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原告: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兩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虞靜雄,上海瀛東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金發(fā),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被告:劉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原告劉某、王某某與被告王金發(fā)、劉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兩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虞靜雄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王金發(fā)、劉某某經本院公告?zhèn)鲉?,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劉某、王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決兩被告共同歸還兩原告借款人民幣1,317,058元(按照最后一筆借款16萬美元的出借日2007年3月12日當天的美元匯率7.7474換算剩余借款17萬美元而得);2.判令兩被告支付兩原告以人民幣1,317,058元為本金,自2019年5月7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兩倍支付逾期利息。事實和理由:兩原告系夫妻,兩被告也系夫妻,原、被告是比較好的朋友。2006年3月10日、2007年3月9日、2007年3月12日,兩原告出借給兩被告分別5萬美元、6萬美元、16萬美元,上述錢款都是兩原告委托女兒劉某某轉賬給被告劉某某。2008年5月,兩被告歸還兩原告10萬美元,同月13日,被告王金發(fā)寫下借條一份,確認2006-2007年期間共向兩原告借款27萬美元,已歸還10萬美元,剩余17萬美元,于2009年春節(jié)前歸還。到期未還,被告王金發(fā)又于2010年3月3日寫下借條一份,確認向兩原告借款17萬美元,該17萬美元系兩原告向美國銀行的貸款,產生的利息由被告王金發(fā)支付。2012年9月12日、2015年10月22日,被告王金發(fā)分別寫下還款協(xié)議一份,在后一份還款協(xié)議中,約定于2016年上半年還清,利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息的兩倍計算。到期未還,故兩原告起訴作如上訴請。
被告王金發(fā)、劉某某未到庭應訴亦未作答辯。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08年5月13日,被告王金發(fā)寫下借條一份,載明:“本人于2006年至2007年共向劉某、王某某夫婦借得美元現(xiàn)金貳拾柒萬元整(含王黎赟的陸萬元整)截止2008年5月已歸還人民幣折合美元壹拾萬元整。還剩壹拾柒萬元美元未歸還。此款將于2009年春節(jié)前歸還。注:其中壹拾陸萬元美元屬劉某、王某某夫婦向美國銀行貸款,每月利息由本人通過銀行支付。此據。借款人:王金發(fā)2008.5.13.”
2010年3月3日,被告王金發(fā)寫下借條一份,載明:“今借到劉某、王某某夫婦美金壹拾柒萬元整。因壹拾柒萬元美金是劉某、王某某夫婦向美國銀行貸款,所以產生利息由我王金發(fā)支付。此據借款人:王金發(fā)2010.3.3”
2012年9月10日,被告王金發(fā)寫下還款計劃一份,載明:“本人王金發(fā)于2010年3月向劉某、王某某夫婦借美元壹拾柒萬元整(170000)元,并承諾承擔利息。因本人資金一直較緊張,雖經劉某、王某某夫婦多次催還,本人至今未曾歸還。今向劉某、王某某夫婦作還款計劃如下:在兩年之內還清借款本息(利率按照中國銀行同期固定資產貸款基準利率的兩倍計算)。借款人:王金發(fā)2012.9.10”
2015年10月22日,被告王金發(fā)再次寫下還款計劃一份,載明:“本人王金發(fā)于2010年向劉某、王某某夫婦借美元壹拾柒萬元整(170000)元。并承諾承擔利息。因本人資金一直較緊張,雖經劉某、王某某夫婦多次催還,本人至今未曾歸還。今向劉某、王某某夫婦作還款計劃如下:在2016年上半年還清借款本息,(利率按中國銀行同期固定資產貸款基準利率的兩倍計算。)借款人:王金發(fā)2015.10.22”。
另查,兩被告于1980年10月8日登記結婚,2015年2月3日協(xié)議離婚。2007年3月12日美元與人民幣的匯率中間價為7.7474。
再查,兩原告曾就本案于2017年7月6日、2018年5月3日兩次起訴,后撤訴。
審理中,原告提供其女兒劉某某于2006年3月10日匯款給被告劉某某5萬美元、于2007年3月9日匯款給案外人王黎赟6萬美元、于2007年3月12日匯款給被告劉某某16萬美元的三張匯款單復印件。本院至中國農業(yè)銀行調取的交易明細及記賬憑證顯示,2007年3月13日,案外人劉某某通過農行國際部現(xiàn)匯給被告劉某某159,990美元,被告劉某某在2007年3月15日寫給農行的情況說明中陳述,這筆匯款是從美國洛杉磯打來的,是生活和交學費用。其余兩筆匯款無法查實。另,原告提供其女兒劉某某于2006年11月3日與美國國泰銀行簽署的房屋抵押貸款23萬美元的協(xié)議翻譯件一份,證明出借錢款來源。
審理中,原告提供案外人劉某某書寫的情況說明一份,聲明本案所涉的劉某某匯款給劉某某、王黎赟的5萬美元、6萬美元、16萬美元均系根據兩原告的指示所為,系兩原告出借給兩被告的錢款,劉某某放棄向兩被告主張返還。
本院認為,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本案中,根據銀行記賬憑證及原告提供的借條內容顯示,錢款交付在先,書寫借條、確認借貸合意在后,故兩張借條均具有結算性質。2008年5月13日形成的借條中,被告王金發(fā)詳細描述了借款及還款情況,與原告提供的案外人劉某某的匯款單填寫時間、金額及匯款對象等內容均一致,且被告王金發(fā)于2012年、2015年兩次寫下還款計劃,證明被告王金發(fā)對剩余借款17萬美元的再三確認,故兩原告與被告王金發(fā)之間的借貸關系成立,剩余借款金額以借條中所寫的17萬美元為準,現(xiàn)原告主張以最后一筆借款出借之日,即2007年3月12日的匯率換算成人民幣,并無不妥,予以支持。關于夫妻共同債務,借款發(fā)生在兩被告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根據匯款單顯示,5萬美元、16萬美元系劉某某匯給被告劉某某,其中經查證屬實的16萬美元由被告劉某某收款,被告劉某某在寫給銀行的情況說明中注明了用途為生活和交學費,應能證明被告劉某某對借款的知曉及確認借款用于家庭生活的事實,故本院認定涉案借款為夫妻共同債務,由兩被告共同償還。關于利息,被告王金發(fā)在兩次還款計劃中均確認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兩倍計算,原告主張自本次起訴之日起計算逾期利息,于法不悖,予以支持,但計算標準根據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予以調整。被告王金發(fā)、劉某某經本院依法送達訴訟文書及開庭傳票,拒不到庭應訴,應視為放棄對原告主張的事實和提供的證據的抗辯,由此承擔于其不利的法律后果。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第二百一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王金發(fā)、劉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共同歸還原告劉某、王某某剩余借款本金人民幣1,317,058元,并共同支付以本金人民幣1,317,058元為基數,自2019年5月7日起至2019年8月19日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兩倍計算的逾期利息及自2019年8月20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按照同期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兩倍計算的逾期利息。
案件受理費16,654元,由被告王金發(fā)、劉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鄭馬威
書記員:張衛(wèi)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