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易學松。
上訴人(原審被告):胡某某。
委托代理人:易學松。
二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胡波,湖北誠智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某某。
委托代理人:馬云金,湖北新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易學松、胡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劉某某不當得利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qū)人民法院(2014)鄂東寶民二初字第0027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1月23日、2015年3月3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易學松及易學松、胡某某的委托代理人胡波,被上訴人劉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馬云金,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原告劉某某訴稱,2011年底,易學松因開辦化工廠急需資金,向劉某某提出借款500000元,劉某某于2011年12月26日通過銀行卡向易學松的農行賬戶(賬號為62×××15)轉款500000元,劉某某在電話中承諾年利率不低于20%,劉某某可隨時主張還款。2012年3月,劉某某因承接了建筑工程多次向易學松催收借款,易學松以種種理由拖延。至2014年初,劉某某再次向易學松催收時,易學松以收取的500000元為劉某某投資的股金為由予以拒絕。為此,劉某某訴至法院,請求判令易學松償還劉某某借款500000元,并支付利息258333.23元(按照年利率20%自2011年12月26日計算至2014年7月26日),本案訴訟費用由易學松承擔。
原審查明,2011年12月26日,劉某某通過其農行賬戶向易學松農行賬戶(賬號為62×××15)轉款500000元,后劉某某要求易學松償還該款項,但易學松以該款項為劉某某入股誠豐公司的股金為由拒絕償還,因此產生糾紛。
另查明,劉某某于2014年6月10日以上述事實將易學松、胡某某起訴至鐘祥市人民法院,該院于同年6月25日向易學松、胡某某送達了起訴狀副本,后因易學松提出管轄異議,劉某某撤回起訴。后劉某某向原審法院提起訴訟。
還查明,經荊門市東寶區(qū)民政局證明,易學松、胡某某于2000年1月1日登記結婚,于2014年7月28日登記離婚。
原審爭議焦點為:一、劉某某轉給易學松的500000元是借款還是入股投資款;二、如果是借款,胡某某是否應與易學松承擔連帶償還責任。
原審認為,關于劉某某轉給易學松的500000元是借款還是入股投資款的問題。從法律上看,一方向另一方轉款一般存在三種情形,一是債的消滅;二是贈與;三是債的發(fā)生。本案中,雙方對轉款的事實無爭議,雖然劉某某未能提交足夠的證據證明其向易學松轉款500000元是向其提供借款,但根據本案查明的事實可以排除其轉款屬于前兩種情形,從而可以推定劉某某向易學松轉款行為是債的發(fā)生。關于債的發(fā)生原因,劉某某主張為借款,易學松主張為劉某某入股誠豐公司的股金。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分配原則,劉某某對主張為借款應負舉證責任,其雖未能提供借據或合同證明借貸關系的成立,但其已證實二人之間存在轉款500000元的事實,同時,易學松認可轉賬非債的消滅或贈與,應為債的發(fā)生。易學松否認為借貸,主張為入股投資關系,舉證責任應轉移至易學松,即應對其主張的入股投資關系承擔舉證責任。因易學松未能提交足夠的證據證明其與劉某某達成了入股的合意,雖然易學松曾通過他人將入股協議書轉交劉某某,但轉交入股協議書屬于易學松的單方意思表示,并不能證明劉某某在入股協議書上簽字認可入股事宜。易學松認為,入股協議在劉某某手中,應由劉某某提交,劉某某拒不提交的,應推定入股協議成立。原審認為,在庭審調查中,劉某某否認在入股協議上簽名,也否認手中存有入股協議。因認為入股協議成立是易學松的主張,其應對此負舉證責任,易學松只證明了將單方簽字的入股協議交到劉某某,但并未證明劉某某同意并簽名的事實,并且劉某某手中是否存有入股協議,易學松沒有證實為必然的肯定事實。因此,易學松主張應推定劉某某認可入股協議成立,證據不足,不予采納。此外,易學松亦未能說明接受該項轉款的其他理由,故認定該項轉款屬于劉某某向易學松提供的借款,劉某某與易學松之間成立借貸關系,易學松應履行還款義務。
