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劉華林,男,1956年1月16日出生,漢族,現?。呵鼗蕧u市海港區(qū)。
委托代理人:羅向軍,河北德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劉淑春,女,1964年4月6日出生,漢族,現?。呵鼗蕧u市海港區(qū)。
委托代理人:張維仁,河北百諾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劉華林為與被上訴人劉淑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秦皇島市海港區(qū)人民法院(2012)海民初字第425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王巍、劉京、張躍文組成合議庭,于2013年12月18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劉華林的委托代理人羅向軍和被上訴人劉淑春的委托代理人張維仁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審理查明:2011年6月1日,劉華林、劉淑春簽訂協議書一份,載明:“甲方:劉華林,乙方:劉淑春,甲、乙雙方就債權轉讓協議所涉與高銀芳老師解除原甲方與高銀芳購房合同事宜達成協議如下:一、由甲方負責與高銀芳老師協商解除原購房協議,解除協議以支付24萬違約金及四個月內騰出現占用房屋為限。二、如甲方按本協議第一條約定與高銀芳老師達成解除協議,乙方應與甲方簽訂債權債務轉讓協議。三、如甲方按本協議第一條達成解除協議后乙方不與甲方簽訂債權債務轉讓協議,乙方賠償甲方損失20萬元。四、如甲方沒有按本協議第一條約定條件與高銀芳老師達成解除協議,乙方有權不與甲方達成債權債務轉讓協議,并不承擔任何責任。……甲方:劉華林代理人羅向軍乙方:劉淑春2011.6.1”。協議簽訂后,劉華林與高銀芳解除購房合同,劉淑春未與劉華林簽訂債權轉讓協議。劉華林起訴,請求判令劉淑春賠償違約責任15萬元,并承擔訴訟費用。另查明,秦皇島榮通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欠劉華林本息共計人民幣180萬元。2010年3月12日劉華林與肖天君(即榮通房地產法定代表人)簽訂協議書一份,榮通房地產同意將其所有的建國路106號綜合樓第三層房地產產權交予劉華林抵頂欠劉華林的180萬元借款。2011年7月18日劉華林與秦皇島榮通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簽訂補充協議書一份,榮通房地產同意將抵頂債務的建國路106號綜合樓第三層協助劉華林轉給劉華林指定的第三人,協助辦理過戶手續(xù),劉華林同意承擔全部過戶費37萬元。劉華林稱其與劉淑春于2011年6月1日簽訂的協議書所指債權轉讓協議即是指轉讓其對秦皇島榮通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的債權。其于2009年8月24日與高銀芳女兒高瑩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將榮通房地產抵頂債務的房屋銷售給高銀芳,收取購房定金12萬元。但由于榮通房地產在此房上設定貸款抵押沒有撤銷,致使該房屋無法辦理過戶手續(xù)。后高銀芳在使用近三年能辦理過戶手續(xù)時又無力購房,劉華林遂聯系劉淑春商談購房事宜。因房屋仍在榮通房地產名下,遂通過債權轉讓方式實現。劉淑春稱其與劉華林代理人協商的是購買建國路10號三層樓房的事,不清楚債權轉讓的標的、對價、條件等具體內容。2011年11月,該樓房已銷售他人。劉華林稱劉淑春未與其簽訂債權轉讓協議給其造成兩方面損失,一是用房屋使用費抵頂了24萬元違約金,損失了可取得的近30萬元的房屋使用費;二是榮通房地產開發(fā)公司提出的房屋過戶費由23萬元變成37萬元,劉華林多支出14萬元過戶費。
原審法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本案中,劉華林、劉淑春簽訂的協議書實為雙方簽訂債權轉讓的意向協議,該債權轉讓指向的載體為秦皇島榮通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名下的建國路106號綜合樓第三層房屋產權。雙方關于賠償20萬元損失的約定因簽意向協議時尚未實際發(fā)生,故該約定實為違約金。劉淑春未與劉華林簽訂債權轉讓協議雖然有違約定,但劉華林所稱與高銀芳之間的購房協議不能履行,即不能辦理過戶手續(xù)并非劉淑春原因所致,且因高銀芳無力購房欲解除合同亦是劉華林積極意愿,故對劉華林所述在與榮通房地產簽訂協議及補充協議前即以自己名義與高銀芳簽訂購房協議并實際交付房屋所造成的損失劉淑春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同時,從2011年6月劉華林、劉淑春簽訂意向協議到2011年11月該房出售給他人,劉華林并未舉證證明其實際損失的數額,故對劉華林的訴訟請求原審法院不予支持。遂判決:對劉華林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1650元,由劉華林負擔(已交納)。
本院經審理查明的事實與原審法院認定的事實一致,本院予以確認。二審期間雙方當事人未提交新的證據。
本院認為:本案中,上訴人劉華林與被上訴人劉淑春簽訂的協議書實為雙方簽訂的債權轉讓意向協議,該債權轉讓指向的載體為秦皇島榮通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名下的建國路106號綜合樓第三層房屋產權。雙方關于賠償20萬元損失的約定在簽意向協議時尚未實際發(fā)生,被上訴人劉淑春未與上訴人劉華林簽訂債權轉讓協議雖然有違約定,但劉華林所稱與高銀芳之間的購房協議不能履行,即不能辦理過戶手續(xù)并非劉淑春原因所致,且因高銀芳無力購房欲解除合同亦是上訴人劉華林積極意愿,故對上訴人劉華林所述在與榮通房地產簽訂協議及補充協議前即以自己名義與高銀芳簽訂購房協議并實際交付房屋所造成的損失,被上訴人劉淑春不應承擔賠償責任。而且,上訴人劉華林并未舉證證明其實際損失的數額。綜上,上訴人的上訴主張,理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300元,由上訴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王 巍 審判員 劉 京 審判員 張躍文
書記員:李禹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