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戶籍所在地為正藍旗。委托代理人:呼斯楞,內蒙古馳信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代理人:恩克巴特爾,內蒙古馳信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被告:龍海清,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現(xiàn)住正藍旗。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錫林郭勒盟分公司,所在地錫林浩特市。法定代表人:趙黎明,總經理。委托代理人:耿桂香,公司法律顧問。
原告劉某向本院提出如下訴訟請求:1、二被告賠償原告各項損失共計102630.19元,被告保險公司在保險范圍內優(yōu)先賠償,不足部分由被告龍海清賠償;2、二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2017年9月28日7時許,被告龍海清駕駛轎車超車時與池海清駕駛的轎車發(fā)生碰撞,造成兩車損壞、原告受傷,經認定龍海清負事故全部責任,原告無責任,原告被送往太仆寺旗醫(yī)院救治,次日轉院至張家口二五一醫(yī)院住院治療10天,經查被告駕駛的轎車在被告保險公司處投保保險,原告與龍海清成立客運合同關系,被告應承擔旅客的傷亡賠償責任,被告保險公司應承擔相應的保險責任。原告損失為醫(yī)療費9493.19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100元、誤工費4770元、護理費1590元、營養(yǎng)費1500元、殘疾賠償金65950元、精神撫慰金8000元、后續(xù)治療費5000元、交通費1832元、住宿費600元、鑒定費2500元、財產損失295元。被告龍海清辯稱,由保險公司負責賠償。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錫林郭勒盟分公司辯稱,被告龍海清駕駛的出租車在我公司投保交強險、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本案系乘客起訴承運人,故適用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該保險每座限額20萬元,每次事故免賠額1000元或10%,以高者為準,同時對于精神損害賠償即其他間接損失保險人不賠,鑒定費和訴訟費不賠,同時龍海清超載導致交通事故,故在賠償時應按照核載人數(shù)和實載人數(shù)的比例承擔理賠責任。原告劉某出示以下證據(jù):1、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證明2017年9月28日乘坐龍海清駕駛的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原告受傷,被告龍海清負該起事故全部責任;2、龍海清駕駛證、身份證、保險單,證明二被告訴訟主體適格,涉案車輛在被告保險公司處投保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保險,保險額度為每人(座)20萬元;3、太仆寺旗醫(yī)院病歷、用費清單、轉院證明書、二五一醫(yī)院病歷、診斷證明、用費清單,證明原告受傷及治療情況;4、醫(yī)療票據(jù),證明原告支付醫(yī)療費9493.19元;5、交通費票據(jù),證明原告產生交通費832元,另有1000元交通費無票據(jù);6、內蒙古醫(yī)科大學司法鑒定中心司法鑒定意見書,證明原告?zhèn)麣埖燃?、后續(xù)治療費等;7、票據(jù),證明原告眼鏡損壞,花費295元。被告龍海清對以上證據(jù)的質證意見為:對以上證據(jù)沒有異議。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錫林郭勒盟分公司對以上證據(jù)的質證意見為:證據(jù)1沒有異議,同時證明龍海清超載是事故的原因之一,證據(jù)2、3沒有異議,證據(jù)4對沒有患者名字的票據(jù)不認可,對藥房外購藥不認可,對證據(jù)5鑒定支付的交通費不屬于損害賠償項目,沒有證據(jù)的1000元不認可,對證據(jù)6的真實性認可,原告主張過高,證據(jù)7無關聯(lián)性不認可。本院對以上證據(jù)的認定意見如下:對證據(jù)1-3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認定,對證據(jù)4中無患者姓名的票據(jù)及外購藥票據(jù)與本案的關聯(lián)性不予認定,對證據(jù)5-6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認定,對證據(jù)7無法認定與本案的關聯(lián)性。被告龍海清出示保單。原告劉某對保單無異議。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錫林郭勒盟分公司對保單無異議。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錫林郭勒盟分公司出示以下證據(jù):承運人責任險保單詳細信息、承運人責任險保險條款、交強和三者險保險代抄單。證明承運人責任險每次事故免賠為1000元或10%,以高者為準,精神撫慰金不在理賠范圍內。原告劉某對以上證據(jù)的質證意見為:交強和三者險保險代抄單的真實性、合法性認可,免賠10%的規(guī)定應在保險合同內明確約定,并加以說明否則該條款無效;承運人責任險保險條款真實性合法性均不予認可,是格式條款,未解釋說明無效。被告龍海洋對以上證據(jù)的質證意見為:真實性不認可,簽合同時保險公司沒有說,我不認識字。本院對以上證據(jù)的真實性予以認定。根據(jù)雙方當事人的陳述,庭審舉證、質證并經本院審查,認定案件事實如下:2017年9月28日7時20分許,龍海清駕駛×××號小型轎車,沿207國道由北向南行駛至304KM﹢80M處左側超車時,與池海清駕駛×××號微型轎車,沿207國道由北向南行駛至事故地點左轉彎時雙方車輛發(fā)生碰撞,造成×××號司機龍海清、乘員劉某等5名乘客受傷、上述兩車輛不同程度損壞的交通事故。事故發(fā)生后原告劉某被送往太仆寺旗醫(yī)院住院1天后轉至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五一醫(yī)院住院治療,診斷為:腦震蕩、頭皮裂傷、多處軟組織挫傷、胸部損傷,住院10天后好轉出院,原告劉某支出醫(yī)療費7795.59元。