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住唐山市。
原告:周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住唐山市。
原告:王桂平,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工,現住唐山市。
原告:劉廣震,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工,現住唐山市。
原告:劉廣巖,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學生,現住唐山市。
法定代理人:王某(系劉某母親,本案原告王某)。
五原告委托代理人:張立功,河北開原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唐山市豐某某申恒鋼鐵有限公司,住所地:唐山市豐某某常莊鎮(zhèn)金川院村北。
法定代表人:常繼華,系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徐立君,河北京唐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劉某某、周某某、王某、劉廣震、劉某與被告唐山市豐某某申恒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申恒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楊慧苑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廣震及五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張立功、被告申恒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常繼華、委托代理人徐立君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五原告訴稱,原告劉某某、周某某系劉允海父母,王某系劉允海妻子,劉廣震、劉某系劉允海兒子。劉允海從2017年6月20日在被告處上班,擔任操作工。2017年12月24日18時許,呂永正駕駛×××轎車由東向西行駛至機場路姚家莊西側向右變道時,與由東向西行駛的劉允海駕駛的無牌證兩輪摩托車相撞,造成車輛受損、劉允海受傷(經搶救無效)死亡的交通事故。經交警隊認定,雙方負同等責任。原告認為,劉允海系在下班途中受傷,依法應認定為工傷,但被告不配合。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特向貴院提起訴訟。訴訟請求:確認劉允海與被告存在勞動關系。
被告申恒公司辯稱,1、應該由原告舉證證明在訴狀中原告寫明事故發(fā)生在2017年12月14日18時,而豐某某仲裁委員會下發(fā)的不予受理通知書為2018年5月6日,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申請人應該在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起2個月申請仲裁,如果因為超過仲裁時效,仲裁機關不予受理。一方當事人起訴之后,法院應當駁回。2、本案屬于仲裁前置的案件,在仲裁申請人符合法律規(guī)定,仲裁事項屬于仲裁受案范圍的情況下,豐某某仲裁委員會無明確理由的情況下下達不予受理通知書,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為此我公司也提出管轄異議,根據這種情況最《高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解釋(四)》,有明確的條文規(guī)定。
經審理查明,原告劉某某與周某某是劉允海的父母。原告王某是劉允海的妻子,原告劉廣震、劉某系二人之子。劉允海自2017年6月20日起在被告申恒公司上班,由被告發(fā)放勞動報酬。2017年12月24日下午4時許,劉允海從被告處提前下班回家,18時許,呂永正駕駛×××小型轎車由東向西行至機場路姚家莊西側向右變道時,與由東向西行駛的劉允海駕駛的無號牌兩輪普通摩托車發(fā)生事故,致劉允海受傷。經唐山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隊第九交警大隊作出唐公交認字[2018-9-4]第147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呂永正承擔事故同等責任,劉允海承擔事故同等責任。劉允海因醫(yī)治無效于2018年4月19日死亡。
2018年5月16日,五原告向唐山市豐某某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確認劉允海與申恒公司存在勞動關系。該仲裁機構當日作出豐勞人仲案不字[2018]35號《不予受理通知書》未受理。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陳述及相應證據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劉允海生前在被告處工作,受被告管理,由被告支付勞動報酬。劉允海與被告均符合法定的勞動關系主體資格,自被告用工之日起雙方即建立了真實的勞動合同關系。五原告作為劉允海的近親屬,依法享有參與勞動爭議的權利。勞動仲裁機構如何處理其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不影響本院依法審判。五原告的訴訟請求,理據充分,本院予以支持。被告的主張,理據不足,本院不予采信。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五條、勞社部發(fā)[2015]12號文件之相關規(guī)定,判決如下:
劉允海與被告唐山市豐某某申恒鋼鐵有限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案件受理費5元,由被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楊慧苑
書記員: 董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