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武漢市新洲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汪月丹,湖北瀛楚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夏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武漢市新洲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章美妮,湖北筑武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彭宗遙,湖北筑武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被告:謝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武漢市新洲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章美妮,湖北筑武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彭宗遙,湖北筑武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原告劉某某與被告夏某某、謝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6月2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汪月丹,被告夏某某、謝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章美妮、彭宗遙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劉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夏某某、謝某某共同向原告劉某某償還借款本金3,887,000元;2.判令被告夏某某、謝某某共同向原告劉某某支付借款利息,截止2018年6月17日止為349,830元,自2018年6月18日始至實際付清之日止,按年利率24%計算;3.本案的訴訟費用由被告夏某某、謝某某共同承擔。事實與理由:被告夏某某因建筑工程項目需資金,于2016年3月11日向原告劉某某借款3,000,000元,并出具借條,約定借款月息為3%,借款期限至2016年9月11日。借款期滿后,被告夏某某僅支付了部分利息。2017年3月24日,被告夏某某再次向原告劉某某借款3,000,000元,約定月息為2.5%,借款期限至2017年6月25日,逾期則利息按3%計算。此后,被告夏某某償還了部分借款本金和利息,至2018年6月17日止,被告夏某某尚欠原告劉某某借款本金3,887,000元及利息349,830元。被告夏某某與被告謝某某系夫妻關系,該借款均發(fā)生在被告夏某某、謝某某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原告劉某某多次向被告夏某某、謝某某催要未果。
原告劉某某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jù):
證據(jù)一、2016年3月11日借條一份及網(wǎng)銀電子回單一份,擬證明被告夏某某向原告劉某某借款3,000,000元及雙方對借款期限及利息約定的標準。
證據(jù)二、2017年3月24日借條一份及網(wǎng)銀電子回單二份,擬證明被告夏某某向原告劉某某借款3,000,000元及雙方對借款期限、借款期內(nèi)及逾期利息約定的標準。
證據(jù)三、網(wǎng)銀電子回單十份,擬證明被告夏某某、謝某某共同向原告劉某某償還借款本息合計5,350,000元。
證據(jù)四、被告夏某某、謝某某的婚姻關系證明,擬證明上述借款發(fā)生在被告夏某某、謝某某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應共同償還借款。
被告夏某某、謝某某辯稱:借款根據(jù)雙方約定按月利率3%計算利息或按月利率2%計算利息至2018年1月10日止,被告夏某某、謝某某已經(jīng)全部償清借款本息且超額支付,雙方債權債務關系已經(jīng)消滅,請求依法駁回原告劉某某的訴訟請求。
被告夏某某、謝某某為支持其抗辯理由,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jù):
證據(jù)一、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銀行卡交易明細清單一份,擬證明被告夏某某于2016年11月7日通過網(wǎng)銀轉賬向原告劉某某還款了50,000元。
證據(jù)二、中國銀行國內(nèi)支付業(yè)務付款回單一份,擬證明被告夏某某于2017年1月26日通過中宏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向原告劉某某還款450,000元。
證據(jù)三、中國銀行國內(nèi)支付業(yè)務付款回單一份,擬證明被告夏某某于2016年6月3日通過中宏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向原告劉某某還款1,000,000元。
證據(jù)四、中國民生銀行電子銀行業(yè)務回單、證明及劉某身份證復印件各一份,擬證明被告夏某某于2018年1月10日通過劉某向原告劉某某還款4,540,000元。
證據(jù)五、武漢新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證明及客戶收付款入賬通知書各一份,擬證明被告夏某某于2017年11月1日委托武漢新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向原告劉某某支付500,000元。
