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某元
周緒標(湖北荊州中信法律服務所)
荊州市政濤水運有限公司
朱勇(湖北荊楚律師事務所)
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某元。
委托代理人:周緒標,荊州市中信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荊州市政濤水運有限公司,住所地荊州市沙市區(qū)臨江路549號。
法定代表人:蘇秉誠,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朱勇,湖北荊楚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劉某元因與被上訴人荊州市政濤水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政濤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荊州市沙市區(qū)人民法院(2014)鄂沙市民初字第0061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劉某元及其委托代理人周緒標,被上訴人政濤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朱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一審認定,2011年2月7日,原告劉某元聽同學張某某說被告政濤公司有兩處碼頭需要修理,經張某某介紹,原告劉某元找到被告政濤公司原法定代表人王某某要求承建碼頭,王某某認為原告劉某元沒有施工資質,要原告劉某元找一個有施工資質的人來談,原告劉某元遂找到同在武漢長江輪船公司漢沙船廠做事的張某某(身份證為張某某,對外自稱張甲)。同年2月26日,原告劉某元在場,張某某與王某某口頭達成修建沙市船廠碼頭和沙市玉和坪碼頭的協(xié)議,因王某某表示被告政濤公司無資金,需工程施工方墊資,雙方約定,由被告政濤公司先行給付施工方資金150000元,其后續(xù)建設資金先由施工方墊付,工程款邊施工邊結算。協(xié)議達成后,至2011年4月17日,王某某先后兩次給付張某某工程款共計150000元,該款由原告劉某元領取。2011年5月30日,施工方完成沙市船廠碼頭63根混泥土灌注樁、沙市玉和坪碼頭18根混凝土樁和擋土墻、吊機平臺工程,未經竣工驗收即投入使用。工程施工期間,原告劉某元經手購買了部分原材料,為施工工人在沙市玉和坪碼頭附近租賃了臨時住房居住一個月。工程投入使用后,原告劉某元一直找被告政濤公司討要工程款未果,遂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2013年1月22日,荊州市沙市區(qū)朝陽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召集王某某、劉某元、張某某三方協(xié)調,三方簽訂調解協(xié)議書一份,內容為:甲方:政濤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幫友,地址:沙市區(qū)臨江路584號;乙方:劉某元;丙方:張某某。2011年2月26日,丙方和乙方共同承建了政濤公司(甲方)經營的玉和坪碼頭部分工程,該工程現(xiàn)已完工。甲乙丙三方因工程中的相關債權債務產生糾紛,現(xiàn)經沙市區(qū)朝陽街道辦事處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調解,并在三方友好協(xié)商的情況下,自愿達成如下協(xié)議:一、甲方同意于2013年2月28日向乙方支付工程款人民幣壹拾肆萬伍仟元整(145000元),用于支付建筑工全部工資和胡明楊的全部工資、貨款以及借款;二、乙方同意本工程剩余款項由甲方與丙方結清,與本工程相關的所有債權債務由丙方承擔,與乙方無關。乙方承諾不再以本工程為由向甲方索要任何工程款;三、乙方承諾在甲方履行完本協(xié)議第一款約定義務后,不再到甲方公司所在地及相關經營碼頭擾亂經營秩序,由此造成的法律后果由乙方自行承擔。甲方王某某簽字,乙方劉某元簽字,丙方張某某簽字。調解協(xié)議簽訂后,被告政濤公司按調解協(xié)議內容支付張某某145000元,其中45000元作為工資款給付張某甲100000元作為工資、材料款給付胡某甲。后原告劉某元在工商部門查詢得知,2012年12月21日,被告政濤公司名稱沒有變更,但資產部分轉讓,法定代表人由王某某變更為蘇某某。原告劉某元認為王某某簽訂協(xié)議時已不是被告政濤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簽訂調解協(xié)議時自稱是被告政濤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而作出的行為無效,故于2014年1月4日,以書面形式用特快專遞向被告政濤公司現(xiàn)法定代表人蘇某某發(fā)催告要求進行工程結算,而被告政濤公司至今未答復原告劉某元并拒絕向原告劉某元結算工程款。為此,原告劉某元訴至人民法院,形成訟爭。一審還認定,2011年2月14日,被告政濤公司與湖南省第三工程公司沙市分公司、張甲簽訂協(xié)議書一份,主要內容概況為:由湖南省第三工程公司沙市分公司為被告政濤公司修建沙市玉和坪碼頭和船廠碼頭,工程承包范圍為:包工包料、樁腳基礎、擋土墻、毛坯護坡、吊機腳墩、作業(yè)平臺、作業(yè)道路,合同價款為4400000元,其中安全防護、文明措施施工費300000元。經查詢工商登記檔案,湖南省第三工程公司沙市分公司已于2009年5月22日注銷登記。
