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廣東,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北京市西城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宋洪成、李清兵,湖北長久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自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襄陽市谷城縣,
被告:張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襄陽市谷城縣,
以上二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學文,湖北聯(lián)幫律師事務所律師。
以上二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陳程,湖北聯(lián)幫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被告:鄧明群,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襄陽市谷城縣,
原告劉廣東訴被告李自成、張某某、鄧明群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月1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廣東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清兵,被告李自成、張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學文、陳程到庭參加訴訟。被告鄧明群經(jīng)本院公告送達,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劉廣東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三被告連帶償還原告借款本金162614元,利息、違約金和罰息71550.16元(從2015年1月19日至2016年11月19日,以162614元為基數(shù),按月利率2%計算),合計234164.16元;2.自2016年11月20日起每月按本金的2%向原告支付利息、違約金和罰息至還清欠款之日止;3.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14年8月20日,三被告共同與原告簽訂借款協(xié)議,向原告借款200000元,約定分12期償還本息。協(xié)議簽訂后,原告按約定支付了借款,被告自2015年1月19日起沒有按約定償還借款,原告為減少損失,遂提起訴訟,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李自成、張某某共同辯稱,二被告與原告不認識,原告的主體資格不適格。合同簽訂地在襄陽市谷城縣,此案應由被告住所地襄陽市谷城縣人民法院或原告住所地北京市的相應法院管轄。借款200000元中的24000元服務費,已由冠群公司的實際控股人劉廣東在借款時扣除,被告實際借款為176000元。被告已償還5期借款計60000元,請求法院依法核減。
被告鄧明群在舉證期內(nèi)未提供證據(jù),亦未提交答辯意見。
經(jīng)審理查明,2014年8月20日,李自成、張某某、鄧明群作為借款人與出借人劉廣東簽訂《借款合同》,合同注明:合同簽訂地為襄陽市樊城區(qū)領秀中原。合同約定:劉廣東向李自成、張某某、鄧明群提供200000元的資金用于資金周轉(zhuǎn);從2014年8月20日至2015年8月19日,借款人分12期(每期間隔一個月)向出借人償還借款本息,前11期固定每月的19日還款12000元,第12期(2015年8月19日)償還92000元,合計還款224000元;出借人有權向任一借款人追索本合同項下本金、利息、違約金、罰息及其他實現(xiàn)債權的費用;借款人晚于合同約定的還款日期還款,應向出借人支付罰息和違約金,罰息每日按當期應還未還款金額的0.05%計收,每期單獨計算直至當期欠款還清之日止,違約金為當期應還未還款金額的10%,每期單獨計算。同日,李自成、張某某、鄧明群作為甲方與乙方XX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簽訂《信用咨詢及管理服務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甲方經(jīng)乙方推薦與劉廣東于2014年8月20日簽訂借款本金200000元的借款合同,完成借款,甲方向乙方支付服務費24000元,甲方于出借人向其提供借款本金時一次性全額支付給乙方。2014年8月20日,劉廣東通過網(wǎng)上銀行向李自成轉(zhuǎn)款176000元,同日,李自成、張某某、鄧明群簽署《收款確認書》載明:收款方式為現(xiàn)金加轉(zhuǎn)帳,其中現(xiàn)金24000元,銀行轉(zhuǎn)帳176000元。2014年9月19日,李自成、張某某、鄧明群向劉廣東轉(zhuǎn)款12000元,償還借款本金10000元、利息2000元;2014年10月20日,李自成、張某某、鄧明群向劉廣東轉(zhuǎn)款12000元,償還借款本金10000元、利息2000元,另支付18元罰息;2014年11月19日,李自成、張某某、鄧明群向劉廣東轉(zhuǎn)款12000元,償還借款本金10000元、利息2000元;2014年12月22日、2015年1月19日,李自成、張某某、鄧明群分別向劉廣東轉(zhuǎn)款12000元、6000元,共計18000元,償還2014年12月19日的到期本金10000元、利息2000元,2014年12月19日至2015年1月19日的逾期還款違約金1200元、罰息186元,2015年1月19日的到期本金2614元,利息2000元。以上從2014年9月19日至2015年1月19日,李自成、張某某、鄧明群共計向劉廣東還款54018元,其中借款本金42614元,利息10000元,違約金1200元,罰息204元。因李自成、張某某、鄧明群未按借款合同約定按時足額償還借款,劉廣東提起訴訟。
