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河北省滄州市青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曹晉義,北京巡回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縣支行,住所地:青縣新華路中段縣委西側,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130922806787017A。
負責人:賈國勝,職務行長。
被告:天津市礦產資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天津市濱海新區(qū)水線路2號增1號于家堡金融區(qū)服務中心252房間,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120116566101708J。
法定代表人:袁瑞蘭,職務董事長。
原告劉某某與被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縣支行、天津市礦產資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0月16日立案后,依法進行審理。
原告劉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判決被告天津市礦產資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賠償原告交易損失人民幣1548787元。二、判決被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縣支行承擔連帶責任。事實和理由:2010年11月24日,被告天津市礦產資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礦所),在天津市自由貿易試驗區(qū)市場和質量監(jiān)督管理局登記成立,該被告設立后,未經合法批準,定做非法電子盤軟件。通過招納會員單位的方式發(fā)展投資者到其平臺上“現(xiàn)貨”交易《原油、成品油等),其交易品種都具有24小時交易機制、無激躍停限制、雙向交易、實時交易、低保證金(高杜桿)等特點。交易過程中,被告天礦所通過電子盤軟件引進外部數(shù)據(jù)生成實時價格,客戶見價即交。交易中存在風險控制制度,當客戶賬號達到一定風險率時會被強行平倉。被告天礦所的交易由中國工商銀行進行資金清算、結算和劃撥,其與中國工商銀行簽訂了數(shù)據(jù)接口協(xié)議??梢詫y行資金數(shù)額實時轉化為其電子盤內的虛擬資金。
2014年12月,原告開戶后,通過網(wǎng)絡方式,與被告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縣支行(簡稱工行青縣支行)及被告天礦所建立有關銀商轉賬協(xié)議關系,約定由二被告共同提供電子交易平臺(天礦所負責組織或從事交易、工行負責數(shù)據(jù)接口和資金清算劃撥),供原告進行“現(xiàn)貨”買賣交易。簽約后,原告工商銀行卡號62×××43即可綁定交易賬號,通過電子盤軟件即可向被告天津市礦產資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賬號直接存入交易保證金。
2014年12月,被告天津市礦產資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授權其會員單位,通過欺詐和虛假宣傳,誘騙原告到該被告平臺開戶。原告向業(yè)務員通過網(wǎng)絡方式提交了身份證和銀行卡復印件后,在未簽訂書面客戶協(xié)議書的情形下,被告天津市礦產資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即為原告開通了交易賬號,并提供了初始密碼。交易通過被告天津市礦產資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官網(wǎng)鏈接的會員單位提供下載的“交易系統(tǒng)軟件PC版”電子盤軟件進行。自2014年24月5日至2016年3月14日。原告向被告天津市礦產資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入金多筆共計30653700元;出金多筆,共計1504912.95元;出入金二者相抵,原告虧損真實資金151787元,其間原告賬號下產生“天礦油”“精礦銀”等交易訂單多筆并全部成交。交易中屬于T+0雙向交易模式,可以做空,即客戶手中不持有實物時可以下賣單。全部訂單均通過建倉、平倉方式在5日內完成對沖無一例實物交割,也不以實物交割為目的。交易系統(tǒng)自動扣劃手續(xù)費、延期費和盈虧。
原告經詢相關主管部門方知,被告天津市礦產資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所組織的交易模式破壞了經濟秩序,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違反了強行法,故原告在其電子盤軟件中的開戶和全部交易均為非法。被告天津市礦產資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坑騙投資者保證金的行為不具備合法性。故應依法對原告的全部交易損失承擔賠償法律責任。
《因務院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國發(fā)201138號)規(guī)定:“金融機構不得為違法證券期貨交易活動提供承銷、開戶、托管、資金劃轉、代理買賣、投資咨詢、保險等服務”,《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實施意見》(國辦發(fā)201237號)亦規(guī)定:“商業(yè)銀行、證券公司、期貨公司、保險公司、信托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不得為違反上述規(guī)定的交易場所提供承銷、開戶、托管、資產劃轉、代理買賣、投資咨詢、保險等服務”被告工商青縣支行作為一家商業(yè)銀行的分支機構。系依據(jù)總行授權而開展業(yè)務,其非但不為客戶提示交易風險,反而違規(guī)與天礦所密切合作,為天礦所的非法侵權活動提供金融支持,其具有明顯的過錯,故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根據(jù)《商業(yè)銀行法》《民事訴訟法》及《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對商業(yè)銀行分支機構民事責任問題的復函》關于應由商業(yè)銀行分支機構作為訴訟主體并承擔民事責任的規(guī)定。將工商銀行青縣支行列為被告。
原告已多次與被告交涉均遭無理拒絕。故向人民法院依法起訴,請依法公正裁決,支持我方訴訟請求。
本院經審查認為,以期貨交易所為被告或者第三人的因期貨交易所履行職責引起的商事案件,由期貨交易所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故本院對于本案不具有管轄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
的解釋》第二百零八條第三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期貨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二)》第一條,裁定如下:
駁回原告劉某某的起訴。
如不服本裁定,可以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崔希江
書記員: 莊煒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