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現(xiàn)住邯鄲市邯山區(qū)陵園路立新胡同1-2-10號。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崔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現(xiàn)住邯鄲市復興區(qū)化林路40號2排14號。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河北天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邯鄲市高開區(qū)工商聯(lián)大廈四號樓十層。
法定代表人:官少行,該公司董事長。
兩被上訴人之共同委托代理人:李海彬、楊華,河北浩博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劉某某為與被上訴人崔某某、河北天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某房地產公司)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邯市民一初字第5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劉某某,被上訴人崔某某、天某房地產公司之共同委托代理人李海彬、楊華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2014年7月1日,劉某某、崔某某及天某房地產公司簽訂《借款擔保合同》一份,該合同主要內容為:“借款人為崔某某,出借人為劉某某,保證人為天某房地產公司。借款金額4572萬元,借款期限自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利息為月息2分?!蓖?,崔某某給劉某某出具了內容為“今收到劉某某人民幣肆仟伍佰柒拾貳萬,用途借款”的收條。劉某某自2012年1月開始,向崔某某指定的河北萬聚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員工:岳玉花、岳于朵、崔鵬超、崔衛(wèi)紅、崔某某的賬號進行轉款,在2012年至2013年之間共計轉款3397.67萬元。崔某某承認自己連本帶息自2012年至2013年共借劉某某4572萬元。崔某某為河北萬聚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的總經(jīng)理,陳樹英為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崔鵬超、崔衛(wèi)紅曾擔任該公司會計。河北萬聚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給劉某某轉款17筆,共計840萬元。
原審法院認為,關于劉某某所訴崔某某雙方之間是否存在借貸關系問題,劉某某提供了2014年7月1日的《借款擔保合同》、2012年至2013年間的銀行轉款憑證以及崔某某給劉某某出具的收據(jù),故劉某某與崔某某之間存在借貸關系,原審法院予以確認。關于劉某某與崔某某之間的借款金額問題,崔某某雖認可自己連本帶息自2012年至2013年之間共借劉某某4572萬元,但依據(jù)劉某某所提交的銀行轉款手續(xù),僅能證明自2012年至2013年之間劉某某累計向崔某某指定的賬戶轉款共計3397.67萬元,同時,劉某某經(jīng)法院釋明,也明確表示本案是其與崔某某個人之間的借款關系,其不再根據(jù)本案的轉款憑證等證據(jù)向河北萬聚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主張債權,故原審法院認定崔某某與劉某某之間發(fā)生的實際借款金額為3397.67萬元。關于本案借款的利息問題,根據(jù)劉某某提供的《借款擔保合同》約定“利息為月息2分”,并未超過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故原審法院予以確認。利息應從劉某某與崔某某共同認可的2014年7月1日起按照借款合同約定月息2分計算至判決確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日。關于天某房地產公司應否承擔連帶責任問題,2014年7月1日劉某某與崔某某、天某房地產公司簽訂的《借款擔保合同》,載明借款期限為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即天某房地產公司僅對此期間產生的借款承擔連帶擔保責任,但本案所涉款項均是2014年7月1日之前的,故天某房地產公司不應承擔連帶擔保責任。關于天某房地產公司提供的河北萬聚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轉給劉某某的840萬元的性質,崔某某沒有提供證據(jù)證明該筆還款系河北萬聚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替崔某某償還劉某某借款,劉某某對此不予認可,故原審法院對天某房地產公司主張的河北萬聚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替崔某某償還劉某某利息840萬元的性質不予認定。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條、《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三十條之規(guī)定,遂判決如下:一、被告崔某某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還原告劉某某借款3397.67萬元,并支付利息(按照月利率2%計算自2014年7月1日至本判決確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日止);二、駁回原告劉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279545元,原告劉某某承擔85000元,被告崔某某承擔194545元。