該起事故經太仆寺旗交通警察大隊認定被告龍海清駕駛機動車在前車左轉彎時超車,且載人超過核定人數(shù)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負事故的全部責任,池海清無責任。經原告劉某申請,本院依法委托內蒙古醫(yī)科大學司法鑒定中心對劉某的傷殘等級、誤工期間、護理期間、營養(yǎng)期間及后續(xù)醫(yī)療費進行了鑒定,該中心于2018年3月29日作出【2018】臨鑒字第112號司法鑒定意見書,評定劉某為十級傷殘、誤工20-45日、護理15日、營養(yǎng)15日、面部疤痕初步修復費約為3000-5000元。另查明,原告劉某,xxxx年xx月xx日出生,戶籍所在地為正藍旗哈畢日嘎鎮(zhèn)阿日呼布居委會265號?!痢痢撂栃⌒娃I車系營運車輛,所有權人為被告龍海清,車輛在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錫林郭勒盟分公司處投保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險,每人(座)責任限額為20萬元,投保4座,該險雙方特別約定每次事故免賠額為1000元,免賠率為10%,兩者以高者為準。事故發(fā)生時在保險期間內。本院認為,原告劉某乘坐被告龍海清車輛,雙方形成旅客運輸合同,被告龍海清作為承運人有義務將原告劉某安全運到約定地點。但該車在運輸中發(fā)生交通事故致原告受傷,故被告龍海清應當對原告劉某因此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號小型轎車在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錫林郭勒盟分公司處投保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險,故應先在該險賠償限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被告龍海清承擔。對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錫林郭勒盟分公司提出的應按照核載人數(shù)和實載人數(shù)的比例承擔理賠責任的主張,雙方合同并未就超載情形進行約定,而被告龍海清載人超過核定人數(shù)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被告龍海清應就超載造成的損失承擔責任,本案中應按照核載乘客和實載乘客的比例4/5計算每人(座)的責任限額,即每座責任限額應為16萬元,因該險特別約定每次事故免賠額為1000元或免賠率為10%,兩者以高者為準,故免賠部分由被告龍海清承擔。原告劉某因該次旅客運輸造成的損失為:1、醫(yī)療費7795.59元,2、住院伙食補助費1100元,3、誤工費,鑒定評定原告劉某誤工期間為20-45天,本院酌定30天,因原告劉某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其所從事職業(yè),故參照內蒙古自治區(qū)居民服務業(yè)標準,計算為30天×106元/天=3180元;4、護理費,參照內蒙古自治區(qū)居民服務業(yè)標準,計算為15天×106元/天=1590元;5、營養(yǎng)費1500元;6、殘疾賠償金,按照自治區(qū)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計算為32975元×20年×10%=65950元;7、后續(xù)治療費,鑒定評定為3000-5000元,本院酌定為4000元;8、交通費,原告提供的有效票據(jù)為832元,本院予以支持;對原告主張的住宿費、鑒定費、財產損失,因其未提供有效證據(jù)予以證明,本院不予支持;對原告劉某主張的精神撫慰金,因本案為公路旅客運輸合同之訴,而非侵權之訴,故不予支持,以上各項共計85947.59元,故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錫林郭勒盟分公司應賠付原告劉某85947.59元的90%即77352.83元,8594.76元的10%即8594.76元顯然超過1000元,以高者為準,故免賠部分為8594.76元,由被告龍海清予以承擔。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八條、第三百零二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劉某與被告龍海清、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錫林郭勒盟分公司公路旅客運輸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2月7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呼斯楞、恩克巴特爾、被告龍海清、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錫林郭勒盟分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耿桂香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一、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錫林郭勒盟分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道路客運承運人責任險限額內賠付原告劉某77352.83元;二、被告龍海清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付原告劉某8594.76元;三、駁回原告劉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2352.2元,被告龍海清承擔1948.69元,原告劉某負擔403.51元。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供副本,上訴于錫林郭勒盟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吳 春 花
書記員:溫 都 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