證據(jù)六、中宏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證明一份,擬證明中宏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受被告夏某某的委托分六次共向原告劉某某支付了7,340,000元。
證據(jù)七、受案回執(zhí)及法醫(yī)鑒定書各一份,擬證明原告劉某某以暴力的方式向被告夏某某追逼借款本息的事實。
針對被告夏某某、謝某某提交的證據(jù),原告劉某某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
證據(jù)五、2016年9月8日,被告夏某某向賴某借款5,000,000元的借款憑證及銀行流水及網(wǎng)上銀行電子回單八份,擬證明中宏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于2017年1月26日通過網(wǎng)上銀行向原告劉某某支付的450,000元,系被告夏某某通過原告劉某某銀行賬戶償還賴某借款,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
證據(jù)六、原告劉某某向汪珍才轉款的網(wǎng)上銀行電子回單四份、劉某向原告劉某某轉款網(wǎng)上銀行電子回單一份,原告劉某某向馮某轉款網(wǎng)上銀行電子回單一份,擬證明劉某轉款4,540,000元系被告夏某某償還馮某借款,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
證據(jù)七、2016年6月3日中宏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向原告劉某某轉款網(wǎng)上銀行電子回單一份及2016年6月24日原告劉某某向被告夏某某轉款網(wǎng)上銀行電子回單一份,擬證明中宏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于2016年6月3日向原告劉某某轉款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
被告夏某某、謝某某針對原告劉某某提交的證據(jù)七向本院提交了證據(jù)八、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卡交易明細清單一份,擬證明2016年6月24日轉款1,000,000元系原告劉某某償還其于2015年11月5日向被告夏某某的借款。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為了查明案件事實,本院向證人劉某、馮某、賴某進行了調(diào)查,證人劉某證實其向被告夏某某出具的證明系在被告夏某某打印好的證明上簽名,對證明的內(nèi)容不清楚,證明中所涉銀行卡由其雇主馮某使用。證人馮某證實,2017年9月,被告夏某某向原告劉某某借款4,000,000元,馮某為該借款的擔保人,該款由原告劉某某轉入馮某的會計汪珍才賬戶后轉借給被告夏某某。借款到期后,原告劉某某要求馮某還款,馮某即要求被告夏某某還款,被告夏某某通過中宏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銀行賬戶向其司機劉某銀行賬戶轉入上述借款本息合計4,540,000元,該款由劉某賬戶轉入原告劉某某賬戶,原告劉某某收到款后認為多收了利息96,000元,當日將96,000元退還至馮某銀行賬戶,馮某將該款轉入被告夏某某兒子夏聰銀行賬戶。證人賴某證實,2016年9月8日,被告夏某某向賴某借款5,000,000元,2017年1月26日,被告夏某某向賴某償還了借款5,000,000元及利息350,000元,該款由被告夏某某通過其銀行賬戶向賴某轉款支付4,900,000元,通過中宏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向原告劉某某轉款450,000元,原告劉某某當天即將該款轉入賴某銀行賬戶。
上述證據(jù)經(jīng)雙方當事人質(zhì)證,原告劉某某對被告夏某某、謝某某提交的證據(jù)均有異議,認為其提交的證據(jù)均系復印件,且已超過舉證期限,不應作為證據(jù)使用和采納;其提交的證據(jù)一至六均系償還其他債務,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證據(jù)七、八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被告夏某某、謝某某對原告劉某某提交的證據(jù)一至四的真實性、關聯(lián)性均無異議,但認為證據(jù)一、二中的借條的合法性有異議,認為借款應按月利率2%計算利息;對原告劉某某提交的證據(jù)五、七的真實性、合法性無異議,但認為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對原告劉某某提交的證據(jù)六有異議,認為該證據(jù)屬另一法律關系,與本案無關。對本院調(diào)查取證的筆錄,原告劉某某無異議,被告夏某某、謝某某均有異議,認為上述證人證實的款項系其他法律關系。
