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郭某某。
上訴人(原審被告):吳某某。
二上訴人委托代理人:楊翠平,河北錦途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建立。
委托代理人:董庚。
委托代理人:劉燕寧,河北牛聚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劉方勇。
委托代理人:耿書君。
上訴人郭某某、吳某某因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晉州市人民法院(2015)晉民初字第0014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被告郭某某、吳某某系夫妻關系,2014年9月4日原告劉建立與被告郭某某、吳某某簽訂借款合同,被告郭某某、吳某某向原告劉建立借款20萬元,期限自2014年9月4日至2014年10月13日,口頭約定月息5分,被告劉方勇為上述借款擔保。合同到期后被告歸還原告借款5萬元,給付利息至2015年2月13日。上述事實原告提交的借款合同、借款條、銀行打款記錄予以證實。
原審認為,原告劉建立與被告郭某某、吳某某借貸關系明確,并有借款合同、借款條、銀行打款記錄予以證實,原審法院予以認定。被告郭某某、吳某某應當共同償還原告劉建立的借款。被告劉方勇自愿為該借款提供擔保,依法應當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原、被告約定的借款利率超出法律規(guī)定,應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的四倍計算利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被告郭某某、吳某某給付原告劉建立借款15萬元及利息(利息計算自2015年2月13日起計算至本判決確定之日止,利率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的四倍計算),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付清。二、被告劉方勇對上述借款及利息償還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3300元,由被告郭某某、吳某某負擔。
本院經審理查明事實與一審查明一致。
本院認為,二上訴人于2014年9月4日與劉建立簽訂借款合同,借款20萬元,口頭約定月息五分,合同三方當事人對此均無異議。二上訴人稱劉建立并未履行全部出借義務,僅實際給付上訴人借款10萬元,但是根據銀行轉賬記錄可以證明,劉建立將20萬元轉入郭某某賬戶,至于郭某某收到錢后如何使用與出借人劉建立無關,故劉建立已履行完全部出借義務。二上訴人稱已償還借款10萬元,劉建立稱確實收到10萬元,但5萬元償還本金,另外5萬元是支付的利息。雙方在還款時并未就所償還的是利息還是本金進行明確約定或說明,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明確規(guī)定,債務人除主債務之外還應當支付利息和費用,當其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并且當事人沒有約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抵充:(一)實現債權的有關費用;(二)利息;(三)主債務。被上訴人劉建立自認其中五萬元是償還的本金,故原審認定二被上訴人償還借款15萬元及利息并無不妥。
綜上所述,原判并無不當,上訴人郭某某、吳某某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七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300元,由上訴人郭某某、吳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牛躍東 審判員 李坤華 審判員 申 玉
書記員:張曉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