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劉某財,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黑龍江省訥河市。委托訴訟代理人:陸海波,黑龍江維民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訴訟代理人:黃金明,黑龍江維民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滿族,無職業(yè),住黑龍江省訥河市。委托訴訟代理人:關國興,黑龍江興國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孫帝,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溧溧族,學生,身份證住址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現(xiàn)住黑龍江省訥河市。法定代理人:張某(孫帝母親),xxxx年xx月xx日出生,滿族,無職業(yè),住黑龍江省訥河市。委托訴訟代理人:關國興,黑龍江興國律師事務所律師。原審被告:張桂娟,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黑龍江省訥河市。
劉某財上訴請求:一、原審認定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1、原審定案的兩份所謂證據(jù)“證明和協(xié)議書”,不足以認定樓房的所有權是被上訴人的。事實上,上訴人購買樓房后,擔心離婚后被妻子分,故找被上訴人頂名,才給被上訴人寫的證明,后上訴人的夫妻關系緊張,已處于離婚邊緣,被上訴人說要是離婚,房子男女各得一半,所以應趕緊把房子的事再重申一遍并加以見證,才有離婚后不被分掉的把握,上訴人信以為真,便到黑龍江興國律師事務所寫了協(xié)議書,并進行了律師見證??梢姡@份經(jīng)過律師見證的協(xié)議書,是上訴人被欺騙形成的,不具有法律約束力。2、房權證、買樓款收據(jù)、還房貸票據(jù)均證明樓房是上訴人購買的。首付款是上訴人交的,房貸款是上訴人還的,如果樓房所有權是被上訴人的,為何被上訴人不交付買樓款,不還房貸,房權證上不寫被上訴人的名字。3、上訴人始終占有使用該樓房,說明該樓的所有權是上訴人的。4、被上訴人未在上訴人進行房權登記前或登記的同時對所有權進行有效說明,反映出該樓本來就不是被上訴人的。5、買樓款全部是上訴人交付的,被上訴人不具備買樓和還貸的能力。二、程序違法。原判依據(jù)的協(xié)議書是經(jīng)過黑龍江興國律師事務所進行的見證,而該事務所律師是被上訴人本案的委托代理人,違反訴訟程序的有關規(guī)定。張某、孫帝辯稱,一、上訴人的上訴理由純屬無理狡辯。1、上訴人與妻子張桂娟關系很好,結(jié)婚20多年,感情不好早就離婚了。退一步講如擔心離婚妻子分財產(chǎn),應當在證明上只寫上訴人一個人的名字,而寫上夫妻兩人的名字,離婚時房產(chǎn)仍然還是一人一半。2、上訴人與張桂娟結(jié)婚20多年,無論怎么寫都是夫妻婚后共同財產(chǎn),離婚時都是一人一半。3、事情的真?zhèn)渭依锏挠H屬都知道。4、上訴人稱協(xié)議書是被欺騙寫的,是白天說夢話,連離婚都不想讓妻子分房產(chǎn)的聰明人,誰能騙的了,協(xié)議書也寫的明明白白。所以,上訴人的上訴理由,根本不符合邏輯和客觀事實,不值一駁。二、上訴人稱房權證、買樓款收據(jù)、還房貸票據(jù)都是上訴人名,就證明他是所有權人,十分荒唐可笑,如果這些都是被上訴人的名字,就不需要到法院了。因為這些手續(xù)是上訴人的名,還有上訴人寫的證明和協(xié)議書,被上訴人才主張房權。既然是上訴人還房貸,為什么在協(xié)議書上寫明張某已還清全部房貸款。上訴人是聰明心細識字的人,如果被欺騙,為什么不到法院主張撤銷這份協(xié)議。三、雖然樓房由上訴人使用,但因為被上訴人在外地打工,樓房是為兒子將來上學時居住,而上訴人要求居住,并答應每年給租金3,000.00元,考慮買樓時上訴人幫忙,又是親外甥,就同意讓他住。四、被上訴人和丈夫經(jīng)營掛車,兩人又在寧波市打工,每月工資在4,000.00元以上,這樣的收入能買得起樓房和還房貸,只是利用銀行房貸優(yōu)勢,倒出錢可以用于其他買賣。五、本案協(xié)議書確實是興國律師事務所律師見證的,沒有法律規(guī)定,作見證的律師不能代理見證的案件。綜上,一審判決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正確,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張某、孫帝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要求確認訥河市書香花園小區(qū)10號樓2單元601室所有權歸原告張某、孫帝所有。