對原、被告均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依法予以采信,對雙方當事人有異議的證據(jù),本院認為:原告劉某某提交的證據(jù)一、二、七符合證據(jù)的一般特性,本院認為是有效證據(jù);證據(jù)五、六具有證據(jù)一般特性且與證人證言形成證據(jù)鏈,能證明原告劉某某擬證明的事實,對證據(jù)五、六及證人證言本院予以采信。被告夏某某、謝某某的提交的證據(jù)一,原告劉某某認為系支付其他款項,但未提交證據(jù)證實,對證據(jù)一本院予以采信;證據(jù)三符合證據(jù)一般特征,本院予以采信;證據(jù)二、四被本院已采信的證據(jù)證實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本院不予采信;證據(jù)六中與本案其他證據(jù)相印證的部分予以采信;證據(jù)七、八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本院不予采信。
根據(jù)上述認定的證據(jù),結合庭審中當事人的陳述,查明本案事實如下:
被告夏某某因承接工程需資金于2016年3月11日及2017年3月24日分別向原告劉某某借款3,000,000元。其中2016年3月11日借款3,000,000元,原告劉某某當日以轉賬的方式向被告夏某某支付,被告夏某某于當日向原告劉某某出具了借條一份,借款載明借款3,000,000元,按月息3分(即月利率3%)計息,還款時間2016年9月11日。2017年3月24日,被告夏某某向原告劉某某出具借條一份,載明借款3,000,000元,按月息2.5分(即月利率2.5%)計息,還款時間2017年6月25日。三個月內(nèi)不還按三分計算本息。當日原告劉某某以轉賬的方式向被告夏某某支付1,000,000元,2017年4月6日再次以轉賬的方式向被告夏某某支付2,000,000元。
被告夏某某借款后通過中宏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銀行賬戶向原告劉某某轉賬支付借款利息1,350,000元,其中,2016年5月27日、2016年10月10日、2016年12月13日、2017年4月6日、2017年6月13日各付270,000元。2016年11月7日,被告夏某某通過自己的銀行賬戶向原告劉某某轉賬支付50,000元。2017年11月1日,被告夏某某通過武漢新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向原告劉某某轉賬支付500,000元,2017年12月21日通過自己的銀行賬戶向原告劉某某轉賬支付500,000元。2018年3月17日,被告謝某某通過自己的銀行賬戶分三次各向原告劉某某轉賬支付1,000,000元,合計3,000,000元。
2016年6月3日,被告夏某某通過中宏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向原告劉某某轉賬支付1,000,000元,用于償還借款本金。2016年6月24日,原告劉某某再次向被告夏某某轉賬支付1,000,000元。
另查明:被告夏某某與被告謝某某系夫妻關系,上述借款均發(fā)生在被告夏某某、謝某某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該款用于被告夏某某承包的工程項目中。
本案爭議的焦點:1.本案借款的利息如何計算;2.被告夏某某還款金額如何認定。結合當事人的訴辯觀點及案件事實,本院評訴如下:
(一)關于借款利息如何計算的問題
本院認為,2016年3月11日,被告夏某某向原告劉某某借款時雙方約定借款按月利率3%計算利息;2017年3月24日,被告夏某某向原告劉某某借款時雙方約定借款期內(nèi)按月利率2.5%計算利息,逾期按月利率3%計算利息。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的規(guī)定,對于已經(jīng)償還的利息部分,借款利率不得超出月利率3%,對于未償還的,借款利率不得超出月利率2%。原、被告間的借款約定按月利率3%及2.5%計算利息,對于被告夏某某已償還的利息部分,按雙方約定計算利息,未償還的,借款利率按月利率2%計算利息。故被告夏某某要求借款利息已償還部分按月利率2%計算的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二)關于被告夏某某還款金額如何認定的問題
對原、被告均無異議的還款數(shù)額即被告夏某某、謝某某共向原告劉某某償還5,350,000元,雙方當事人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對方當有異議的部分本院認為:1.2016年6月3日被告中宏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向原告劉某某轉款支付1,000,000元,其交易用途注明為還本金,該款應當認定被告夏某某向原告劉某某還款,但2016年6月24日原告劉某某向被告夏某某轉賬支付1,000,000元,雖然該轉賬單未注明交易用途,被告夏某某亦未向原告劉某某出具借條,但從被告夏某某在此后的2016年10月10日及2016年12月13日還款轉賬憑證中注明的交易用途為“付三個月利息”的行為來看,被告夏某某認可2016年6月24日原告劉某某向被告夏某某轉賬支付1,000,000元系被告夏某某向原告劉某某的借款。其辯稱該款系付2015年11月5日原告劉某某向被告夏某某的借款,但結合被告夏某某在此后的2016年3月11日向原告劉某某借款3,000,000元且約定借款按月利率3%計算利息的情況下未要求原告劉某某償還此前的借款1,000,000元的行為,顯然有悖常理,因此其辯稱該款系償還原告劉某某于2015年11月5日的借款,本院不予采信。故即使認定2016年6月3日被告中宏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向原告劉某某轉款支付1,000,000元為被告夏某某償還原告劉某某的借款,但2016年6月24日被告夏某某又再次向原告劉某某借款1,000,000元,至2016年6月24日止被告夏某某向原告劉某某借款本金并未發(fā)生變化。期間相差21天的利息20712.32元(1000000×0.36年÷365天×21天=20712.32元)應當予以扣減。