本院認為,上訴人提交的證據(jù)一、二、三、四,因被上訴人對其真實性無異議,本院對四份證據(jù)的真實性予以確認,但對上訴人要證明的目的,待本院在本案的爭議焦點部分予以評析。上訴人提交的證據(jù)五缺乏其它證據(jù)佐證,不能達到上訴人要證明的目的,且對方當事人也不予認可,故本院不予采信。
訴訟雙方對一審認定的事實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一、2013年1月23日王某某、劉某元、張某某簽訂的《調解協(xié)議》的效力;二、劉某元與政濤公司之間是否存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關系;三、原審程序是否違法。
關于第一個爭議焦點,即上述《調解協(xié)議》的效力問題。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xié)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guī)定》第一條 ?的規(guī)定,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并由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調解協(xié)議,具有民事合同性質。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調解協(xié)議。本案中,因該調解協(xié)議系劉某元、張某某與政濤公司原法定代表人王某某三方簽字確認,并加蓋了荊州市沙市區(qū)朝陽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印章,政濤公司于調解協(xié)議簽訂后亦依約履行了支付義務,應視為對調解協(xié)議內容的追認,政濤公司在一審庭審中亦再次認可該調解協(xié)議的法律效力。故原審認定該調解協(xié)議合法有效并無不當?,F(xiàn)上訴人劉某元上訴稱該調解協(xié)議違反自愿、公平的原則,應屬無效協(xié)議,其證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上訴人劉某元上訴還稱其已在除斥期間內提起撤銷調解協(xié)議之訴,應確認該協(xié)議無效,但劉某元未向本院提交充分證據(jù)證明其已向法院提起撤銷之訴。即使劉某元已提起撤銷之訴,但該調解協(xié)議未經法院判決撤銷其調解協(xié)議,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其仍具有法律效力。綜上,上訴人劉某元主張調解協(xié)議無效的理由均不能成立。
關于第二個爭議焦點,即劉某元與政濤公司之間是否存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關系的問題。劉某元上訴稱其與政濤公司原法定代表人王某某口頭約定修建碼頭,該工程與張某某無關,本院認為,劉某元向法院僅提交了墊付原材料及支付員工工資的證明、施工圖紙等間接證據(jù),均不足以證明其與政濤公司形成直接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關系,且王某某亦否認與劉某元有口頭協(xié)議的事實。其次,劉某元、張某某、與政濤公司原法定代表人王某某三方簽訂的調解協(xié)議亦約定:劉某元同意本工程剩余款項由張某某與政濤公司結清,與本工程相關的所有債權債務由張某某承擔,與劉某元無關。劉某元承諾不再以本工程為由向政濤公司索要任何工程款。再次,政濤公司就本案所涉大部分工程款均系向張某某支付,而非劉某元。即使其向劉某元支付了15萬元的工程款,但該工程款的收條也是以張某某的名義出具。綜上,上訴人劉某元主張其與政濤公司存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關系,證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第三個爭議焦點,即原審程序是否違法的問題。上訴人上訴稱原審法院依職權通知證人出庭作證,違反法定程序,本院認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 ?第一款 ?的規(guī)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因此,原審為查明案件事實,依職權通知知道案件情況的證人出庭作證,并且當庭接受雙方當事人的質詢,其程序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上訴人上訴稱原審對劉某元提交的證據(jù)4(即工程施工圖紙)未認證,程序違法,本院認為,因政濤公司對劉某元提交的證據(jù)4的真實性無異議,故本院對其真實性予以確認,但該份證據(jù)僅能證明工程施工圖紙在劉某元手中,并不影響原審對本案基本事實的認定。原審遺漏認證該份證據(jù)不當,本院予以糾正。上訴人上訴稱王某某與張某某構成詐騙罪,該案件未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程序違法,本院認為,上訴人劉某元的訴訟請求是要求政濤公司支付拖欠的工程款,原審在上訴人提出的訴訟請求的范圍內進行審理符合法律規(guī)定,故上訴人以此主張原審程序違法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原審認定事實清楚,實體處理并無不當。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2950元已被核準免交。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上訴人提交的證據(jù)一、二、三、四,因被上訴人對其真實性無異議,本院對四份證據(jù)的真實性予以確認,但對上訴人要證明的目的,待本院在本案的爭議焦點部分予以評析。上訴人提交的證據(jù)五缺乏其它證據(jù)佐證,不能達到上訴人要證明的目的,且對方當事人也不予認可,故本院不予采信。
