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一審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塘廈支公司,住所地東莞市塘廈鎮(zhèn)四村農(nóng)民住宅公寓3#樓一、二樓。
負責人:祁小龍,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徐銀華,湖北昭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一審原告):劉某1。
法定代理人:劉某,系被上訴人劉某1之父。
委托代理人:肖慶俊,洪湖市峰口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一審被告:袁某某。
一審被告:深圳市鴻遠通貨運有限公司,住所地深圳市寶安區(qū)民治街道民康路碧水龍庭2棟B座二單元18A。
法定代表人:白連成,該公司經(jīng)理。
一審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住所地深圳市福田區(qū)農(nóng)林路與僑鄉(xiāng)路交界口深國投廣場1棟7樓。
負責人:尤程明,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徐銀華,湖北昭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塘廈支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劉某1、一審被告袁某某、深圳市鴻遠通貨運有限公司、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不服洪湖市人民法院(2016)鄂1083民初131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于2017年3月28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塘廈支公司及一審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共同的委托代理人徐銀華,被上訴人劉某1的法定代理人劉某及委托代理人肖慶俊到庭參加訴訟,一審被告袁某某、深圳市鴻遠通貨運有限公司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上訴人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塘廈支公司上訴請求:請求依法撤銷一審判決,改判支持上訴人的上訴意見。事實和事由:一審原告劉某1從一審被告袁某某處獲得的1萬元賠款應當扣減。1、劉某1之父劉某出具收條,載“今收到袁某某出于人道主義補償款壹萬元整,此款不在正常賠償款之列。”這是其單方意思表示,并沒有獲得袁某某簽字認可;2、被保險車輛保額充足,且無免賠情形,劉某1認為該1萬元系袁某某在保險賠償以外另外補償?shù)?,有違生活常理。袁某某向上訴人解釋,交警作出事故認定書后,其欲開走貨車,但遭到劉某1親屬的阻攔,不得已支付了1萬元,收條上所載內容是劉某1父親單方所寫,其并未同意,因1萬元已經(jīng)支付,只得收了這張收條。被上訴人袁某某支付的急診費與住院費已交上訴人按醫(yī)保標準理賠,其支付該款也交上訴人全部理賠。因此,劉某1從袁某某處獲得的1萬元賠款應從保險賠款中予以扣減。
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判決認定的一致,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二審爭議的焦點為:袁某某給付劉某11萬元是賠償款,還是補償款,該款應否從上訴人應當承擔的交強險賠償中扣減。
經(jīng)查,袁某某于2016年3月10日給付劉某110000元,劉某1的法定代理人劉某于同日向袁某某出具收條一張,內容為:“今收到袁某某出于人道主義補償款10000元整,此款不在正常賠償款之列”。袁某某收到該收條后據(jù)此已向保險公司理賠。上訴人主張袁某某系在取車遭阻攔的情況不得已而支付的該款項,袁某某未在該收條上簽字,其并未同意,補償款之說是劉某1單方意思表示,該款應當從上訴人應當承擔的賠償總額中扣除。本院認為,首先,從收條內容、收條持有方來看,袁某某已支付該款,劉某1的法定代理人劉某收款后出具了該收條,袁某某收取了收條,并據(jù)此向保險公司理賠,說明雙方是認可該收條內容的。袁某某是否在收條上簽字不影響對該款性質的認定。其次,上訴人就袁某某是“不得已”未向一審、二審提交證據(jù)予以證明,應由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即使有證據(jù)證明該“不得已”,該收條內容屬可撤銷合同,撤銷權應當由合同受損方提起。袁某某未提起撤銷之訴,該協(xié)議在未被撤銷或變更之前,應屬有效協(xié)議。綜上,雙方達成了1萬元的補償協(xié)議,該款按雙方約定應認定為袁某某自愿給付劉某1的補償款。上訴人為本案交強險承保人,交強險為法定保險,一審判決上訴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應當承擔的賠償總額為18177.86元,扣除已理賠的醫(yī)療費1萬元,其實際賠償8177.86元,上訴人要求劉某1從袁某某處獲得的1萬元補償款從其應當承擔的交強險賠款中扣除沒有依據(jù)。上訴人的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一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維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二審案件受理費300元,由上訴人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塘廈支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殷 芳 審判員 徐 峰 審判員 李軍華
書記員:陳雅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