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向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戶,現(xiàn)住海興縣。訴訟代理人段輝,河北海之光律師事務(wù)所律師。被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現(xiàn)住海興縣。
原告劉向某與被告劉某某車輛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3月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當事人原告劉向某訴訟代理人段輝、被告劉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原告劉向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依法判決被告給付原告車輛借用費、保險損失費等共計14568元。原、被告于2015年11月6日簽訂車輛有償借用合同,約定被告借用原告的冀J×××××號車,合同第一章第6項約定:使用金每天200元;第二章第一4項約定:因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所借車輛停駛,乙方須按每日使用金額的80%向甲方交納停駛期間內(nèi)的費用;第11項約定:乙方在有償借用車輛期間肉發(fā)生交通事故或車輛損壞,車輛損失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的由乙方承擔,3000元以上的報保險公司,屆時乙方須交綱保險額30%的車輛保險費。該車當年的保險費用為4827.52元。合同簽訂后,被告將所借車輛開走,當日在海興縣城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冀J×××××號車損壞。該車于2015年11月9日進滄州益昌汽車銷售服務(wù)公司修理,于2016年1月26日修理完畢。被告未按約定賠償,因此提起民事訴訟請求依法裁判。劉某某辯稱,對租車事實、事故發(fā)生事實、停運期間每天按160元計算損失及賠償原告保險損失1448元無異議。但車輛實際維修期間沒這么長,事故車輛進維修店后沒有著手修理,而是停放了一段時間,實際修車時間應(yīng)按15天計算,即應(yīng)按15天計算停運損失。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對于當事人雙方?jīng)]有爭議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關(guān)于冀J×××××號轎車維修時間問題,原告雖然提供了滄州益昌汽車銷售服務(wù)公司證明該車于2015年11月9日進店修理,于2016年1月26日修理完畢的證明,但沒有提供維修單位修理車輛的用工用料單相佐證,不能足以證明車輛的實際維修時間,鑒于此,本院從嚴確定停運期間為30天。
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車輛有償使用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雙方均應(yīng)按照約定忠實履行義務(wù)。被告租用原告車輛后發(fā)生交通事故后,應(yīng)當按照約定賠償原告車輛使用費及保險損失。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劉某某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nèi)給付原告劉向某車輛借用費、保險損失費等共計6248元。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wù),應(yīng)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案件受理費82元由被告承擔50元,由原告承擔32元。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劉元春
書記員:李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