另查明,李自成、張某某、鄧明群與XX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簽訂《信用咨詢及管理服務協(xié)議》所約定的服務費24000元,在簽訂協(xié)議時由劉廣東支付給了XX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的陳述,原告提供的《借款合同》、《信用咨詢及管理服務協(xié)議》、《收款確認書》、轉(zhuǎn)帳憑證、還款明細等證據(jù),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合法的民間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2014年8月20日,李自成、張某某、鄧明群因資金周轉(zhuǎn)向劉廣東借款,雙方簽訂了借款合同,劉廣東向李自成、張某某、鄧明群提供了借款資金,雙方的借貸行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李自成、張某某、鄧明群未按合同約定向劉廣東按時足額償還借款本息,存在違約,應向劉廣東承擔償還借款本息的違約責任。關于借款本金,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借款合同為實踐合同,借款本金應以實際出借金額為準。李自成、張某某、鄧明成與劉廣東簽訂的借款合同雖約定借款本金200000元,但其中實際轉(zhuǎn)款為176000元,另24000服務費由劉廣東支付給了XX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即劉廣東實際向李自成、張某某、鄧明群支付的借款本金為176000元。關于借期內(nèi)的借款利息,合同約定借款本金200000元,分12期(12個月)還款合計224000元,即利息共計24000元,月利率為1%。從2014年9月19日至2015年1月19日,李自成、張某某、鄧明群共計向劉廣東還款54018元,其中借款本金42614元,利息10000元,違約金1200元,罰息204元。其償還金額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故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應以先利息和費用、后本金的方式抵充。2014年9月19日還款12000元,則其利息為1760元(176000元×1%),本金為10240元(12000元-1760元),剩余本金為165760元(176000元-10240元)。2014年10月19日還款12000元,則其利息為1657.6元(165760元×1%),本金為10342.4元(12000元-1657.6元),剩余本金為155417.6元(165760元-10342.4元)。2014年11月19日還款12000元,則其利息為1554.18元(155417.6元×1%),本金為10445.82元(12000元-1554.18元),剩余本金為144971.78元(155417.6元-10445.82元)。2014年12月19日還款12000元,則其利息為1449.72元(144971.78元×1%),本金為10550.28元(12000元-1449.72元),剩余本金為134421.5元(144971.78元-10550.28元);2015年12月19日還款6000元,則其利息為1344.22元(134421.5元×1%),另扣除違約金1200元、罰息186元,本金為3269.78元(6000元-1344.22元-1200元-186元),剩余本金為131151.72元(134421.5元-3269.78元)。故原告訴請三被告償還借款本金162614元,本院支持131151.72元,超出部分,本院不予支持。另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出借人與借款人既約定了逾期利率,又約定了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出借人可以選擇主張逾期利息、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也可以一并主張,但總計超過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李自成、張某某、鄧明群與劉廣東簽訂的借款合同中約定了違約后的罰息、違約金等,且其約定的費用超過了年利率24%,故原告訴請三被告支付從2015年1月19日至2016年11月19日的利息、違約金和罰息,本院支持57706.76元(131151.72元×2%×22個月),超出部分本院不予支持;從2016年11月20日起至借款還清之日止,以131151.72元借款為基數(shù)按月利率2%計算的利息、違約金和罰息,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被告李自成、張某某辯稱,原告的主體資格不適格及法院管轄權的問題,因二被告未舉證證實,本院不予采納。被告鄧明群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視為其放棄質(zhì)證及抗辯等訴訟權利,并不影響本案審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李自成、張某某、鄧明群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共同向劉廣東償還借款131151.72元,利息、違約金和罰息57706.76元,并支付131151.72元借款從2016年11月20日起至借款還清之日止按月利率2%計算的利息、違約金和罰息;
二、駁回劉廣東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4812元,由李自成、張某某、鄧明群共同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至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襄陽萬山支行,戶名: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賬號:17×××56。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nèi)仍未預交訴訟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長 匡江山
人民陪審員 段占琴
人民陪審員 陳玉琴
書記員: 榮麗慧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