事實和理由:原告張某與二被告系親屬關系(劉某財?shù)挠H姨),2009年,張某在訥河市書香花園購買了一套樓房,即:訥河市書香花園××樓××單元××室,因當時張某購樓款不足,以劉某財夫妻的名義購樓,在銀行辦理貸款由張某償還。張某交付購樓定金10,000.00元,劉某財和張桂娟給張某出具“證明書”一份。后原、被告在黑龍江興國律師事務所簽訂“協(xié)議書”,并由律師事務所出具了見證書。二被告反悔,拒絕協(xié)助辦理過戶手續(xù)。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劉某財與張桂娟購買訥河市文化街書香花園10號樓02單元06層01號樓房,于2010年12月8日辦理房屋所有權證,并以劉某財名義辦理按揭貸款,貸款期限至2020年11月15日。2010年11月2日,劉某財、張桂娟出具證明1份,記載:茲有書香花園10號樓02單元06層01號樓房一座,樓房房證臨時房主名是劉某財、張桂娟,其產(chǎn)權實屬張某所有,有權支配買賣等一切事物,劉某財、張桂娟只是代理名字,無權支配買賣等一切事物,為防以后糾紛,特此證明。2016年9月13日,張某、孫帝與劉某財、張桂娟達成協(xié)議書,并在黑龍江興國律師事務所辦理法律見證書,協(xié)議書記載:1、甲方張某、孫帝現(xiàn)有樓房位于訥河市書香花園××樓××單元××室,此樓房落戶于乙方劉某財、張桂娟名下,但所有權歸孫帝或張某。2、此樓房系房貸還款,張某已還清全部貸款。3、此樓房過戶時,乙方無條件配合甲方辦理過戶手續(xù)。4、乙方無權以此樓房做抵押辦理貸款等業(yè)務。5、此協(xié)議從簽訂之日起生效。一審法院認為,原、被告雙方爭議焦點為訴爭房產(chǎn)的所有權歸屬,故本案案由應為所有權確認糾紛。二被告于2010年11月2日出具的證明與2016年9月13日張某、孫帝與劉某財、張桂娟達成經(jīng)過律師事務所見證的協(xié)議書,形成證據(jù)鎖鏈,能夠確認訴爭樓房由張某實際出資購買,全部房貸由張某償還的事實。該房屋買房人張某、孫帝與被借名人劉某財、張桂娟的行為,并沒有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故訴爭房屋所有權屬于張某、孫帝。劉某財、張桂娟的辯解意見,因無充分證據(jù)證實,本院不予采納。綜合上述,二原告的訴訟請求,理由正當,證據(jù)充分,本院予以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條、第九條、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判決:確認以被告劉某財、張桂娟名義購買的訥河市文化街書香花園10號樓02單元06層01號(訥房權證訥河市字第××號)房屋所有權為原告張某、孫帝所有。案件受理費50元(已繳納2900元),減半收取25元,由被告劉某財、張桂娟負擔。本院二審期間,上訴人劉某財提交了鄰居沈萬江的書面證言,證實其從2010年11月在書香花園居住,與劉某財為鄰居關系,劉某財家有一男孩,是劉某財姨家孩子,一直與劉某財一起生活。還提交了孫帝的城鎮(zhèn)居民醫(yī)療保險手冊,證明孫帝原名叫張洪業(yè)。同時提交了訥河市第四小學六年二班的畢業(yè)照和張某的同居伴侶孫金山出具的說明,證實劉某財所有的運輸車一直由孫金山使用,資助其生活。上訴人主張上述證據(jù)能夠證實被上訴人生活窘迫,一直靠上訴人接濟生活,沒有能力購買房屋。被上訴人認為上訴人提交的證據(jù)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不具有證明力,也違反了證據(jù)規(guī)則,證人未出庭作證。同時,僅憑畢業(yè)照、醫(yī)療保險手冊不能證明被上訴人家庭困難,沒有能力購買樓房,被上訴人的孩子在上訴人處生活,不能證實被上訴人不出資不匯款,孫金山使用上訴人的車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對本案證明事實起不到證明作用。因上訴人提交的上述證據(jù),對其所要證明的事實不具有證明力,亦與本案爭議事實無關鍵證明作用,故不予認定。被上訴人提交了銀行匯款回單11張,證明被上訴人每月按時還貸,每個月按時給劉佳奇(劉某財?shù)膬鹤樱﹨R款的事實。上訴人對票據(jù)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希望法院查清錢的去向。因上訴人對證據(jù)的真實性無異議,故本院對匯款事實予以認定。被上訴人還提交了案涉房屋他項權證原件和貸款結(jié)清后銀行出具的用于注銷他項權利證的授權委托書等材料4份,證實被上訴人在還清全部貸款后,上訴人將所有貸款的手續(xù)交給被上訴人。上訴人認為該證據(jù)是被上訴人采取秘密竊取的方式非法取得,證據(jù)來源不合法。對證明問題有異議,貸款還清的直接證據(jù)是還款憑證,被上訴人認為償還了貸款,應當提供充分的出資憑證。關于被上訴人偷走該證據(jù)的主張,上訴人不能提供證據(jù)證實。本院認為該證據(jù)與本案其它證據(jù)和對爭議事實具有佐證作用。對一審查明的事實予以認定。另查,關于匯款的事實,上訴人稱不是每個月被上訴人都匯款,匯款是給孩子的生活費,票子上沒有寫是交貸款的錢。2013年和2014年間孫帝不在上訴人處居住生活,對該時間內(nèi)被上訴人給上訴人的匯款,上訴人稱是被上訴人還其的欠款,但不能提供證據(jù)證實雙方存在債權債務關系。
