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成山,住黑龍江省大慶市紅崗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維東,黑龍江鐵人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黑龍江安某某運輸有限公司,住所地黑龍江省安達市。
法定代表人:趙文龍,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代曉東,黑龍江百湖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劉成山因與被告黑龍江安某某運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某某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安達市人民法院(2016)黑1281民初164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4月13日受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劉成山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維東、被上訴人黑龍江安某某運輸有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代曉東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劉成山上訴請求:撤銷原判,改判支持上訴人一審訴訟請求,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1、一審認定事實錯誤,依法應當糾正。一審認定上訴人不存在違法解除合同行為錯誤。一審開庭審理時,上訴人提供了趙某某的解任通知,同時出示了其以被上訴人車隊隊長身份于2016年4月口頭通知包括上訴人在內(nèi)的38名員工解除勞動合同的錄音資料,被上訴人對上述事實無異議。一審法院僅以趙某某未經(jīng)授權(quán)為由,認定其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不具有法律效力,已經(jīng)認定被上訴人收回上訴人工作崗位的行為違法,卻不予認定上訴人存在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應當糾正。一審判決認定雙方勞動關(guān)系未解除錯誤。由于被上訴人拖欠上訴人加班費及工資、未建社保賬戶,上訴人申請勞動仲裁,被上訴人車隊隊長口頭通知解除勞動合同,收回上訴人駕駛的車輛另行安排他人駕駛、停發(fā)上訴人工資,應視為被上訴人違法解除勞動合同。上訴人在一審庭審調(diào)查階段明確追認被上訴人違法解除在先,上訴人認可解除的事實。既然已經(jīng)追認,違法解除也是解除勞動關(guān)系的途徑。一審法院認定勞動關(guān)系尚未解除無事實依據(jù),應當糾正。2、一審判決違反舉證責任分配原則,適用法律錯誤。關(guān)于是否存在加班的事實,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勞動爭議司法解釋(三)第九條規(guī)定: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的事實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jù)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jù),又拒不提供的承擔不利后果。上訴人作為長途危貨司機存在加班是不爭的事實,上訴人提交的工資表、證人證言已經(jīng)證實加班事實的存在,被上訴人口頭否認不提供財務憑證,應當確認上訴人提供證據(jù)的證明力。關(guān)于勞動關(guān)系建立的時間及工作年限的認定,上訴人自2008年1月起與被上訴人建立勞動關(guān)系,2016年4月20日口頭通知解除勞動關(guān)系。為此上訴人提交工資表及仲裁裁決一份,足以證明勞動關(guān)系建立于2010年11月份,被上訴人否認該事實,但拒不提供職工名冊、員工檔案等資料,應認定上訴人證據(jù)的證明力。3、上訴人的上訴請求依法有據(jù),應當支持。被上訴人應當支付解除勞動關(guān)系的經(jīng)濟補償金、賠償金、支付未提前通知解除勞動關(guān)系的代通知金、未經(jīng)批準的不定時工作制不能免除被上訴人支付上訴人雙休日加班費、節(jié)假日加班費的義務。被上訴人拖欠上訴人工資于2016年8月26日付清,應當支持拖欠工資額外的經(jīng)濟補償金、未簽訂書面合同工資差額部分、支付未享受帶薪年假補償、支付失業(yè)保險待遇,為上訴人建立社保賬戶并補繳社會保險費。
黑龍江省安某某運輸有限公司辯稱,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上訴人的上訴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劉成山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支付原告工資36,000.00元;2.補交原告工作期間養(yǎng)老保險61,080.00元,補辦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3.支付原告歷年來雙休日加班費220,524.00元、法定假日加班費36,570.00元;4.因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支付一倍工資的差額部分294,000.00元;5.因解除勞動合同支付賠償金46,000.00元。訴訟過程中,原告變更第一項訴訟請求為請求依法確認被告解除勞動關(guān)系的行為違法。6.支付未提前通知解除勞動關(guān)系的代通知金3,000.00元;7.支付扣發(fā)的2015年工資及25%額外經(jīng)濟補償金8,250.00元;8.支付帶薪年休假工資(即未享受帶薪年休假應支付的補償)17,712.00元;9.賠償原告12個月失業(yè)保險待遇損失36,000.00元;10.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24,000.00元(以上6、7、8、9、10項為增加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原告于2008年1月到被告處工作,任危貨司機職務,月工資3,000.00元,被告累計拖欠原告工資18,776.00元已于2016年8月26日付清。工作期間原告全年無假日、雙休日和法定假日,即使不出車也必須到單位上班。