訴訟雙方對一審認定的事實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一、2013年1月23日王某某、劉某元、張某某簽訂的《調解協(xié)議》的效力;二、劉某元與政濤公司之間是否存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關系;三、原審程序是否違法。
關于第一個爭議焦點,即上述《調解協(xié)議》的效力問題。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人民調解協(xié)議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規(guī)定》第一條 ?的規(guī)定,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有民事權利義務內容,并由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調解協(xié)議,具有民事合同性質。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調解協(xié)議。本案中,因該調解協(xié)議系劉某元、張某某與政濤公司原法定代表人王某某三方簽字確認,并加蓋了荊州市沙市區(qū)朝陽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印章,政濤公司于調解協(xié)議簽訂后亦依約履行了支付義務,應視為對調解協(xié)議內容的追認,政濤公司在一審庭審中亦再次認可該調解協(xié)議的法律效力。故原審認定該調解協(xié)議合法有效并無不當?,F(xiàn)上訴人劉某元上訴稱該調解協(xié)議違反自愿、公平的原則,應屬無效協(xié)議,其證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上訴人劉某元上訴還稱其已在除斥期間內提起撤銷調解協(xié)議之訴,應確認該協(xié)議無效,但劉某元未向本院提交充分證據(jù)證明其已向法院提起撤銷之訴。即使劉某元已提起撤銷之訴,但該調解協(xié)議未經法院判決撤銷其調解協(xié)議,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其仍具有法律效力。綜上,上訴人劉某元主張調解協(xié)議無效的理由均不能成立。
關于第二個爭議焦點,即劉某元與政濤公司之間是否存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關系的問題。劉某元上訴稱其與政濤公司原法定代表人王某某口頭約定修建碼頭,該工程與張某某無關,本院認為,劉某元向法院僅提交了墊付原材料及支付員工工資的證明、施工圖紙等間接證據(jù),均不足以證明其與政濤公司形成直接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關系,且王某某亦否認與劉某元有口頭協(xié)議的事實。其次,劉某元、張某某、與政濤公司原法定代表人王某某三方簽訂的調解協(xié)議亦約定:劉某元同意本工程剩余款項由張某某與政濤公司結清,與本工程相關的所有債權債務由張某某承擔,與劉某元無關。劉某元承諾不再以本工程為由向政濤公司索要任何工程款。再次,政濤公司就本案所涉大部分工程款均系向張某某支付,而非劉某元。即使其向劉某元支付了15萬元的工程款,但該工程款的收條也是以張某某的名義出具。綜上,上訴人劉某元主張其與政濤公司存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關系,證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第三個爭議焦點,即原審程序是否違法的問題。上訴人上訴稱原審法院依職權通知證人出庭作證,違反法定程序,本院認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 ?第一款 ?的規(guī)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因此,原審為查明案件事實,依職權通知知道案件情況的證人出庭作證,并且當庭接受雙方當事人的質詢,其程序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上訴人上訴稱原審對劉某元提交的證據(jù)4(即工程施工圖紙)未認證,程序違法,本院認為,因政濤公司對劉某元提交的證據(jù)4的真實性無異議,故本院對其真實性予以確認,但該份證據(jù)僅能證明工程施工圖紙在劉某元手中,并不影響原審對本案基本事實的認定。原審遺漏認證該份證據(jù)不當,本院予以糾正。上訴人上訴稱王某某與張某某構成詐騙罪,該案件未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程序違法,本院認為,上訴人劉某元的訴訟請求是要求政濤公司支付拖欠的工程款,原審在上訴人提出的訴訟請求的范圍內進行審理符合法律規(guī)定,故上訴人以此主張原審程序違法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原審認定事實清楚,實體處理并無不當。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2950元已被核準免交。
審判長:楊燕
審判員:余澤敏
審判員:王茜
書記員:李迎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