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劉環(huán)宇,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滿族,農(nóng)民,住豐寧滿族自治縣。委托訴訟代理人:姜巖,河北坤平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林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滿族,個體,住豐寧滿族自治縣。委托訴訟代理人:盧子軍,河北凱宣律師事務所律師。原審被告:毛云鶴,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滿族,農(nóng)民,住豐寧滿族自治縣。
劉環(huán)宇上訴請求為:1、請求二審法院撤銷一審民事判決,予以改判;2、一審和二審的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和理由:原審中,被上訴人起訴的基礎為:被上訴人林某某與原審被告毛云鶴于2015年7月20日簽訂《借款合同》,借款時間為2015年7月20日起至2015年8月20日止,借款期間的利息為月息4%,由上訴人承擔擔保責任。擔保人的擔保責任為:擔保人為毛云鶴借款承擔擔保責任,若毛云鶴出現(xiàn)違約,擔保人愿意負責此借款本息歸還并承擔相應違約責任。該《借款合同》通篇講的是借款中擔保人應該承擔的是保證的責任,沒有約定保證期間。而且該保證責任僅為一般保證責任,應適用《擔保法》第十七條和第二十五條之規(guī)定,第十七條: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為一般保證。第二十五條: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權(quán)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六個月。上訴人在《借款合同》中簽訂的是擔保責任,這個責任的含義是若毛云鶴到期不償還債務,則擔保人對該債務以及利息和違約金的償還承擔責任,但承擔責任的范圍不能視為約定了擔保的期限。本案中,依據(jù)一般保證責任以及法律所規(guī)定的保證期間,原審被告毛云鶴不能按照約定及時償還借款,那么被上訴人林某某應當在法律規(guī)定的時效內(nèi)即2016年2月20日之前予以起訴,而被上訴人在2017年將上訴人和原審被告起訴,訴訟時效已經(jīng)過期,故請人民法院依法維護上訴人的合法權(quán)利。林某某辯稱:1、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一審法院認定答辯人與毛云鶴及被答辯人簽訂借款合同約定“擔保人為乙方借款承擔責任,如乙方出現(xiàn)違約,擔保人愿意負責,此借款本息歸還和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該約定屬于對擔保期限約定不明,故適用《擔保法》解釋第三十二條之規(guī)定“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至主債務本息還清為止等類似內(nèi)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二年”。本案中,被答辯人承諾的約定與該條款有類似的表述,因此適用該條款十分正確;2、上訴人認為“應當適用《擔保法》第十七條和第二十五條的規(guī)定,為一般擔?!钡恼f法是錯誤的。一般保證是:“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一般保證并不約定其他內(nèi)容,本案確實約定了償還本息及違約承擔的內(nèi)容,因此本案不屬于一般保證;3、答辯人并不認識毛云鶴,完全是被答辯人勸說,方才將五萬元借給毛云鶴,在毛云鶴違約后,答辯人多次催要,實在索要不能后才起訴。因此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林某某向一審法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判令被告償還原告借款50000.00元并支付利息至還款之日;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2015年7月20日,被告毛云鶴向原告林某某借款50000.00元,雙方簽訂借款合同一份,約定還款期限為2015年8月20日,利息為月息4%,并由被告劉環(huán)宇為該筆借款提供擔保,同時約定如乙方出現(xiàn)違約,擔保人愿意負責此借款本息歸還和承擔相應違約責任。借款到期后,原告多次向被告毛云鶴索要,被告未能償還。為此原告提起本案訴訟。以上事實有原告提供的借款合同及借條為證。一審法院認為,原告提供的借款合同及借款借條能夠證明原被告之間存在民間借貸關(guān)系,被告毛云鶴作為借款人,應當按照協(xié)議約定時間履行償還借款本息義務。被告未能按期償還,已構(gòu)成違約,原告有權(quán)通過訴訟途徑主張其合法權(quán)益。庭審中被告劉環(huán)宇辯稱該筆借款已超過擔保期間,自己不應承擔擔保責任。但借款合同中有擔保人愿意負責此借款本息歸還和承擔相應違約責任的約定,該約定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應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兩年,因此對被告的抗辯理由一審法院不予采信,被告劉環(huán)宇應負擔保責任。雙方簽訂的借款協(xié)議中雖然約定了借款利率,但該約定違反法律規(guī)定,對此超出法律規(guī)定部分依法不予支持。本案被告毛云鶴經(jīng)傳票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一審法院缺席判決符合法律規(guī)定。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一十條、第二百一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三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毛云鶴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一次性償還原告林某某借款人民幣50000.00元,并自2015年7月20日起至判決確定給付之日止按年利率24%計付利息;二、被告劉環(huán)宇對以上借款本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二審期間,當事人未提供新的證據(jù)。一審查明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上訴人劉環(huán)宇因與被上訴人林某某、原審被告毛云鶴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人民法院(2017)冀0826民初208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8月2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林某某提供的借款合同及借款借條能夠證明被上訴人林某某與原審被告毛云鶴之間存在民間借貸關(guān)系,上訴人劉環(huán)宇是擔保人。原審被告毛云鶴作為借款人,應當按照協(xié)議約定時間履行償還借款本息的義務。原審被告毛云鶴未能按期償還本息,已構(gòu)成違約,上訴人劉環(huán)宇應承擔擔保責任。被上訴人林某某有權(quán)通過訴訟途徑主張其合法權(quán)益。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二條之規(guī)定: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至主債務本息還清為止等類似內(nèi)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二年。本案借款合同中有約定,擔保人愿意負責此借款本息歸還和承擔相應違約責任,該約定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應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二年,因此上訴人劉環(huán)宇應負擔保責任。上訴人劉環(huán)宇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信。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1050.00元,由上訴人劉環(huán)宇承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崔向京
審判員 李國興
審判員 白 云
書記員:張偉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