被告未給原告辦理任何社會保險,也沒有繳納住房公積金。被告于2016年4月20日違法解除合同。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原告與被告存在勞動合同關(guān)系,原告任司機職務,月工資3,000.00元。到2016年4月被告累計拖欠原告工資18,776.00元,已于2016年8月26日付清。被告沒有為原告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和住房公積金登記,沒有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原、被告雙方于2014年11月1日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約定工時工作制為不定時工作制,合同期限自2014年11月1日起至2015年10月31日、2016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合同期滿后,原告仍在被告處工作,被告未表示異議。
原告于2016年5月9日向安達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請求1.支付拖欠工資33,000.00元;2.支付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加班費;3.支付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4.補繳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仲裁結(jié)果1.支付劉成山工資18,776.00元;2.支付劉成山經(jīng)濟補償金24,000.00元。原告收到仲裁裁決書后向安達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該裁決書未發(fā)生法律效力。
一審認為,安達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裁決書表明原告提出四項仲裁請求,向人民法院起訴時原告增加六項請求。上述六項請求第1項請求依法確認被告解除勞動關(guān)系的行為違法、第10項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24,000.00元,與原勞動爭議第3項支付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具有不可分性,應予審理。其他五項即第4項因未訂立勞動合同支付1倍工資差額部分、第6項支付未提前通知解除勞動關(guān)系的代通知金、第7項支付拖欠工資報酬25%的額外經(jīng)濟補償金、第8項支付帶薪年休假工資、第9項賠償12個月失業(yè)保險待遇損失,以上五項均未經(jīng)過勞動爭議仲裁前置程序,并且與原勞動爭議的任何一項爭議均不具有不可分性,屬于獨立的勞動爭議,應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原告主張被告存在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行為,在訴訟中無證據(jù)證明。在法庭辯論結(jié)束前,原被告雙方均未向另一方或法院提出解除合同的申請,應認定原被告雙方勞動關(guān)系尚未解除。原告要求被告支付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加班費,無證據(jù)證明存在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加班的事實,不予支持。因原被告勞動合同尚未解除,不具備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或者支付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的法定條件,對原告要求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為其辦理社會保險登記、補繳養(yǎng)老保險費,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或者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gòu)申請解決。原告要求被告為其繳納住房公積金,不屬于勞動爭議仲裁以及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第六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原告劉成山所有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原告劉成山負擔。
本院二審雙方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本院對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2016年1月1日簽訂勞動合同,合同期滿時間為2016年12月31日。因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均未提供是否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據(jù)材料,因此不能認定雙方勞動合同關(guān)系已經(jīng)解除。且在申請仲裁時,劉成山也未明確請求解除雙方的勞動合同關(guān)系。因此一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人劉成山的訴訟請求并無不當。在一審法院作出判決時因雙方的勞動合同履行期限未滿,二審審理時雙方所簽訂的勞動合同已經(jīng)屆滿,上訴人與被上訴人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事由已經(jīng)成就,如果劉成山主張按照法律規(guī)定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等,可另行主張。
綜上所述,劉成山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沒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上訴人劉成山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張 敏 代理審判員 付振鐸 代理審判員 杜雪紅
書記員:康亞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