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石家莊市橋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姜金志,河北世紀聯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愛霞,河北世紀聯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涿鹿津鑫礦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涿鹿縣欒莊鄉(xiāng)椿樹溝村。
法定代表人:李博,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魏招,河北華祥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天津天某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天津市和平區(qū)衛(wèi)津路與新興路交口嘉利大廈1-2205。
法定代表人:劉家珍,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哲,天津天某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法務。
被告劉家珍,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天津市河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哲,天津天某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法務。
原告劉某某與被告涿鹿津鑫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涿鹿礦業(yè))、被告天津天某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某礦業(yè))、被告劉家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月1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經原、被告同意,與魏見新等36人作為原告的三十六個案件合并、于2017年3月1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被告涿鹿礦業(yè)委托訴訟代理人、被告天某礦業(yè)及被告劉家珍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劉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三被告向原告還款4萬元,訴訟費及實際支出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09年3月15日、2009年6月30日,被告涿鹿礦業(yè)通過被告天某礦業(yè)向原告借款4萬元,合同約定借款期限至2010年12月30日止、利息為35%,收款人是劉家珍。2012年4月22日,被告涿鹿礦業(yè)和被告天某礦業(yè)聯合發(fā)“通知函”,承諾將借款期限延長至2012年12月31日。借款期限屆滿后,被告未按期還款。原告多次催促被告還款至今未果。
經審理查明:2009年3月15日、2009年6月30日,被告天某礦業(yè)收到原告劉某某資金4萬元。原告劉某某與其他36名原告同為石家莊魏見新團隊成員。被告天某礦業(yè)共收到37名原告資金共計631.6萬元。2012年4月22日被告天津天某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針對石家莊魏見新團隊下發(fā)通知函,將原合同及收據的有效期到期時間順延至2012年12月31日止,并承諾到期公司將本金與分紅全額還清,且將年分紅鎖定在35%。2013年1月28日魏見新團隊中49人(其中包括37名原告)到河北省涿鹿縣信訪大廳上訪,2013年1月29日被告天某礦業(yè)作出還款計劃,承諾償還本金,至還清為止。2013年6月11日海興華鑫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以電子郵件的形式向魏見新發(fā)送“華鑫礦業(yè)近期工作匯報”,承諾對魏見新團隊的還款承諾順延至7月底8月初。2013年9月17日海興華鑫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以電子郵件的形式向魏見新團隊發(fā)出“關于石家莊魏見新團隊還款計劃”。魏少琨代表被告天某礦業(yè)通過中國農業(yè)銀行于2013年1月31日、2013年8月9日、2014年1月3日分別給魏見新打款31萬元、10萬元、8萬元,共計49萬元。魏見新在收到被告天某礦業(yè)的打款后,向其團隊內成員發(fā)放479968元,其中向本案原告劉某某發(fā)放本金2130元,其余1萬元用于2013年1月到涿鹿縣政府接待中心上訪時的差旅住宿費用,另外32元未發(fā)放。
本院認為,一、此“入股投資”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入股投資。投資是各主體按照約定各自提供資金、實物等生產要素設立經濟實體,共同經營、共擔風險、共享利益而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投資并非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法律概念,投資的形式多種多樣,投資的本質特點是共同出資、共同經營、共享利益、共擔風險。本案中,雖然在入股協議書第五條中寫明自愿入股人是以貨幣方式出資,但庭審中,37名原告陳述并未參與過公司的經營管理,也從未參加過公司的股東會議,被告天某礦業(yè)對此說法無異議,則說明37名原告并不參與公司的經營,不是共同經營;而入股協議書第七條卻明確寫明:“雙方同意,公司設立時在公司章程中規(guī)定,自愿入股人的股本金分紅率確定為35%。在公司總體股本金利潤率低于35%時,公司的利潤優(yōu)先向自愿入股人分配;在公司總體股本金利潤率高于35%時,公司分配給自愿入股人的利潤鎖定在35%”,其內容明顯說明37名原告并不與公司共享利益、共擔風險,只是“利潤鎖定在35%”。