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志民,男,1947年2月25日出生,漢族,退休職工,戶籍地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qū),現(xiàn)住同前。委托訴訟代理人:朱磊,湖北誠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雷軍,男,1969年1月1日出生,漢族,個體工商戶,戶籍地湖北省當陽市,現(xiàn)住宜昌市西陵區(qū)。被告: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中心支公司,住所地宜昌市伍家崗區(qū)隆康路35號。負責人:張小虎,該支公司總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沈穎,該公司職工。
原告劉志民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中心支公司在交強險范圍內向原告賠償車輛維修費2000元;兩被告共同向原告賠償車輛維修費、拖車費3025.5元;以上共計5025.5元。2.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17年2月15日,被告雷軍駕駛鄂E×××××輕型廂式貨車沿宜昌市西壩二路由西向東行駛至建設路交叉口與原告劉志民駕駛的鄂E×××××小轎車相撞,造成兩車受損的交通事故。事故發(fā)生后,宜昌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葛洲壩大隊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原告劉志民和被告雷軍對此次交通事故承擔同等責任。事發(fā)后原告支付車輛維修費、拖車費共計8051元,被告雷軍拒絕支付任何費用,故原告訴至法院。被告雷軍辯稱,對交通事故認定書無異議,但對原告修理費發(fā)票及零部件更換項目清單有異議,需要原告將修車換下來的零部件的原件拿出來被告就認可。另外,事故發(fā)生地離修理廠很近,原告沒有發(fā)生拖車費。被告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中心支公司辯稱,本案交通事故屬實,被告雷軍僅在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中心支公司購買了交強險,保險公司愿意在交強險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且2000元已支付到被告雷軍的賬戶。經審理查明,2017年2月15日12時42分,雷軍駕駛的鄂E×××××輕型廂式貨車與劉志民駕駛鄂E×××××小型轎車在宜昌市西陵區(qū)西壩建設路與西壩二路交叉口相撞,造成兩車受損的交通事故。經宜昌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葛洲壩大隊《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簡易程序)》認定,雷軍、劉志民承擔本次事故同等責任。事故發(fā)生后,鄂E×××××小型轎車在宜昌市駿泰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維修,共花費7751元。另外,劉志民支出拖車費300元。同時查明,鄂E×××××貨車在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中心支公司投保交強險,此次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事故發(fā)生后,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中心支公司將交強險財產損失限額范圍內的2000元支付給了雷軍。庭審中,劉志民當庭撤回對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中心支公司的起訴。
原告劉志民與被告雷軍、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中心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5月16日立案后,依法由審判員牟立萍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志民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朱磊、被告雷軍、被告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中心支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沈穎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本案交通事故的事實清楚,對原告劉志民的財產損失被告雷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同時,由于鄂E×××××貨車在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中心支公司投保交強險,故對于原告劉志民的財產損失,應先由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中心支公司在交強險財產損失限額內賠償原告劉志民2000元,余下部分由原、被告按責任比例分擔。由于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中心支公司已將2000元賠償款支付給被告雷軍,故由被告雷軍將該款賠償給原告劉志民。原告劉志民與被告雷軍對本起交通事故承擔同等責任,故被告雷軍應對原告劉志民的損失承擔50%的賠償責任。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第四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雷軍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劉志民維修費、拖車費共計5025.50元。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500元,減半收取250元,由原告劉志民、被告雷軍各負擔125元。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員 牟立萍
書記員:韓傲婕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