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武漢市洪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源源,湖北佳元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武漢法雅園林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高新大道888號。
法定代表人:徐海芹,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志強,該公司員工。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翠瓊,北京大成(武漢)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劉某某(以下簡稱原告)與被告武漢法雅園林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被告)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7月2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7年8月2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吳源源,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楊翠瓊到庭參加訴訟。經(jīng)雙方當事人共同申請,本院給予雙方一個月的調(diào)解期限,但當事人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被告支付:1、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雙倍工資25960元(2360元月*11個月);2、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20060元(2360元月*8.5個月);3、休息日加班工資90276元(2360元月÷21.75*52天*8年*200%);4、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工資28645元(2360元月÷21.75*11天*8年*300%);5、未休年休假工資差額2170元(2360元月÷21.75*10天*200%);6、失業(yè)保險損失18445元(1085元月*17個月);7、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工資14160元;8、被告承擔訴訟費。事實和理由:原告于2009年3月21日入職被告處從事灑水車司機,月均工資為2360元,現(xiàn)金支付。被告未與原告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也未繳納社會保險。原告每周工作6天,法定節(jié)假日上班,被告未支付加班費,未安排補休。原告未享受過年休假,被告未支付年休假工資。原告因不服仲裁裁決,特向法院提起訴訟。庭審中,原告明確其第五項訴訟請求的年休假時間為2016年、2017年每年5天,累計10天。
被告口頭辯稱,原告訴狀事實與客觀事實不符,雙方建立的是勞務關系,起始時間是2012年5月22日,并不是2009年3月,雙方之所以解除勞務關系,因原告在施工過程中存在不文明行為,被告不存在過錯,不應對原告進行補償,請求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經(jīng)審理查明,被告成立于2001年6月29日,原企業(yè)名稱為武漢法雅園林綠化養(yǎng)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法雅綠化公司),于2005年12月31日變更為現(xiàn)名稱。2006年2月21日,武漢綠雅苗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雅公司)變更企業(yè)名稱為法雅綠化公司。2009年3月20日,法雅綠化公司向原告出具一份通知,內(nèi)容為請原告于2009年3月21日到該公司養(yǎng)護部報到。
原告從事灑水車司機工作。2010年3月27日,原告駕駛車牌號為鄂A×××××號的灑水車在金橋大道違章,由武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江岸大隊進行了處罰。該車輛所有人為被告,于2005年5月12日由武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登記發(fā)牌,其后未經(jīng)過權(quán)屬變更。被告未與原告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亦未為原告辦理社會保險參保手續(xù)及繳納社會保險費。被告每月以現(xiàn)金的形式向原告發(fā)放工資2360元。2016年11月開始,被告未再向原告發(fā)放工資。2017年4月22日,原告向被告寄送解除勞動關系通知,內(nèi)容為被告未與其簽訂勞動合同,也未繳納社會保險,2016年11月開始公司未支付工資,現(xiàn)提出解除勞動關系。2017年5月27日,原告向武漢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勞動爭議仲裁,仲裁請求與前述訴訟請求一致。2017年6月26日,該委作出武勞人仲東辦裁字(2017)第393號仲裁裁決,由被告支付原告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11800元、2016年至2017年4月期間未休年休假工資1519元、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期間工資13427.58元。原告不服,向本院提起訴訟。訴訟中,原告未提供其加班的證據(jù)。
另查明,2016年、2017年,被告未安排原告休年休假。
還查明,2017年5月27日,原告向武漢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勞動爭議仲裁,請求裁決被告為其補繳2009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間的社會保險。2017年6月26日,該委作出武勞人仲東辦裁字(2017)第394號仲裁裁決,由被告為原告申報繳納2012年5月至2017年4月社會保險費,原告承擔個人應繳費用。原告不服該裁決,向本院提起訴訟。其后,原告申請撤回起訴,本院予以準許。
以上事實,有原告企業(yè)信息咨詢報告、企業(yè)名稱變更核準通知書、企業(yè)變更通知書、通知、原告違章記錄、武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車輛登記信息(鄂A×××××)、武漢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武勞人仲東辦裁字(2017)第393號、394號仲裁裁決書、本院(2017)鄂0192民初3568號民事裁定書及當事人陳述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原告在被告處工作,雙方建立的勞動關系受法律保護。對于原告到被告處工作時間如何起算的問題,原告主張其于2009年3月21日入職,被告主張原告系于2012年5月22日到公司工作。根據(jù)查明的案件事實,2009年3月21日通知原告入職的單位為法雅綠化公司,從公司名稱的變更情況來看,被告系于2005年12月31日由法雅綠化公司變更而來,而綠雅公司又于2006年2月21日變更企業(yè)名稱為法雅綠化公司,其后,法雅綠化公司作為獨立的企業(yè)法人開展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因此,2009年3月21日通知原告入職的單位并非被告,原告主張其從當時即與被告建立勞動關系,本院不予采信。2010年3月17日,原告因駕駛車牌號為鄂A×××××號的灑水車在金橋大道違章而受到處罰,該車輛登記于被告公司名下,且從未發(fā)生過權(quán)屬變更,因此,本院認定原告于2010年3月開始在被告處工作,雙方建立勞動關系。被告未與原告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其行為違反法律規(guī)定,原告要求被告支付11個月未簽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25960元,本院予以支持。武漢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由被告向原告支付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期間工資13427.58元,被告未提起訴訟,其應當向原告支付上述期間拖欠的工資13427.58元。原告于2017年4月22日以被告未簽訂勞動合同、未繳納社會保險、未支付工資為由解除雙方勞動關系,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二、三項規(guī)定的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被告應當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經(jīng)計算,數(shù)額為17700元。被告未安排原告休年休假,原告要求被告支付2016年、2017年年休假工資,本院予以支持。經(jīng)核算,2016年、2017年原告應享受的年休假天數(shù)為6天,仲裁裁決被告應支付年休假工資差額1519元,因被告未提起訴訟,本院對該數(shù)額予以確認。原告未提供其工作期間存在加班的事實,對其要求被告支付加班費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武漢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已就雙方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被告補繳社會保險作出了仲裁裁決,且該裁決已發(fā)生法律效力,原告要求被告賠償失業(yè)金損失無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原告的訴訟請求部分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第一款、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三項、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四十七條、第八十二條,《企業(yè)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二條、《企業(yè)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三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武漢法雅園林集團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原告劉某某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25960元;
二、被告武漢法雅園林集團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原告劉某某支付拖欠的工資13427.58元;
三、被告武漢法雅園林集團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原告劉某某支付2016年、2017年未休年休假工資差額1519元;
四、被告武漢法雅園林集團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原告劉某某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17700元;
五、駁回原告劉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5元,由被告武漢法雅園林集團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10元,款匯至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收款單位全稱: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賬號:17×××67;開戶行:農(nóng)行武漢民航東路支行。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nèi)未預交上訴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程靜
書記員: 虞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