故從特征上看不出37名原告交付于被告天某礦業(yè)的款項性質屬于入股投資。二、此“入股投資”實際上是借貸關系。借貸是債權人向債務人出借資金,債務人到期償還本金及利息的法律關系。投資和借貸的區(qū)別在于:出資人的權利義務是否僅享受一定的利益而不承擔風險以及有明確的到期還款等特征。在借貸關系中,最本質、最主要的特征是:出借人并不參與借款人的經營管理,出借人也不承擔經營中的風險,無論盈虧,仍然按照約定按時取回本金及相應的利息,出借人的最終目的是借款人還本或者還本之余取得一定的利益,是具有“保底性”的。而投資人出資后,無論是否參與經營,都必須在享有利益的同時承擔風險。本案中,37名原告已將款項實際交付于被告天某礦業(yè),并未參與公司的經營,利潤鎖定在35%,并不承擔公司的經營風險。而且,事實上,被告天某礦業(yè)在2013年1月28日魏見新團隊(包括37名原告)到涿鹿接訪中心上訪后,于2013年1月29日作出還款計劃,并承認魏少琨通過中國農業(yè)銀行于2013年1月31日、2013年8月9日、2014年1月3日分別給魏見新打款31萬元、10萬元、8萬元,共計49萬元,都是代表被告天某礦業(yè)打給魏見新團隊的;并且,在魏見新團隊中,劉淑蘭、劉豐泰、何飛的款項,已得到清償,且有利益回報。綜上所述,37名原告與被告天某礦業(yè)之間的資金往來關系屬于借貸關系。三、魏見新收到被告天某礦業(yè)的打款49萬元后,向37名原告發(fā)放的數額,應作為被告天某礦業(yè)償還的本金,從37名原告所訴的訴訟請求的本金數額中扣除。四、本案中,被告涿鹿礦業(yè)僅僅在2012年4月22日被告天某礦業(yè)下發(fā)給魏見新團隊的通知函上加蓋了涿鹿礦業(yè)的公司印章,但通知函內容并未體現對被告涿鹿礦業(yè)有何權利義務的設定,被告涿鹿礦業(yè)也未作任何有關擔保、保證方面的承諾,37名原告也未能證實被告涿鹿礦業(yè)收到其所打款項,故對37名原告要求被告涿鹿礦業(yè)共同還款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五、在37名原告給付被告天某礦業(yè)款項時,被告劉家珍既是被告天某礦業(yè)的法定代表人,又是被告涿鹿礦業(yè)的法定代表人,收據上收款人項加蓋的是“劉家珍”、“李剛強”、“楊亞軍”三人的印章,庭審中37名原告陳述所涉人員為職務行為,故對37名原告要求被告劉家珍共同還款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六、37名原告要求被告承擔實際支出費用,但未說明該項費用的具體數額,也未提交任何證據予以證實,故對37名原告的該項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一條、第二條、第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天津天某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償還原告劉某某借款本金37870元;
二、駁回原告劉某某要求被告涿鹿津鑫礦業(yè)有限公司共同還款的訴訟請求;
三、駁回原告劉某某要求被告劉家珍共同還款的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800元,由被告天津天某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劉曉東 審 判 員 董秀琴 人民陪審員 甄玉成
書記員:申杰 附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六條、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第六十條、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第一百零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九十六條、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二百零六條、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 第一條本規(guī)定所稱的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及其相互之間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 經金融監(jiān)管部門批準設立的從事貸款業(yè)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因發(fā)放貸款等相關金融業(yè)務引發(fā)的糾紛,不適用本規(guī)定。 第二條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應當提供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以及其他能夠證明借貸法律關系存在的證據。 當事人持有的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沒有載明債權人,持有債權憑證的當事人提起民間借貸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被告對原告的債權人資格提出有事實依據的抗辯,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不具有債權人資格的,裁定駁回起訴。 第十一條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為生產、經營需要訂立的民間借貸合同,除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本規(guī)定第十四條規(guī)定的情形外,當事人主張民間借貸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第二百五十三條被執(zhí)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zhí)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