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望都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振東,河北萬佳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少朋,河北昊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定中心支公司。住所地:保定市隆興中路111號。
負責人:周建強,該中心支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魏斌,男,該中心支公司員工。
原告劉某某與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定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保險公司”)財產保險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3月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振東、楊少朋、被告保險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魏斌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劉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判令被告賠償原告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施救費、車輛損失費、鑒定費、公估費123,778元;2、訴訟費由被告負擔。事實和理由:2016年5月29日,原告駕駛冀F×××××號、冀F×××××號重型半掛車沿團唐路由西向東行駛至靜海區(qū)東翟莊村口路段時,與前方申同帥駕駛的張軍輝、王保生所有的冀E×××××號、冀E×××××號重型半掛車相撞,造成原告受傷、車輛損壞的交通事故。經交警大隊認定,劉某某負本起事故的主要責任。事發(fā)后,原告先后到天津市靜海區(qū)醫(yī)院、解放軍252醫(yī)院住院治療。因原告所有的車輛在被告保險公司投保有車輛損失險、車上人員責任險及不計免賠險,且本起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內,保險公司應在保額范圍內承擔保險責任。故提起訴訟。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6年5月29日,原告劉某某駕駛其所有的冀F×××××號、冀F×××××號重型半掛車沿團唐路由西向東行駛至靜海區(qū)東翟莊村口路段時,未保持安全距離撞前方順行申同帥駕駛的王保生所有的冀E×××××號、冀E×××××號重型半掛車,造成原告劉某某受傷,申同帥車上貨物及雙方車輛損壞的交通事故。經天津市公安局靜海分局交通警察支隊大屯大隊認定,原告劉某某承擔事故的主要責任,申同帥承擔事故的次要責任。原告劉某某所有的冀F×××××號重型半掛牽引車在被告保險公司處投保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車輛損失險(保險金額208,400元)、車上人員責任險(駕駛員)(保險金額50,000元)及不計免賠險等險種,本起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內。本起事故發(fā)生后,本案原告劉某某向天津市靜海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對方及對方車輛保險公司賠償醫(yī)療費等損失,該院作出(2016)津0118民初6875號民事判決,該判決已發(fā)生法律效力,對方車輛保險公司已履行完畢。以上事實,由原告提供的天津市公安局靜海分局交通警察支隊大屯大隊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津公靜交大認字[2016]第1916062401)、機動車輛保險單(抄單)、原告劉某某的駕駛證、冀F×××××號重型半掛牽引車行駛證復印件、冀F×××××號重型倉柵式半掛車行駛證復印件、天津市靜海區(qū)人民法院(2016)津0118民初6875號民事判決書、生效證明、被告提供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機動車輛保險單副本及庭審筆錄在卷證實。
原告劉某某稱其因本起事故造成損失如下:1、醫(yī)療費13,547.52元,該數額已扣除對方車輛交強險應賠償的數額。2、根據誤工期、護理期、營養(yǎng)期“三期”鑒定,原告營養(yǎng)期為60日,按每天50元計算,營養(yǎng)費為3,000元。3、原告營養(yǎng)期為60日,按每天100元計算,住院伙食補助費為6,000元。4、冀F×××××號重型半掛牽引車車輛損失134,372元,該車未修復且已出售給他人。5、車輛損失評估費9,406元。6、“三期”鑒定費1,100元。7、施救費9,400元,其中500元是實際發(fā)生的費用,沒有證據。以上共計176,825.52元,按事故責任比例70%計算,被告保險公司應賠償的金額是123,778元。原告提供天津市靜海區(qū)醫(yī)院病人費用明細、住院收費收據1張、門診收費票據13張、解放軍第二五二醫(yī)院住院病案資料、病歷記錄5頁、診斷證明書2份、病人費用清單、住院收費票據1張、門診票據3張、公估費票據、天津增值稅普通發(fā)票一張、公估報告、天津市靜海區(qū)人民法院(2016)津0118民初6875號民事判決書及生效證明為證。
被告保險公司稱認可原告主張的醫(yī)療費數額;營養(yǎng)費、住院伙食補助費應以天津市靜海區(qū)人民法院(2016)津0118民初6875號民事判決書確定的數額為準;車輛損失公估費、施救費偏高;“三期”鑒定費由法院依法認定;公估報告確定的車輛損失明顯偏高,不認可,原告車損損失實際價值應為57,101.6元,計算方法為新車購置價208,400元×(1-營業(yè)車輛月折舊率1.1%×66個月),其中,66個月是指從車輛登記日期2011年11月29日計算至2016年5月29日事故發(fā)生時。原告此項訴求超出了保險合同約定,且被告要求對該車輛損失進行重新鑒定,天津市靜海區(qū)人民法院(2016)津0118民初6875號民事判決書未按公估報告認定該車輛損失。被告保險公司提供機動車輛保險單副本、投保單、保險條款、河北省物價局關于規(guī)范交通事故損失評估鑒證收費的通知、河北省道路車輛救援服務收費標準,證明被告已履行了告知義務及車輛損失公估費、施救費偏高。原告質證稱認可保險單和投保單,上面的簽名是原告本人簽字,但原告始終未收到保險條款,原告車輛未達全損,應按車輛損失險的保險金額進行賠償;對兩個收費標準真實性無異議,但原告已實際支付了公估費和施救費。
