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宜都市洋溪華融石料場,住所地宜都市枝城鎮(zhèn)官垱村三組。
負責人潘偉民,該石料場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建華,湖北三峽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默,湖北三峽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潘偉民,男,1970年5月1日出生,漢族,戶籍地湖北省黃石市黃石港區(qū),現(xiàn)住宜都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路江,宜都市洋溪華融石料場職員。
上訴人(原審被告):彭先進,男,1963年2月2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宜都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朱其芳,湖北啟方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愛民,男,1967年11月25日出生,漢族,戶籍地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現(xiàn)住湖北省宜都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付春,湖北吉川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劉鴻,男,1970年2月28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宜都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紹威,湖北西陵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宜都市洋溪華融石料場(以下簡稱洋溪石料場)、潘偉民、彭先進與被上訴人劉愛民、劉鴻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宜都市人民法院(2015)鄂宜都民初字第0202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5月5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當事人爭議的焦點為:一、本案借款關系是否成立,借款事實是否發(fā)生。二、本案借款應當由誰償還。針對前述爭議焦點,本院評述如下:
一、關于本案借款關系是否成立,借款事實是否發(fā)生的問題。
本院認為,本案所涉三筆借款(分別為15萬元、12萬元、23萬元,合計50萬元)雖沒有轉賬憑證,但劉鴻作為借款經(jīng)辦人對劉愛民出示的借條的真實性予以認可,且從劉鴻提交的洋溪石料場2012年2月8日-2012年6月29日的財務賬簿和收據(jù)來看,該50萬元的借款亦反映在洋溪石料場的財務收支中,結合當事人的陳述和洋溪石料廠近年增資投資情況,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零八條第一款,對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時人提供的證據(jù),人民法院經(jīng)審查并結合相關事實,確信待證事實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應當認定該事實存在。因此,本院認為本案借款事實已實際發(fā)生,借款關系成立。潘偉民、洋溪石料場、彭先進主張借款不屬實,但其在二審中提交的證據(jù)均不足以推翻前述溪石料場的財務帳簿及收據(jù),其主張證據(jù)不足,不能成立。
二、關于本案所涉借款的清償責任主體問題。
本院認為:1、洋溪石料場在本案應當作為何種性質的民事主體。彭先進主張洋溪石料場實際上是由多個合伙人進行投資經(jīng)營,應當按照合伙企業(yè)的性質在本案中進行審理。但本院認為,洋溪石料場在工商行政部門登記為個人獨資企業(yè),其登記對外產(chǎn)生公示的法律效果,依商事外觀主義原則,其性質應當認定為個人獨資企業(yè),其對外經(jīng)營所發(fā)生的相關法律關系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yè)法》及與個人獨資企業(yè)相關的民事法律規(guī)范進行調整。合伙企業(yè)、個人合伙和個人獨資企業(yè)是三類不同性質的民事主體,適用不同的法律規(guī)范。彭先進主張按照合伙企業(yè)的法律規(guī)范進行審理沒有事實與法律依據(jù),其上訴理由本院不予支持。
2、雖然本案所涉?zhèn)鶆招纬珊?,洋溪石料場的?jīng)營發(fā)生多次轉讓,投資人發(fā)生了多次變更。雖然此類變更并不導致個人獨資企業(yè)商事主體資格的消滅,而僅是由不同投資人對原有企業(yè)經(jīng)營權的延續(xù)。但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yè)法》第十七條:“個人獨資企業(yè)投資人對本企業(yè)的財產(chǎn)享有所有權,其有關權利可以依法進行轉讓或繼承”,個人獨資企業(yè)沒有獨立的財產(chǎn),投資人要以其個人財產(chǎn)對企業(yè)債務承擔無限責任,使得該獨資企業(yè)的債務與投資人債務最終責任融為一體。因此,一方面,由于個人獨資企業(yè)營業(yè)轉讓前的債務是由原投資人經(jīng)營形成,基于公平原則,在轉讓人并未向受讓人就相應債務部分支付等價經(jīng)濟利益時,原投資人理應對債務承擔清償責任,合法受讓人對原投資人經(jīng)營期間的經(jīng)營活動不具有決定權,對轉讓前的債務不應承擔清償責任;另一方面,獨資企業(yè)被合法轉讓時,經(jīng)營行為及債權債務已相對明確,轉讓人、受讓人與第三人(債權人)并不存在法律上的債務牽連關系,故也不存在轉讓人與受讓人之間就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法律基礎。同時,基于個人獨資企業(yè)的債務與投資人債務的一體性,個人獨資企業(yè)轉讓時涉及企業(yè)債務的移轉本質上為債的轉讓,應當受合同法有關債務轉移規(guī)范調整,即如轉讓人和受讓人明確約定獨資企業(yè)轉讓前的債務由受讓人承擔或由受讓人承擔連帶責任并經(jīng)債權人同意的,應遵照其約定處理。當然,如在獨資企業(yè)被合法轉讓時,如相關工商登記中已明確載明轉讓前的債務由受讓人承擔或由受讓人承擔連帶責任,則基于此類公示對公允諾的性質,受讓人亦應受前述公示內容的約束??v觀本案所涉借款,均發(fā)生為劉鴻為洋溪石料場投資人期間,劉鴻2014年11月20日將洋溪石料場轉讓給彭先進時明確約定轉讓前的債務由轉讓人承擔,并未約定由受讓人彭先進單獨或連帶承擔,相關工商登記亦未載明轉讓前的債務由受讓人彭先進單獨或連帶承擔,其后的多次轉讓亦未有由受讓人承擔轉讓前的債務之約定或工商登記。因此,本案所涉?zhèn)鶆罩荒苡蓚鶆瞻l(fā)生時的投資人劉鴻承擔,劉愛民主張由洋溪石料場、潘偉民、彭先進、劉鴻連帶承擔本案所涉?zhèn)鶆杖狈κ聦嵓胺梢罁?jù),不能成立。原審判決本案所涉?zhèn)鶆沼裳笙蠄龀袚⒂膳藗ッ?、彭先進、劉鴻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屬適用法律錯誤,本院予以糾正。洋溪石料場、潘偉民、彭先進主張其不應承擔民事責任的上訴請求成立,本院予以支持。彭澤凱并并非本案必要共同訴訟參加人,潘偉民、洋溪石料場申請追加其為本案共同被告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有誤,致實體處理不當。經(jīng)合議庭評議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宜都市人民法院(2015)鄂宜都民初字第2028號民事判決;
二、劉鴻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償還其下欠劉愛民的借款本金500000元,并按照雙方約定的月利率1%向劉愛民支付從2014年9月1日至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之日借款本金所產(chǎn)生的利息。
三、駁回劉愛民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一審案件受理費8800元(劉愛民已預交),由劉鴻負擔。二審案件受理費元8800元,由劉鴻負擔。彭先進、宜都市洋溪華融石料場、潘偉民在二審中各預交的8800元,本院予以退還。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朱紅洲 審判員 尹為民 審判員 關俊峰
書記員:張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