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
委托代理人張勇,河北環(huán)北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賈鵬,河北環(huán)北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北縣饅頭營鄉(xiāng)大西溝村村民委員會,住所地:張北縣饅頭營鄉(xiāng)大西溝村。
負責人郭有貴,
委托代理人張立峰,村會計。
原告劉某與被告張北縣饅頭營鄉(xiāng)大西溝村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大西溝村委會)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侯劍兵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賈鵬、張勇和被告大西溝村委會的負責人郭有貴及委托代理人張立峰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15年3月,被告分別召開村民代表會議和兩委會議,決定將集體原有的荒地、戶與戶之間的荒地、村民多年沒種的地,整合改造成水澆地,承包給劉某,每畝200元,合同期5年。2015年5月1日,被告同原告簽訂了《張北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書》,約定將被告所有的70畝土地出租給原告,用途為種植,期限為5年,流轉費每畝每年200元,于每年種植前繳納。經被告組織,趙文金等22戶村民將約66畝耕地轉包給原告。流轉費為每畝300元、380元不等。被告同時對上述地塊進行了水澆地配置。2015年,原告自主經營種植了甜菜。2016年種植前,原告支付趙文金等22戶村民流轉費17035元,同時購籽種、翻地、育苗等支出92965元,做好了移栽前的準備。2016年5月9日,被告以接到張北縣草原派出所通知,出租土地中包含草灘,有人舉報為由,通知原告不得種植,要求解除合同。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的陳述、承包合同、村民代表會議記錄、兩委會議記錄、原告支付村民流轉費明細、原告投資明細等證據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被告經村民代表會議和村兩委會議決議后同原告簽訂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反應了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為有效合同。在合同履行過程中,被告以有人告狀為由,通知原告解除合同,不符合雙方的約定,但原告合同目的已無法實現(xiàn),應予解除,故對原告由此造成的損失應承擔賠償責任。原告主張的預期利潤,因受到管理、氣候、市場因素等條件影響,無法確定,非直接損失,不予支持。原、被告所簽的合同中不包含趙文金等22戶村民個人的土地,被告非該部分土地的受益主體,故該部分土地內的損失不應由被告承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九十四條、第九十七條、第一百零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被告張北縣饅頭營鄉(xiāng)大西溝村村民委員會與原告劉某簽訂的《張北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書》;
二、被告張北縣饅頭營鄉(xiāng)大西溝村村民委員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劉某損失47850元(92965*70/136)。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4750元,減半收取,由被告負擔498元,原告負擔1877元,保全費1670元,由被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如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未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侯劍兵
書記員:趙福星 附相關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六十條【履行原則】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第九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七條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第一百零七條【實際違約】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三條被執(zhí)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zhí)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