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某。
委托代理人張士謙,河北厚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樊中慧,河北厚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李某。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柴某。
上訴人劉某因析產(chǎn)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定州市人民法院(2014)定民初字第125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查明,柴鵬程系北京鐵路局北京車務段職工,劉某系柴鵬程的母親,李某系柴鵬程的妻子,柴某系柴鵬程的女兒。柴鵬程于2011年2月2日因工死亡,2011年10月,北京鐵路局決定給付柴鵬程一次性工亡補助金382180元,李某、柴某、劉某在支付單上簽名后,柴某經(jīng)手支取了上述補助金,柴某當日持李某的身份證以李某的名義將上述款項存入保定建設銀行,該款一直由李某占有,至今未分割。另外,柴鵬程工亡后,北京鐵路局從2011年3月開始每月向劉某支付定期生活困難補助,開始每月為1021元,后來每月漲為1101.1元。劉某的子女除柴鵬程外,還有其他子女,劉某現(xiàn)隨其他子女生活。上述事實,有原告提交的工亡、喪葬補助金支付單和雙方一致的陳述證實。
原審法院認為,職工因工死亡后用人單位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給付死者近親屬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是死者因工死亡導致死者家庭整體預期收入損失而對死者近親屬財產(chǎn)損害的補償,在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未分割的情況下,屬于死者近親屬的共有財產(chǎn)。該款項的分割原則是根據(jù)死者近親屬與死者關系的親疏遠近,共同生活的親密程度,近親屬的經(jīng)濟生活狀況,對死亡補助金的依賴程度等情況,進行合理分配。對于本案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劉某作為共有人請求分割,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應予準許。但劉某的子女除死者柴鵬程外,還有其他子女,不是單純依賴柴鵬程一人贍養(yǎng),且柴鵬程死后其單位每月在向劉某發(fā)放定期生活困難補助金一千余元,而李某、柴某與柴鵬程生前一直共同生活,年齡也比劉某小的多,以后生活對該款項的依賴程度更高,所以,李某、柴某應分割的數(shù)額可以高于劉某分割的數(shù)額,以其二人分割給劉某60000元為宜。對于李某、柴某提出的時效問題,因共有財產(chǎn)的分割屬于物權請求權,而訴訟時效只適用于債權請求權,故其抗辯理由不能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94條、第100條第1款之規(guī)定,判決:“二被告負連帶責任給付原告應分得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60000元,判決生效后30日內履行。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53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2848元,原告負擔1424元,二被告負擔1424元?!?br/>經(jīng)審理查明的事實與原審查明的一致。
本院認為,關于單位對工亡職工近親屬發(fā)放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分配原則目前并無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上訴人訴請平均分配,二被上訴人在一審答辯中以其二人是死者柴鵬程的主要親屬為抗辯理由,認為上訴人要求分割工亡補助金沒有依據(jù),顯失公平?!豆kU條例》第三十七條明確規(guī)定,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應由工亡職工的“直系親屬”領取,上訴人作為柴鵬程的母親訴請分得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于法有據(jù),二被上訴人的抗辯理由不能成立。原審判決認為上訴人還有其他子女贍養(yǎng)并領取撫恤金,二被上訴人與柴鵬程共同生活且年齡更小,據(jù)此判定二被上訴人對該工亡補助金依賴程度更高。對此本院認為,首先,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與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性質不同,以領取撫恤金為由減少工亡補助金分配份額沒有法律依據(jù)。其次,一次性工亡補助金雖未必在近親屬間平均分配,但亦應綜合考慮各種客觀因素。本案中,相比由各子女贍養(yǎng)的上訴人,二被上訴人與柴鵬程共同生活的親密程度的確要高;但較之除領取撫恤金外無其他個人收入的年邁的上訴人,二被上訴人在經(jīng)濟上對工亡補助金的依賴程度無疑低于上訴人;于精神補償層面而言,作為老年喪子的老人,上訴人與作為配偶和成年子女的二被上訴人所遭受的精神打擊及痛苦并無明顯程度的高下區(qū)別。再次,二被上訴人作為晚輩,領取工亡補助金后原應積極協(xié)商給付上訴人應得的全部或部分份額,但時隔三年多仍未及時給付,有悖法理及情理。綜上,本案中各方當事人均不存在多分或少分工亡補助金的特別情由,故對案涉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仍以平均分配為宜。上訴人的上訴理由理據(jù)充分,對其要求按三分之一比例分得一次性工亡補助金127393元(382180元÷3)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清楚,對分配比例裁量不當,本院予以調整。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二)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變更河北省定州市人民法院(2014)定民初字第1257號民事判決“二被告負連帶責任給付原告應分得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60000元,判決生效后30日內履行”為“被上訴人李某、柴某負連帶責任給付上訴人劉某127393元,于判決生效后30日內履行”。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2848元,二審案件受理費2848元,均由被上訴人李某、柴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霍麗芳 審 判 員 張 力 代理審判員 葛 濤
書記員:張露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