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北京市,現(xiàn)住上海市徐匯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敬彥,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中一,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福建省福州市。
被告:陳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福建省福州市。
兩被告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高超,福建名仕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劉某某與被告李中一、陳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2月11日立案。被告李中一、陳某某在提交答辯狀期間對管轄權提出異議。本院裁定駁回異議。被告李中一、陳某某提起上訴。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本案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8月30日公開開庭進行審理。原告劉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敬彥,被告李中一,被告李中一、陳某某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高超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劉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李中一、陳某某共同歸還借款100萬元;2.李中一、陳某某以100萬元為基數(shù),按照月利率1.1%的標準,支付從2017年9月23日起至實際清償日止的利息。事實與理由:2015年6月23日,李中一向劉某某申請借款用于做生意,約定月利率1.1%,按月支付,借款期限不超過一年。劉某某考慮到與李中一相識遂同意,并按李中一的要求將100萬元借款劃入了陳某某賬戶。李中一收到款項后開始向劉某某按月付息1.1萬元。2016年6月23日,借款一年已到期,李中一未還款,劉某某催要款項,李中一表示會盡快歸還。劉某某考慮到雙方朋友關系,說只要李中一補充提供書面借條,就可以適當寬限幾個月,也不額外提高利率。李中一于2016年6月25日向劉某某出具書面借條確認借款100萬元。李中一此后繼續(xù)按月付息,最后一次付息為2017年9月,從2017年10月起再未支付過利息。陳某某與李中一系夫妻關系,債務發(fā)生于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應當承擔共同還款責任。
李中一辯稱,李中一與劉某某不是朋友關系。李中一、劉某某分別與案外人林某1是朋友關系。李中一原本并無向劉某某借款的需求,本案訟爭款項實際不是由李中一借用,而是鑒于李中一和林某1均從事投資工作,案外人林某1為了給劉某某賺取投資收益向劉某某借款。劉某某按照林某1的指示將訟爭款項支付給李中一,然后由林某1實際套走使用。由于林某1從事金融行業(yè)風險較大,劉某某和林某1為了共同保證涉案投資款的安全,便指示李中一以自己名義向劉某某出具本案借條??紤]到林某1已向李中一借款400多萬元的實際情況,李中一為了可以順利拿回自己的借款才不得已出具本案借條,但根據(jù)訟爭款項的實際使用情況,案外人林某1應當承擔最終的清償責任,而且林某1也已經(jīng)實際償還了50萬元借款本金。陳某某對訟爭借款并不知情,陳某某名下尾號7215的銀行卡實際由李中一持有使用。訟爭款項剛發(fā)生時,李中一按照林某1的指示向劉某某墊付投資收益?,F(xiàn)在劉某某居然以借款為由向李中一主張還款,那么截止2017年9月26日,李中一已實際償還28.6萬元。綜上,請求法院駁回劉某某的訴訟請求。
陳某某辯稱,陳某某與劉某某不是朋友關系。至本案糾紛發(fā)生前,陳某某對訟爭款項的發(fā)生并不知情。訟爭款項發(fā)生時,陳某某與李中一是朋友關系,李中一基于工作需要實際持有使用陳某某名下尾號7215的銀行卡。訟爭借款債務不是陳某某的個人債務,也不是陳某某與李中一的共同債務,陳某某不應承擔償還責任。劉某某提供的借條上沒有陳某某的簽字,陳某某也明確表示不予追認訟爭債務,訟爭債務發(fā)生在陳某某與李中一婚姻關系之前,而且從賬戶銀行流水可以看出,訟爭款項并沒有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chǎn)經(jīng)營,劉某某也沒有提供證據(jù)證明訟爭款項出于陳某某的借款意思表示或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chǎn)經(jīng)營,陳某某不應承擔償還責任。綜上,請求法院駁回劉某某的訴訟請求。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5年6月23日,劉某某賬戶轉(zhuǎn)入陳某某賬戶100萬元。
2016年6月25日,借款人李中一出具《借條》,載明:茲向劉某某借款人民幣壹佰萬元整。特立此據(jù)。
2015年7月,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李中一通過林某2賬戶、陳某某賬戶及李中一微信轉(zhuǎn)賬方式每月支付劉某某1.1萬元。
李中一與陳某某于2015年10月9日登記結(jié)婚。
以上事實,有當事人陳述、轉(zhuǎn)賬憑證、借條、結(jié)婚證等證實,并經(jīng)庭審審核,本院予以認定。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在于:一、劉某某與李中一之間是否存在借貸關系?二、系爭債務是否有利息約定?三、陳某某是否需要承擔共同還款責任?
針對焦點一:本院認為劉某某主張李中一向其借款100萬元有轉(zhuǎn)賬憑證及事后李中一出具的借條相互印證,應當予以認定。李中一以微信聊天記錄中劉某某提及“投資款”為由主張訟爭錢款系投資性質(zhì),依據(jù)不足,本院不予采納。即使訟爭錢款最初系投資款,但在李中一出具借條時起,本案錢款也已經(jīng)轉(zhuǎn)變?yōu)榻杩睢V劣诶钪幸晦q稱本案錢款實際由林某1套走使用且林某1已經(jīng)歸還劉某某50萬元的意見,本院認為借貸關系的認定應以借貸意思表示為準,在錢款進入李中一控制的賬戶及李中一出具借條的情況下,錢款由誰實際支配使用是李中一與林某1之間的法律關系,并不影響劉某某與李中一之間成立借貸關系的事實。至于林某1支付給劉某某的50萬元,無法證明與本案的關聯(lián)性,本院不予認定。
針對焦點二:本院認為訟爭款項轉(zhuǎn)入陳某某賬戶后至借條出具前,李中一每月支付給劉某某1.1萬元。借條出具后至2017年9月,李中一依舊每月支付給劉某某1.1萬元。李中一出具的借條雖并未注明借款利息,但是從李中一規(guī)律地按月支付錢款的行為可以使本院確信雙方約定了月利率1.1%的借款利息。本院據(jù)此認定2017年9月前李中一每月支付給劉某某的1.1萬元系100萬元借款的利息。劉某某要求李中一按照月利率1.1%支付100萬元借款的利息,可予支持。
針對焦點三:本案借款發(fā)生時,李中一與陳某某尚未登記結(jié)婚。借條出具時,李中一與陳某某已登記結(jié)婚,但借條只是對先前借款的確認,并未形成新的借貸關系,不能認定借款發(fā)生于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故劉某某以夫妻共同債務為由要求陳某某承擔共同還款責任,依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劉某某要求李中一還本付息的訴訟請求,于法有據(jù),本院予以支持。劉某某要求陳某某承擔共同還款責任的訴訟請求,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李中一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歸還劉某某借款100萬元;
二、李中一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以100萬元為基數(shù),按照月利率1.1%的標準,支付劉某某從2017年9月23日起至實際清償日止的利息;
三、駁回劉某某要求陳某某承擔共同還款責任的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計6,900元,由李中一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范??萍
書記員:范凌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