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彧,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廣東省佛山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丁山,遠聞(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懷敏,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龍海,北京市京軒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包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浙江省東陽市。
被告:顧慈娟,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金山區(qū)。
原告劉彧與被告李懷敏、包某某、顧慈娟合伙協(xié)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1月12日立案,依法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本案于2018年12月2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彧的委托訴訟代理人丁山,被告李懷敏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龍海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包某某、顧慈娟,經本院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撤銷原告劉彧與三被告于2016年9月6日訂立的《合伙協(xié)議》;2.判令被告李懷敏立即返還原告投資款人民幣(以下幣種相同)200萬元;3.判令被告李懷敏向原告支付資金占用費(以200萬元為本金,按照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自2016年5月11日起計算至實際清償之日止);4.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李懷敏承擔。事實和理由:被告李懷敏原系國金證券的營業(yè)員,原告在李懷敏的指導下做了幾筆銀行承兌匯票的貼現(xiàn)業(yè)務,獲得一定收益,從而對李懷敏產生信任。2016年初,李懷敏告知原告,其已經從國金證券離職,謊稱其名下的上海順陸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陸公司)有大量股權投資項目,誘使原告入股,并要求原告必須通過入伙上海瀾奇投資管理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以下簡稱瀾奇企業(yè))后才能實現(xiàn)對順陸公司的入股,對于具體投資項目,李懷敏稱只有原告入股后才能披露。基于之前的信任,原告于2016年3月15日與李懷敏簽訂《上海順陸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股權投資有限合伙份額認購協(xié)議》(以下簡稱《認購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本次投資為瀾奇企業(yè)代表所有合伙人以現(xiàn)金方式對順陸公司進行增資擴股,本次增資每100萬元占順陸公司增資后1.5%的股權。2016年5月11日,原告實繳出資200萬元認購瀾奇企業(yè)投資份額。原告認為已經高溢價間接入股順陸公司后,原告多次向李懷敏索取順陸公司投資項目情況和順陸公司的經營情況,李懷敏拒不提供,并稱順陸公司虧損嚴重。李懷敏伙同其親戚鄔小鑫和劉振華三人于2014年10月31日成立的順陸公司注冊資本金為1,000萬元,均未實繳,李懷敏認繳額為975萬元,系順陸公司的大股東和法定代表人。原告在2016年5月11日出資入伙瀾奇企業(yè)后,直至2017年8月,李懷敏才在工商部門登記入股順陸公司事宜,且李懷敏通過合伙企業(yè)募集到的710萬元至今并未實際用于入股順陸公司,瀾奇企業(yè)僅在順陸公司認繳了1,354,479元,占出資比例10.65%。另外,順陸公司并未按照營業(yè)執(zhí)照所載經營范圍實際經營。李懷敏獲取了瀾奇企業(yè)的資金后,購買住房和高檔汽車等進行揮霍,卻聲稱投資發(fā)生虧損。2018年9月11日,李懷敏又伙同鄔小鑫和劉振華對順陸公司進行清算。原告認為,李懷敏利用原告信任,謊稱有大量投資項目,騙取原告資金后肆意揮霍,是假借訂立合同騙取原告錢財?shù)钠墼p行為,原告依法享有撤銷權。
被告李懷敏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原告的主張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案《合伙協(xié)議》系各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本案不存在欺詐和重大誤解等可以撤銷的理由。原告所述與真實情況不符。原、被告簽訂《合伙協(xié)議》前,有過詳細溝通。原告了解瀾奇企業(yè)的經營狀況,也沒有提出異議。2017年9月20日,瀾奇企業(yè)和順陸公司的賬提供給原告及原告委托的專業(yè)人士查閱過。瀾奇企業(yè)實際已經將710萬元,全部投入順陸公司,瀾奇企業(yè)也成為了順陸公司的股東,持有10.65%的股權?!逗匣飬f(xié)議》于2016年9月6日簽訂,已經過了原告可以主張撤銷權的除斥期間。瀾奇企業(yè)對順陸公司的投資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順陸公司正在準備清算。