以上由原、被告提供的相關證據及庭審筆錄記錄在卷。
本院認為,原告劉某某駕駛的其所有的冀F×××××號重型半掛牽引車在被告處投保有交強險、車輛損失險、車上人員責任險(駕駛員)及不計免賠險等險種,本起交通事故發(fā)生于保險期間內,被告應依法或依約定對原告的各項損失在保險責任范圍內予以賠償。原告主張醫(yī)療費為13,547.52元,被告認可,本院予以確認。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天津市靜海區(qū)人民法院(2016)津0118民初6875號民事判決確認原告營養(yǎng)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車輛損失評估費、“三期”鑒定費、施救費分別為1,800元、1,800元、9,406元、1,100元、8,900元,故本院確認以上項目損失數額以該判決書認定為準。原告主張車輛損失134,372元,并提供公估報告為證,被告不予認可,稱該車事故發(fā)生時的實際價值為57,101.6元,根據保險法規(guī)定及保險條款約定應按該車實際價值賠償,本院認為,原告劉某某向被告保險公司投保車輛損失險時保險金額為208,400元,被告保險公司應在該保險金額208,400元限額內予以賠償。對原告主張車輛損失為134,372元,本院予以確認。被告稱根據保險條款約定按實際價值賠償,但無證據證明被告已將該保險條款送達原告,故對被告該項主張,本院不予采納。被告提出重新鑒定,但未提供反駁證據,本院不予準許。綜上,原告因本起事故造成的損失為:1、醫(yī)療費13,547.52元(已扣除對方車輛交強險賠償數額);2、營養(yǎng)費1,800元;3、住院伙食補助費1,800元;4、“三期”鑒定費1,100元;5、車輛損失評估費9,406元;6、施救費8,900元、7、車輛損失134,372元,以上共計170,925.52元。原告劉某某負本起事故主要責任,按責任比例70%計算為119,647.86元。其中,被告保險公司應在車上人員險(駕駛員)保險限額內賠償原告醫(yī)療費、營養(yǎng)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三期”鑒定費12,773.26元,在車輛損失險保險限額內賠償原告車輛損失評估費、施救費、車輛損失共計106,874.6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條、第二十三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定中心支公司在車上人員險(駕駛員)保險限額內賠償原告劉某某醫(yī)療費、營養(yǎng)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三期”鑒定費共計12,773.26元。
二、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定中心支公司在車輛損失險賠償限額內賠償原告劉某某車輛損失評估費、施救費、車輛損失共計106,874.6元。
以上一、二項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履行完畢。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776元,減半收取計1,388元,原告負擔46.31元(已交納),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定中心支公司負擔1,341.69元,于判決書生效后五日內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霍 震
書記員:鄒云靜 附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于合同約定的可能發(fā)生的事故因其發(fā)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yè)保險行為。 第二十三條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當及時作出核定;情形復雜的,應當在三十日內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保險人應當將核定結果通知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屬于保險責任的,在與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達成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協(xié)議后十日內,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保險合同對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期限有約定的,保險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 保險人未及時履行前款規(guī)定義務的,除支付保險金外,應當賠償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保險人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義務,也不得限制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險金的權利。 第二條本法所稱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于合同約定的可能發(fā)生的事故因其發(fā)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yè)保險行為。 第二十三條保險事故發(fā)生后,依照保險合同請求保險人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時,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應當向保險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與確認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損失程度等有關的證明和資料。 保險人依照保險合同的約定,認為有關的證明和資料不完整的,應當通知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補充提供有關的證明和資料。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