關于該500000元借款是否應由胡某某與易學松承擔連帶償還責任的問題。易學松與胡某某于2014年7月28日離婚,本次借款的時間2011年12月26日,屬于二人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該債務屬于易學松、胡某某的夫妻共同債務。雖然胡某某提出該筆借款并非夫妻共同債務的抗辯,但其未能證明劉某某與易學松約定該筆債務為易學松個人債務,亦未能證明其與易學松約定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的債務歸各自所有并為劉某某所明知,故該筆債務屬于易學松、胡某某的夫妻共同債務,胡某某應對該債務與易學松承擔連帶償還責任。
關于劉某某要求易學松支付借款利息的訴請,原審認為,劉某某雖申請證人證明其與易學松約定了借款利率,但上述證人的證言屬于根據劉某某轉述所得的傳來證據、間接證據,不能直接證明借款利率。故認定劉某某與易學松對借款未約定期限與利息,該筆借款屬于不定期的無息借款。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九條規(guī)定,不定期無息借貸經催告不還,出借人要求償付催告后利息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的利率計息。劉某某要求易學松支付利息,利息應從其向易學松行使催收權利之日起算。根據劉某某提交的證據,其于2014年6月25日通過鐘祥市人民法院向易學松送達了起訴狀,由此可以認定,2014年6月25日為劉某某向易學松行使催告權利的時間,易學松應向劉某某支付的利息應自2014年6月25日起按照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
綜上,劉某某與易學松之間的借貸關系成立,該筆債務屬于易學松與胡某某的夫妻共同債務,易學松、胡某某應償還劉某某借款本金500000元,并支付利息,利息計算方法為以500000元為本金,按照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自2014年6月25日計算至本息清償為止。劉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依據不足,不予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一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易學松、胡某某于該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還原告劉某某借款500000元,并支付利息(以500000元為本金,按照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自2014年6月25日計算至本息清償為止);二、駁回原告劉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被告如未按判決書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1383元,減半收取5691.5元,由原告負擔1891.5元,由二被告負擔3800元。
二審補充查明,2011年12月28日,易學松將款項50萬元轉入湖北誠豐科技有限公司的賬戶,同日,該公司開具了交款人為“易學松(劉寺武)”的50萬元投資款的收據,該收據原件由易學松持有。
另外,關于易學松收到劉某某的匯款50萬元后,是否將入股協議讓案外人交給劉某某的事實各方存有爭議。本院通過審核易學松在一審中提交的電話錄音整理筆錄,以及劉某某的特別授權代理人在一審開庭質證意見:“李家書將入股協議書帶回交給劉某某,劉某某拒絕接受,并說明是借款并非入股?!庇纱苏f明易學松將入股協議書通過案外人李家書交給了易學松,劉某某二審中辯稱其看到的是案外人李家書的入股協議書,不符合常理,也與其代理人在一審中的陳述不一致,故本院認定易學松將入股協議書交給了劉某某。
二審中,經合議庭向劉某某釋明,如果法院認定其與易學松之間借款關系的證據不足,其是否以其他法律關系主張權利。劉某某變更法律關系的性質后,以易學松構成不當得利要求返還50萬元及占用期間的利息損失。
經征詢易學松的意見,其同意二審對劉某某變更后的法律關系及訴訟請求進行審理。
二審中,雙方當事人確認本案爭議的焦點為:劉某某將50萬元轉入易學松的帳戶,雙方是否成立借款關系;如果借款關系不成立,易學松是否構成不當得利,易學松、胡某某是否承擔連帶償還責任。
本院認為,劉某某將50萬元轉入易學松的帳戶,由于沒有提交書面合同,雙方形成何種法律關系,可能存在是債的消滅、債的發(fā)生或者贈與三種情形,現雙方當事人一致確認非債的消滅,亦非贈與,均認可是債的發(fā)生。債的發(fā)生種類可能是借款、入股投資等,現劉某某主張該款系借款,其除了有銀行匯款憑證外,另外提交了證人證言。由于銀行匯款憑證不能直接判斷債的發(fā)生種類;證人證言也僅是從劉某某與易學松的電話交流中聽說是借款,或是聽劉某某說的是借款,由于證人證言的主觀性較強,因此其證明效力較低。故劉某某提交的上述證據均不足以證明雙方建立了借款關系。