上訴人劉某某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撤銷一審判決第二項,并改判崔某某償還上訴人2014年7月1日之前的欠款1174.33萬元,天某房地產公司對本案借款本息承擔連帶責任,訴訟費用由兩被上訴人承擔。
主要事實和理由:1、一審法院認定的借款本息數(shù)額錯誤。2014年7月1日,被上訴人崔某某給上訴人出具的借條顯示借款數(shù)額4572萬元。2015年3月1日,被上訴人崔某某向上訴人出具的《證明》上顯示借款數(shù)額4572萬元。一審庭審中借款人崔某某認可截止2014年7月1日,欠款數(shù)額為4572萬元,三組證據(jù)足以證明崔某某借上訴人的款項數(shù)額為4572萬元,原判決結果卻為借款數(shù)額3397.67萬元,明顯少計算1174.33萬元,顯屬錯誤。被上訴人崔某某作為一審被告,對借款數(shù)額4572萬元未提出異議,一審對當事人無異議的事實不予認定,與法律規(guī)定相悖。被上訴人崔某某認可借上訴人款項4572萬元,即便包括利息,但也未超過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一審認定借款數(shù)額3397.67萬元明顯錯誤。此外,即使包含利息,支付利息的時間也應自借款之日起(由支付憑證為據(jù))計算,但原判以借款數(shù)額3397.67萬元為基數(shù)自2014年7月1日起計付利息明顯錯誤;2、被上訴人天某房地產公司應承擔連帶保證責任。上訴人與兩被上訴人于2014年7月1日簽訂的《借款擔保合同》是雙方對之前的借款行為的匯總,并對還款期限作了適當變更,是雙方之間債權債務關系的延續(xù)和總結,而不是雙方又產生了一個新的借款關系。擔保人天某房地產公司對2014年7月1日《借款擔保合同》的效力無異議,且知道《借款擔保合同》項下的借款是基于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崔某某之前的債務延期,原判免除了被上訴人天某房地產公司的擔保人責任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明顯錯誤。借款人崔某某與擔保人天某房地產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官少行系岳父與女婿的關系,足以證明崔某某與天某房地產公司具有高度的關聯(lián)性。擔保人天某房地產公司出具的崔某某全權代表天某房地產公司融資的授權委托書,足以證明崔某某也有權代表天某房地產公司行使擔保權利并承擔責任?!督杩顡:贤讽椣碌慕杩顢?shù)額與崔某某于2014年7月1日給上訴人出具的收條金額完全一致,且是當庭打收條,同時簽訂《借款擔保合同》,足以證明天某房地產公司提供的擔保為收款條項下的這筆擔保。
被上訴人崔某某、天某房地產公司當庭共同答辯認為:1、一審法院對借款金額的認定是正確的。崔某某出具的收到條雖顯示收款數(shù)額是4572萬元,但結合劉某某提交的轉款憑證,實際轉款3397.67萬元。同時2015年3月1日崔某某出具的《證明》包含了借款本金和利息,因此收到條及《證明》均不能作為認定借款金額為4572萬元;2、天某房地產公司不應承擔連帶還款責任。劉某某將借款本息合并后又于2014年7月1日與崔某某簽訂新的借款合同,但在本合同中并未體現(xiàn)出是對之前債權債務的承接,其目的是為了規(guī)避將借款利息計入本金后再次計算利息的不法行為?;诖耍瑒⒛衬诚蛱炷撤康禺a公司惡意隱瞞了借款承接的事實關系,從而導致天某房地產公司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對借款合同提供擔保,因此天某房地產公司不應承擔擔保責任;3、本案借款關系的事實是上訴人與河北萬聚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之間的借款關系,而并非是與崔某某的借款關系,基于一審中天某房地產公司提供的840萬元銀行流水劉某某不認可,河北萬聚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將就另訴予以追償。