2.2016年11月7日,被告夏某某通過轉賬的方式向原告劉某某支付了50,000元,原告劉某某認為系支付其他款項,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但未提交證據(jù),且被告夏某某、謝某某不認可該款系支付其他款項,故該50,000元應認定為被告夏某某的還款。3.2017年1月26日中宏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向原告劉某某轉款450,000元,原告劉某某收到該款后當即將該款轉入賴某銀行賬戶,該款用于償還被告夏某某向賴某的借款本息450,000元。該款僅是通過了原告劉某某的銀行賬戶,原告劉某某并未收取該款,故該450,000元不能認定為被告夏某某向原告劉某某的還款。4.2018年1月10日中宏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向劉某轉賬支付4,540,000元。當日劉某將該款轉入原告劉某某銀行賬戶,該款系支付被告夏某某于2017年9月15日至21日期間向原告劉某某借款4,000,000元(馮某為該借款的擔保人)本息,該款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不能認定為被告夏某某、謝某某償還本案所涉借款。
綜上,原告劉某某與被告夏某某之間形成合法有效的民間借貸關系,被告夏某某應當承擔償還借款本息的義務。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一條“債務人除主債務之外還應當支付利息和費用,當其給付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并且當事人沒有約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抵充:(一)實現(xiàn)債權的有關費用;(二)利息;(三)主債務?!钡囊?guī)定,被告夏某某已償還的5,400,000元,應當先抵充利息,再抵充借款本金。具體計算方式如下(1).2016年5月27日,被告夏某某向原告劉某某還款270,000元,依上述規(guī)定,該款中應抵充利息2,27,835.62元(3000000元×0.36年÷365天×77天=227835.62元),抵充本金42,164.38元(270000元-227835.62元=42164.38元),故至2016年5月27日止,被告夏某某尚欠原告劉某某借款本金2,957,835.62元(3000000元-42,164.38元=2957835.62元)。該借款本金自2016年5月28日至2016年12月13日的利息為559,833.83元(2957835.62元×0.36年÷365天×199天-20712.32元=559833.83元)。自2016年5月28日始至2016年12月13日止,被告夏某某還款590,000元,該款中應抵充利息559,833.83元,抵充借款本金30,166.17元。故至2016年12月13日止,被告夏某某尚欠原告劉某某借款本金2,927,669.45元(2957835.62元-30166.17元=2927669.45元。該款自2016年12月14日始至2018年3月17日止利息為1,322,504.50元(2927669.45×0.36年÷365天×458天=1322504.50元)。(2).2017年3月24日借款1,000,000元自借款之日至2018年3月17日利息為337,356.16元(1000000元×3月×0.025月+10000000×0.36年÷365天×266天=337356.16元)。(3).2017年4月6日借款2000000元自借款之日起至2018年3月17日止利息為651,041.10元(2000000元×3月×0.025月+20000000×0.36年÷365天×254天=651041.10元)。故上述借款至2018年3月17日止利息為2,310,901.74元(1322504.50元+337356.16元+651041.10元=2310901.76元)。自2016年12月14日始至2018年3月17日止,被告夏某某、謝某某共向原告劉某某還款4,540,000元,該款應抵充借款利息2,310,901.76元,借款本金2,229,098.24元。綜上至2018年3月17日止,被告夏某某尚欠原告劉某某借款本金3,698,571.21元(2927669.45元+3000000元-2229098.24元=3698571.21元)。2018年3月18日始至還清之日止應按月利率2%計算利息。被告夏某某向原告劉某某借款均發(fā)生在被告夏某某、謝某某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該款用于其夫妻共同生產(chǎn)經(jīng)營的承包工程項目中,屬被告夏某某與被告謝某某夫妻共同債務,應由被告夏某某與被告謝某某共同償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第二百一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夏某某、謝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共同向原告劉某某償還借款本金3,698,571.21元及利息(按月利率2%計算,自2018年3月18日始至付清之日止)。
二、駁回原告劉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40,694元,減半收取20,347元,保全費5,000元,由原告劉某某負擔800元,被告夏某某、謝某某共同負擔24,547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吳芬清
書記員: 萬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