被告包某某未到庭作答辯。包某某向本院郵寄書面意見稱,《合伙協(xié)議》系真實意思表示。
被告顧慈娟未到庭作答辯。顧慈娟向本院郵寄書面意見稱,同意撤銷合伙協(xié)議;顧慈娟也是受到李懷敏的誘騙才簽訂了《合伙協(xié)議》。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6年3月15日,原告與瀾奇企業(yè)簽訂《認購協(xié)議》,約定:本次投資方式為瀾奇企業(yè)代表所有合伙人以現(xiàn)金方式對順陸公司進行增資擴股,本次增資每100萬元占順陸公司增資后的1.5%的股權。原告作為認購人,擬實繳出資200萬元認購瀾奇企業(yè)份額,并成為企業(yè)的有限合伙人。全體合伙人已知悉并接受李懷敏同時為瀾奇企業(yè)主要投資對象順陸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股東,對順陸公司進行股權投資亦非李懷敏作為本合伙企業(yè)執(zhí)行事務合伙人的不正當行為,并一致同意本協(xié)議條款并無“顯失公平”,同時承諾放棄變更或撤銷權。
2016年3月15日,瀾奇企業(yè)向原告發(fā)送繳付出資200萬元的通知書。之后,原告通過銀行轉賬實際繳付了出資。
2016年9月6日,原告與三被告簽訂了《合伙協(xié)議》,約定:合伙經營期限為10年。李懷敏為普通合伙人,其余三人為有限合伙人。李懷敏出資0.1萬元,包某某出資400萬元,原告出資200萬元,顧慈娟出資110萬元。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推舉李懷敏為執(zhí)行事務的合伙人。執(zhí)行事務合伙人在每一年財務年度結束后九十日內,提交年度財務報表給有限合伙人。
順陸公司的工商登記顯示,2017年8月23日,瀾奇企業(yè)實繳出資1,354,479元。2017年8月31日,順陸公司的變更了股權登記,瀾奇企業(yè)成為順陸公司的股東,股權比例由0%變更為11%。
另查明,2017年9月20日,瀾奇企業(yè)將銀行對賬簿、資產負債表、損益表供原告委托的專業(yè)人員查閱。同日,順陸公司將2016年度的審計報告、2017年的會計報表以及相關銀行對賬簿供原告委托的專業(yè)人員查閱。
2017年8月23日,順陸公司向瀾奇企業(yè)出具出資證明。言明,截至2017年8月23日,瀾奇企業(yè)以現(xiàn)金方式完成繳納全部出資710萬元,持有順陸公司本次增資后10.65%的股權。另外,李懷敏提交了銀行轉賬憑證及入賬證明書佐證出資710萬元的事實,摘要注明性質為投資出資款。
以上事實,由經庭審質證的《合伙協(xié)議》、《認購協(xié)議》、通知書、原告查閱瀾奇企業(yè)、順陸公司的資料登記表、瀾奇企業(yè)給原告的出資證明、順陸公司給瀾奇企業(yè)的出資證明、銀行轉賬憑證等證據(jù)以及當事人陳述在案佐證,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原、被告于2016年9月6日所簽《合伙協(xié)議》系各方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恪守。被告李懷敏作為瀾奇企業(yè)的執(zhí)行事務合伙人,已經安排瀾奇企業(yè)于2017年8月23日前向順陸公司繳納了出資710萬元?!墩J購協(xié)議》載明,本次增資每100萬元占順陸公司增資后的1.5%的股權。瀾奇企業(yè)于2017年8月31日經工商登記成為了順陸公司的股東,持股比例并不低于《認購協(xié)議》約定的標準。原告聲稱被告李懷敏騙取原告資金肆意揮霍,缺乏證據(jù)佐證。原告主張《合伙協(xié)議》是受李懷敏欺騙所簽,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況且,從簽訂《合伙協(xié)議》以及辦理股權變更登記,到本案原告起訴主張撤銷《合伙協(xié)議》,已經超過行使撤銷權一年的除斥期間,原告的撤銷權消滅。綜上,原告要求撤銷《合伙協(xié)議》,本院不予支持。原告基于撤銷權要求返還200萬元及利息,同樣缺乏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被告包某某、顧慈娟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應訴,視為其放棄答辯、舉證、質證的權利,本院依法缺席判決。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五條、第六十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劉彧的全部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4,700元,減半收取計12,350元,保全費5,000元,共計17,350元,由原告劉彧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楊立轉
書記員:張怡湘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