲案〔2017〕003號仲裁裁定書,劉某某提出的四項訴訟請求與保定富某公司沒有任何關系。劉某某提供的證據顯示工傷期間其在寶來公司工作,2007年河北寶碩股份有限公司即寶來公司的母公司宣告破產,當時破產管理人認定寶來公司經濟補償金以及本案劉某某所提出的傷殘待遇截止時間為河北寶碩股份有限公司破產重整之日。
根據當事人的訴辯意見,征得各方當事人的同意,確定本案的爭議焦點是:1、保定富某公司是否應向劉某某支付經濟補償金及其數額;2、保定富某公司是否應支付劉某某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及其數額。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
對劉某某提交的其本人身份證、2016年2月16日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2007年3月2日保勞社傷險認決字[2005]84號工傷證及訴訟雙方均提交的2017年4月17日保定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出具的保勞人仲案〔2017〕003號仲裁裁決書,雙方對以上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對有爭議的證據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
保定富某公司提交的“參加寶碩股份重組人員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及欠資欠費明細表”,劉某某認為未加蓋破產管理人的公章,不能證明實際情況。經審查認為,該份明細表未加蓋印章,未顯示制作單位和制作人名稱,來源不明,依法對其真實性不予認定。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劉某某提交的2007年3月2日工傷證載明其當時工作單位為保定寶來塑料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其提交的2016年2月16日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載明劉某某參加工作時間為1985年2月份,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的規(guī)定協商一致解除勞動關系,單位蓋章處加蓋保定寶來塑料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勞動人事部及保定富某公司勞動人事部印章。本案訴訟雙方均認可真實性的保定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出具的保勞人仲案〔2017〕003號仲裁裁決書載明,劉某某在仲裁中的請求及理由除經濟補償金數額為1998年7月至2016年2月26日總計30525元以外(本案請求經濟補償金數額為1998年7月至2007年總計14850元),其余部分與其在本案訴狀中陳述的事實、理由、請求一致。保定富某公司答辯理由為“對劉某某陳述的事實認可,但對其計算的時間不認可。保定富某公司原來隸屬于寶碩股份公司,寶碩股份公司2007年依法破產,劉某某作為保定富某公司的職工,在寶碩股份公司破產中已經給其計算出傷殘待遇,當時給付其傷殘待遇已經公示,劉某某未提出異議,也未領取該款。劉某某工傷待遇應以2007年的標準計算”,該仲裁書裁決保定富某公司向劉某某支付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2月16日的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15675元。
另查明,保定富某公司的營業(yè)執(zhí)照載明其股東之一為河北寶碩股份有限公司。庭審中,保定富某公司陳述保定寶來塑料包裝材料有限公司與保定富某公司的管理人員是一致的,但兩家公司均是獨立法人,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上保定富某公司勞動人事部印章的印章是工作人員失誤蓋錯了。
本院認為,首先,保定富某公司未提交證據證實其在本案中的答辯及庭審中的主張。依據該公司在仲裁中的答辯及加蓋該公司印章的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載明的“劉某某參加工作時間為1985年2月份”的事實,可以認定劉某某在河北寶碩股份有限公司破產后到保定富某公司工作,該公司與劉某某之間存在勞動關系且認可劉某某的連續(xù)工齡。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法釋[2013]4號)第五條的規(guī)定:“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原用人單位未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與新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新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提出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在計算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金的工作年限時,勞動者請求把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工作年限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保定富某公司向劉某某支付解除合同的經濟補償金的工作年限應自劉某某主張的1998年7月起計算至本案涉及勞動合同解除之日2016年2月16日。保定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出具的保勞人仲案〔2017〕003號仲裁裁決書已裁決保定富某公司向劉某某支付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2月16日的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15675元,除該部分金額,保定富某公司還應向劉某某支付1998年7月至2006年12月31日期間的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其次,劉某某在仲裁及本案中均主張勞動合同解除前其月平均工資為1650元,保定富某公司在仲裁答辯時對劉某某陳述的事實除計算的時間外認可,因此,可以認定劉某某勞動合同解除前月平均工資為1650元。
第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第九十七條規(guī)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續(xù)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終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1995年1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依據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給予經濟補償”;1995年1月1日施行的《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部發(fā)〔1994〕481號)第二條規(guī)定:“對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由用人單位一次性發(fā)給”,第五條規(guī)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fā)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fā)給經濟補償金”。依據上述法律規(guī)定,劉某某在1998年7月至2006年12月31日解除合同經濟補償金數額為1650元/月×9個月=14850元,應由保定富某公司支付。
第四,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規(guī)定”,劉某某主張由保定富某公司向其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沒有法律依據,其主張由保定富某公司向其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應予支持。依據《河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五級至十級工傷職工按《條例》有關規(guī)定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人事關系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并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標準為解除或者終止勞動、人事關系時本省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4個月至8個月工資,其中:五級44個月,六級38個月,七級26個月,八級20個月,九級14個月,十級8個月;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標準為解除或者終止勞動、人事關系時本省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2個月至4個月工資,其中:五級22個月,六級16個月,七級10個月,八級8個月,九級6個月,十級4個月”,劉某某因工傷造成九級傷殘,保定富某公司應向其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數額為4367.42元(2015年河北省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26204.52元。
綜上所述,保定富某公司應給付劉某某1998年7月至2006年12月31日解除合同經濟補償金14850元,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數額26204.52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保定富某塑料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應給付劉某某1998年7月至2006年12月31日解除合同經濟補償金14850元,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數額26204.52元,以上共計41054.52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
二、駁回劉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適用簡易程序減半收取5元,由保定富某塑料包裝材料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
在遞交上訴狀后七日內,按照不服本判決部分的上訴請求數額交納二審案件受理費,逾期未交納二審案件受理費的,視為放棄上訴權,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李寧
書記員: 陳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