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隨州市曾都區(qū)。
委托代理人劉松,湖北季梁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quán)限:一般代理。
被告張新中(忠),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隨州市曾都區(qū)。
被告敖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同上,系被告張新中之妻。
原告劉某與被告張新中、敖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宋瓊擔任審判長,與人民陪審員鄧義山、郭志國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新中及其委托代理人劉松,被告張新中、敖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訴稱,被告張新中與敖某某系夫妻關(guān)系,在二被告婚姻存續(xù)期間,因家庭經(jīng)營之需要,2014年12月25日,被告張新中向我借款50萬元,在我以轉(zhuǎn)賬的方式將該借款支付被告張新中后,被告于同日向我出具了一份借條,內(nèi)容為“借到劉某現(xiàn)金伍拾萬元整(¥500000),期限一年,月息2.5分(2.5%),借款人:張新中,2014年12月25日”。借款期限屆滿后,我多次向被告催收借款,被告僅償還借款本金16萬元。2016年9月2日,在王成、張五的見證下,被告張新中就下余借款及利息分別向我出具了一份借條及欠條,其中借條確定的借款金額為34萬元,欠條確定的利息金額為17萬元。被告張新中承諾用其與被告敖某某共同共有的位于曾都區(qū)北郊沿河大道××號(錦繡花園)16幢1層01-02號的房屋抵押貸款,只要該貸款發(fā)放則立即償還上述借款。但在被告張新中承諾的條件成就后,其并未按承諾履行。我多次催要后,被告張新中于2017年3月24日又償還了5萬元本金,并就下余47600元利息(2016.9.2—2017.3.30,約定利息為月息2分)又出具借條一份,盡管我之后多次催要,但下余借款被告以各種理由拒不償還。我與被告之間的債權(quán)債務關(guān)系明確,被告應予履行還款義務而拒不償還,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被告敖某某作為被告張新中的配偶,其對婚姻存續(xù)期間的共同債務負有共同承擔的義務。為維護我的合法權(quán)益,故訴至法院請求判令:1解除原告與被告張新中之間的借款合同關(guān)系;2、二被告立即償還借款本金29萬元并按約定支付利息;3、二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被告敖某某庭審中口頭辯稱,原告訴請29萬元不是事實,只剩下5.9萬元,借款當日原告拿了3.75萬元利息走,實際借款46.25萬元。
被告張新中同被告敖某某答辯意見。
經(jīng)審理查明,被告張新中、敖某某系夫妻關(guān)系,在二被告婚姻關(guān)系存續(xù)期間,2014年12月25日,被告張新中向原告劉某借款50萬元并出具借條一張,內(nèi)容為“借到劉某現(xiàn)金伍拾萬元整(¥500000),期限一年,月息2.5分(2.5%),借款人:張新中,2014年12月25日”,同日,原告劉某通過其中國建設銀行賬戶43×××88向被告張新中銀行賬戶62×××06轉(zhuǎn)賬50萬元,并在當日收取了被告張新中借款前三個月利息3.75萬元。借款期限屆滿后,原告多次向被告催收借款,被告償還了部分借款本金及利息,雙方結(jié)算后,原告劉某向被告出具收條一份“收條,張新中自2015年元月至2016年8月30日止總付款(35.35萬)叁拾伍萬叁仟伍佰元,其中付本金(16萬)壹拾陸萬、利息(19.35萬)壹拾玖萬叁仟伍佰元。(下欠本金叁拾肆萬元,利息壹拾柒萬叁仟伍佰元),劉某,2016年8月31日”。2016年9月2日,被告張新中向原告劉某出具借條及欠條各一張,借條內(nèi)容為“今借到劉某現(xiàn)金叁拾肆萬元整¥340000.00。系2014年12月25日借款結(jié)轉(zhuǎn),月息一分(每月付利息3400元),在2017年12月30日前還清。借款人:張新中,2016年9月2號,見證人:張五、王成”,另借條右小角注明“敖某某2017年3月24日還款伍萬元(¥50000元),下欠貳拾玖萬元,劉某,2017.3.24”;欠條內(nèi)容為“今欠到劉某利息壹拾柒萬整¥170000(系2014年12月25借款結(jié)轉(zhuǎn)),2018年8月30號還清,張新中,2016年9月2號,見證人:張五、王成”。2017年3月24日,被告張新中償還原告劉某借款本金5萬元,并另出具欠條一張,內(nèi)容為“今欠到劉某2016年9月到2017年3月30日止利息肆萬柒仟陸佰元¥47600元,欠利息人張新中,2017.3月24日”。之后,原、被告就還款事宜協(xié)商無果,為此,原告訴至本院。