本案二審查明的事實除與原審一致外,另查明:二審庭審中,上訴人劉某某表示認可一審判決認定的借款本金數(shù)額,即3397.67萬元。因被上訴人崔某某、天某房地產公司對此也表示無異議,本院當庭確認借款本金數(shù)額為3397.67萬元。在此基礎上,上訴人劉某某主張除一審判決已支持的2014年7月1日以后的借款利息外,還應增判該日期之前的欠付利息。具體計算方法有兩種:一是按照《借款擔保合同》及被上訴人崔某某一再認可的4572萬元本息數(shù)額為準,計算出之前的欠付利息為1174.33萬元;二是按照雙方約定的月息2分為標準,從29筆轉賬之日分別計算利息至2014年7月1日,初步計算利息總額為1456.8萬元。對于上訴人劉某某的主張,被上訴人崔某某、天某房地產公司認為,不認可第一種計算方式。如按第二種方式計算此段時期的利息,應扣減河北萬聚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已歸還的利息1251.4萬元。其中840萬元在一審中已提交崔鵬超的建設銀行賬戶轉賬明細,其余411.4萬元二審當庭提交崔鵬超的農業(yè)銀行賬戶轉賬明細。對此,上訴人劉某某質證認為,該證據(jù)不能證明被上訴人崔某某已歸還的利息數(shù)額,雙方之間有許多沒有憑證的借款已經(jīng)還清,明細上顯示的轉賬不能認定為轉賬還款。另上訴人劉某某當庭提交2014年6月20日天某房地產公司給崔某某出具的《授權委托書》一份,證明天某房地產公司曾委托崔某某對外融資借款;提交2014年7月1日《融資居間合同》一份,證明天某房地產公司對《借款擔保合同》簽訂背景知情。對上述兩份證據(jù),被上訴人崔某某、天某房地產公司均不認可。同時,兩被上訴人認可天某房地產公司法定代表人官少行系崔某某女婿。
另,一審中上訴人劉某某提交了被上訴人崔某某于2015年3月2日出具《證明》一份,內容為:“關于我本人向劉某某借款一事的情況證明如下,從2012年元月份至2014年7月1日,分多次我個人向劉某某共借款累計肆仟伍佰柒拾貳萬(4527萬元)。我的委托代理人如向中院提供的情況與此不符,以我向劉某某出具的借款協(xié)議為準。此外,在2015年3月3日一審法院詢問中,被上訴人崔某某本人認可上述《證明》的真實性,同時表示“連本帶息總計這些錢,實際給多少記不清了?!?/p>
本院認為,本案二審爭議的焦點主要有兩個:一是上訴人劉某某實際出借的本金數(shù)額,借款利息如何計算;二是被上訴人天某房地產公司是否應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關于上訴人劉某某實際出借的本金數(shù)額,借款利息如何計算。因各方當事人二審庭審中均認可一審判決認定的借款本金數(shù)額和2014年7月1日之后的借款利息計算方法,本院予以確認。對于2014年7月1日之前的利息,根據(jù)上訴人劉某某提交的三方《借款擔保合同》和被上訴人崔某某出具的收條、《證明》等證據(jù),可以認定經(jīng)雙方核算截止到2014年7月1日欠付本息合計4572萬元,減去借款本金3397.67萬元,欠付的利息為1174.33萬元。因4572萬元借款本息數(shù)額系多筆借款滾動形成,各方均不能詳細說明該數(shù)額的形成過程和計算方法,被上訴人崔某某、天某房地產公司亦未能提供充分證據(jù)證明該段時期內利息計算標準或已歸還的利息總額,在現(xiàn)有證據(jù)基礎上本院無法重新予以核算利息。依照誠實信用原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92條之規(guī)定,對于被上訴人崔某某一審自認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據(jù)此2014年7月1日之前崔某某欠付的利息數(shù)額應為1174.33萬元。
關于被上訴人天某房地產公司是否應承擔連帶保證責任。根據(jù)各方提供的證據(jù),可以認定2014年7月1日三方簽訂《借款擔保合同》系對以往借款本息的匯總和確認?!督杩顡:贤废等秸鎸嵰馑急硎荆簧显V人天某房地產公司應依法承擔連帶保證責任,一審對此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錯誤,本院予以糾正。此外,因被上訴人崔某某與天某房地產公司法定代表人官少行系親屬關系,且被上訴人崔某某簽訂《借款擔保合同》的同時即出具了4572萬元的收條,故被上訴人天某房地產公司主張對《借款擔保合同》簽訂背景不知情不符常理,其主張免除保證責任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不當。上訴人劉某某的部分上訴理由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三)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邯市民一初字第57號民事判決;
二、崔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償還劉某某借款本金3397.67萬元及利息(2014年7月1日之前利息總額為1174.33萬元;2014年7月1日之后以3397.67萬元為基數(shù),按月利率2%計算至實際履行完畢之日止);
三、河北天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對本判決確定的債務承擔連帶還款責任;
四、駁回劉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一審案件受理費279545元、二審案件受理費92259.8元,共計371804.8元由劉某某負擔50000元,由崔某某和河北天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共同負擔321804.8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宣建新 代理審判員 郭 濤 代理審判員 王 芳
書記員:張萌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