在劉某某不能舉證證明雙方建立了借款關系的情況下,二審中,經本院釋明,劉某某變更了其主張的法律關系,即以易學松構成不當得利,要求易學松返還50萬元款項及占用該款期間的利息損失。
現易學松、胡某某主張不應返還該款的主要理由有四:1、劉某某開始向法庭主張其與易學松之間系借款關系,并提供了證人證言,現又主張不是借款關系,有違誠實信用原則;2、劉某某主張不當得利超過了兩年的訴訟時效;3、該款系劉某某入股的投資款,并應按照盈虧進行清算;4、胡某某不構成不當得利的當事人,不應當承擔責任。
本院認為,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性質與人民法院認定的法律關系性質不一致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三十五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只是變更訴訟請求一般限于一審程序,但因雙方當事人均同意由二審直接審理,故本院對劉某某變更后的法律關系及訴請進行處理。本案劉某某以借貸關系要求易學松返還借款,由于人民法院審查后認為雙方不構成借貸關系,經釋明后,告知其變更其他法律關系后主張權利,為此,劉某某以不當得利主張權利,該項權利屬于當事人的選擇權,不屬于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情形。
關于訴訟時效問題,從現有證據可知,直到劉某某向人民法院起訴后,人民法院通知易學松應訴時,易學松才正式知道劉某某不想入股的意思表示,劉某某稱其在看到案外人李家書的入股協議書后,即2012年1月份,就向易學松作出了不同意入股的意思表示的證據不足,且易學松亦不認可,故本院不予采信。因此,從劉某某匯款50萬元至人民法院通知易學松應訴時,應視為雙方建立合同關系的磋商期。故劉某某提起本次訴訟并未超過訴訟時效。退一步講,即使劉某某于2012年1月就向易學松作出了不同意入股的意思表示,但易學松并沒有拒絕還款的意思表示,故劉某某主觀上并未認為其權利受到了侵害,劉某某可隨時主張權利,亦未超過訴訟時效。
關于易學松是否構成不當得利的問題,從易學松提交的證據來看,一是證人證言,由于證人證言的主觀性較強,因此,其證明效力較低;二是其收到劉某某的50萬元之后,及時將該款轉入了湖北誠豐科技有限公司的賬戶,并由該公司開具了交款人為“易學松(劉寺武)”的50萬元投資款的收據。三是易學松將入股協議讓他人轉給劉某某的電話錄音。本院審核認為,易學松提交的上述證據只能證明其將劉某某的50萬元轉給了湖北誠豐科技有限公司,并將入股協議書讓他人轉交給了易學松,在法律上只是構成一個要約,但是不能證明易學松已經作出了承諾,且該承諾已到達給要約方易學松。故易學松認為劉某某轉給其50萬元的性質為入股款的證據不足,本院不予采信,因此,當雙方對50萬元的性質是借款,還是入股款均未達成協議,且劉某某向法院主張返還,而易學松繼續(xù)占有該款便沒有法律依據,故易學松的行為應認定為不當得利。
關于劉某某主張的利息損失,由于雙方建立何種法律關系的意思表示不是很明確,故雙方對50萬元的性質一直存有爭議,直到人民法院判決確認雙方未建立投資入股的法律關系時,易學松才構成不當得利,因此,劉某某主張利息損失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盡管劉某某主張其匯款50萬元給易學松的性質是借款關系的證據不足,但是在易學松不能證明該款性質為入股款的情況下,則易學松構成不當得利,亦應當返還劉某某。同時,該債務產生于易學松與胡某某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故劉某某要求易學松與胡某某承擔連帶責任的請求予以支持。
原審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有誤,本院予以糾正。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經合議庭評議,判決如下:
一、撤銷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qū)人民法院(2014)鄂東寶民二初字第00271號民事判決;
易學松、胡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劉某某500000元;
駁回劉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易學松、胡某某如未按判決書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11383元,減半收取5691.5元,由劉某某負擔1891.5元,由易學松、胡某某負擔3800元。
二審案件受理費11383元,由易學松、胡某某負擔10000元,劉某某負擔1383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吳宏瓊 代理審判員 唐倩倩 代理審判員 李 瑞
書記員:周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