上訴人劉某財因與被上訴人張某、孫帝,原審被告張桂娟所有權確認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訥河市人民法院(2017)黑0281民初371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劉某財、張桂娟于2010年11月2日為張某出具的《證明》,及2016年9月13日雙方簽訂的經(jīng)律師見證的《協(xié)議書》,均能夠證明案涉房屋雖登記在劉某財、張桂娟名下,但房屋所有權實際屬于張某所有,且張某已還清全部貸款的事實。劉某財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證明》為劉某財本人出具,是其自主自愿行為,應認定是其真實意思表示。劉某財主張出具該證明是為了擔心離婚后被妻子張桂娟分房產(chǎn),該理由明顯不能成立。因張桂娟也在出據(jù)(具)證明人處簽字,已經(jīng)清楚知道了買房的事情,并且參與辦理了產(chǎn)權登記過程,劉某財所說的擔心張桂娟知道的事實并不存在。另外,如果僅僅是規(guī)避離婚時的房產(chǎn)分配,劉某財沒有必要在證明中寫明對夫妻二人關于房屋權利的限制約束,證明中寫明“劉某財、張桂娟只是代理名字,無權支配買賣等”權利的限制,劉某財本人也在限制范圍內(nèi),該內(nèi)容已經(jīng)超出了夫妻間分配財產(chǎn)問題的范圍。劉某財在證明中寫明“張某有權支配買賣”也與其主張的擔心離婚時張桂娟分得房產(chǎn)沒有任何關系。該證明內(nèi)容完全是就該房屋的權屬問題,劉某財、張桂娟作為共同方對張某作出的承諾。同時,雙方簽訂的《協(xié)議書》再次明確了案涉房屋雖落戶在劉某財、張桂娟名下,但所有權歸張某所有,張某已還清全部貸款的事實,并對房屋辦理過戶時劉某財、張桂娟無條件配合等進一步作出約定。協(xié)議書約定條款與《證明》的內(nèi)容相輔相承,該協(xié)議是雙方本著公平、自愿、合理原則簽訂的,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真實合法有效,劉某財理應按照協(xié)議約定履行。劉某財稱該協(xié)議是被欺騙所簽訂的,沒有提供證據(jù)證實,事后亦未對此提出過異議,也與劉某財主張的簽訂協(xié)議是為了逃避離婚時房產(chǎn)不被分掉相矛盾。如果是為離婚時房產(chǎn)不被分掉,劉某財出具證明已足矣,而又再次以協(xié)議的形式作為規(guī)避的做法,實無必要,違背客觀常理。尤其是協(xié)議書中第二條明確寫明“此樓房系房貸還款,張某已還清全部貸款”,這一約定與劉某財規(guī)避離婚分產(chǎn)毫無關系。因此,劉某財提出的以上上訴理由,缺乏客觀真實性,明顯與事實不符,不能成立。劉某財提出房權證、買樓款收據(jù)、還房貸票據(jù)等登記在其名下,能夠證明樓房是其購買的上訴主張,因房權證和相關票據(jù)等登記在其名下,與《證明》和《協(xié)議書》的相關內(nèi)容完全相符,也正因為如此,《證明》和《協(xié)議書》才對雖登記在劉某財、張桂娟的名下,但所有權屬于張某的事實予以確認,明確了登記所有權人并非實際所有權人的事實,劉某財對此是清楚并認可的。劉某財再以權利憑證是登記在其名下進行抗辯,完全與其出具的《證明》和簽訂的《協(xié)議書》權屬確認的內(nèi)容相悖,該主張沒有任何事實依據(jù)。同時,劉某財也不能提供證據(jù)證明案涉房產(chǎn)是其出資購買的確實有效的充分證據(jù),足以推翻其在《證明》和《協(xié)議書》中所作出的樓房所有權實屬張某的自認事實。故劉某財?shù)脑撋显V請求,證據(jù)不充分,依法不能予以支持。劉某財稱張某沒有能力購買樓房,但張某給劉某財兒子匯款的事實,說明張某有生活來源,同時該主張也與協(xié)議書中張某已還清全部貸款的約定不一致,故該主張不能成立。本案協(xié)議書由黑龍江興國律師事務所律師見證,該所律師作為本案當事人的訴訟委托代理人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綜上所述,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一款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50.00元,由上訴人劉某財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梁 英
審判員 嚴鳳蘭
審判員 王 雷
書記員:楊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