本院認為,被告張新中向原告劉某借款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有被告出具的借條及銀行轉(zhuǎn)賬憑證佐證?,F(xiàn)原告要求被告還款,被告理應償還?!蹲罡呷嗣穹ㄔ宏P(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七條“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實際出借的金額認定為本金”。雙方借貸關(guān)系發(fā)生當日,被告張新中即支付給原告37500元利息,因而實際借款本金應為462500元;第二十六條“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第三十一條”沒有約定利息但借款人自愿支付,或者超過約定的利率自愿支付利息或違約金,且沒有損害國家、集體和第三人利益,借款人又以不當?shù)美麨橛梢蟪鼋枞朔颠€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借款人要求返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除外”。本案中原、被告2014年12月25日借款時借條中約定月利率為2.5%(年利率30%)。綜上,1、借期內(nèi)利息部分,實際借款本金為462500元,按借期利率月利率2.5%計算,即2014年12月25日至2015年12月24日,需付息462500元×2.5%×12(月)=138750元;以此類推,2015年12月25日至2016年9月2日,需付息462500元×2.5%×8(月)+462500元×2.5%÷30(天)×9(天)=92500元。綜上,自2014年12月25日起至2016年8月31日止,實際需付息總額為231250元。2、原告于2016年8月31日出具的收條及被告2016年9月2日出具的借條均確認被告已付息19.35萬元、已付本金16萬元,對此原被告均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但具體還款時間,雙方無法達成一致,原告亦未提供有效證據(jù)證明,故采信收條日期為收到之日;截止2016年8月31日剩余利息部分,按月利率2.5%計算,需付息231250元,已付息19.35萬元,剩余利息37750元(該利息年利率為30%,超過年利率24%)。本院認為,對已付利息部分,未超過年利率36%的,本院予以支持;對未付利息部分,超過年利率24%的部分,本院不予支持。故截止2016年8月31日已付利息19.35萬元,本院予以支持;未付利息部分實際應為37750元-【37750元×(30%-24%)】=35485元。原告訴請2016年9月2日欠條中寫明的利息17萬元,依本案借款本金及期限計算,遠超過法律規(guī)定利率上限,對該欠條本院不予認可。綜上,截止2016年8月31日,剩余借款本金34萬元、利息35485元。3、對2016年9月1日起至今本金及利息,被告敖某某于2017年3月24日償還原告劉某借款本金5萬元,原告劉某在原2016年9月2日的借條中予以注明確認,本院予以認可。對被告張新中2017年3月24日出具的欠條(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30日利息),該欠條計算利息截止日提前,未扣除已償還本金計息,該欠條本院不予認可,對2016年9月1日起的利息按法律規(guī)定利率計算。綜上,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3月23日期間,剩余借款本金34萬元、此前未付利息35485元、期間新產(chǎn)生利息46013.33元【即340000元×2%×6(月)+340000元×2%÷30(天)×23(天)=46013.33元】;2017年3月24日至今,剩余本金29萬元(按月利率2%計算)、前期未付利息共計81498.33元。被告敖某某與被告張新中系夫妻關(guān)系,該借款發(fā)生在二被告夫妻關(guān)系存續(xù)期間,被告敖某某對此債務知情并主動償還了借款本金5萬元,該債務系夫妻共同債務,被告敖某某應承擔共同償還責任。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第八十四條、第一百零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一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新中、敖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共同償還原告劉某借款本金29萬元及利息(含2017年3月23日前未付利息81498.33元;2017年3月24日起至款付清之日止,按月利率2%計算利息);
二、駁回原告劉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5650元、財產(chǎn)保全費1970元,共計7620元,由被告張新中、敖某某共同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遞交副本,上訴至湖北省隨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宋瓊
人民陪審員 郭志國
人民陪審員 鄧義山
書記員: 盛圓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