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河北省灤平縣。委托訴訟代理人:牛玉平,河北金山嶺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趙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滿族,農(nóng)民,河北省灤平縣號。
劉某某上訴請求:、要求依法撤銷(2018)冀0824民初321號民事判決書,并依法改判;二、本案訴訟費及一審訴訟費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和理由,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系前后院的鄰居,2016年5月份被上訴人家翻建房屋,建造房屋后護坡,占用上訴人房院范圍約50公分,并且被上訴人將該房屋的后檐子超出其房院使用證范圍,占用上訴人房院上層空間部分約40公分,導致下雨時被上訴人家房屋上的雨水直接流入上訴人家房院內(nèi)。被上訴人的行為侵犯到了上訴人的合法權益,為此,上訴人向人民法院依法提起訴訟,要求被上訴人排除對上訴人的妨害行為。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導致作出錯誤的判決。一、一審法院認定事實錯誤。本案中涉訴標的物系被上訴人的后護坡及被上訴人的后房檐,本案需要審理的是被上訴人的后護坡及后房檐是否占用上訴人的房屋四至范圍,并且是否侵犯到上訴人的合法權益,是否對上訴人造成妨礙,本案系排除妨害糾紛,并非土地權屬爭議,人民法院具有管轄權。另外,為了能夠證明此事,上訴人在一審時已經(jīng)出示上訴人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書一份及現(xiàn)場照片四張,充分證明了上訴人對涉案地塊具有合法的使用權,被上訴人的行為侵犯到了上訴人的合法權益。二、本案并非是土地權屬爭議糾紛,因上訴人家的房屋土地使用證是合法取得,并且與其他鄰居無爭議。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就雙方房院范圍內(nèi)的土地使用證沒有糾紛。糾紛之處在于上訴人家與被上訴人家前后房院之間有60公分的距離。該60公分系集體的土地。自從被上訴人家2016年5月份翻建房屋后,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家就剩余20公分的距離(經(jīng)土地局、村、鎮(zhèn)、土地所現(xiàn)場測量)。并且在此期間,上訴人家從沒有翻建過,被上訴人又在新建的房屋后面建造60公分的護坡。據(jù)此計算,被上訴人后護坡占用上訴人土地使用證中40公分;并且被上訴人家房屋后檐系40公分,據(jù)此計算,被上訴人家后房檐占用集體土地上層空間20公分,占用上訴人家上層空間20公分;三、根據(jù)一審時上訴人出示的灤平縣國土資源局作出的(2017)37號行政處罰決定書一份、及被上訴人向一審法院出示的灤平縣國土資源局作出的違法案件現(xiàn)場勘驗筆錄圖一張,充分證明了被上訴人家超占的事實,并且也印證了被上訴人家房后護坡超占集體土地20公分,并且也已經(jīng)延伸到上訴人家房院內(nèi)40公分。四、在上訴人起訴之前曾多次向國土部門反應此事,國土部門也給主持調(diào)解多次,并且在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后護坡的位置定下鐵蹶子,證實被上訴人家后護坡超占上訴人的土地使用面積。因調(diào)解不成,告知上訴人方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印證了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并不是土地權屬不明,雙方均有農(nóng)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證書,權屬明確。為此,一審法院以上訴人對爭議地沒有合法的宅基地使用權,并且土地權屬爭議處理系行政機關職權為由,駁回上訴人的訴訟請求,屬于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錯誤。綜上所述,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審理有誤,請求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撤銷灤平縣人民法院(2018)冀0824民初321號民事判決書,并依法改判。趙某辯稱,我同意一審判決,上訴人的上訴請求沒有依據(jù),2016年5月建房在我宅基地原基礎上建的房,上訴人當時對此無異議,如果當時侵占了上訴人的地他肯定不會同意我翻建。上訴人的四至范圍為:“東至自己院墻皮外,南至趙某房屋基沿60公分處,西至自己院墻皮外,北至房基沿。”我沒有侵犯他的范圍。我翻建是在前后左右均未移動的情況下進行的建設,經(jīng)村、縣、鎮(zhèn)土地部門丈量后證明我并沒有占用上訴人的土地面積。上訴人在我建完房后拆除護坡給我造成了一定的經(jīng)濟損失,請求法院依法判決。劉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要求依法判令被告將其房屋護坡中占用原告房院范圍的部分給予拆除;2、要求依法判令被告將其房屋后檐子占用原告房院上空間部分給予拆除;3、本案的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原、被告的房院前后相鄰,原告在后,被告在前。原告提交的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載明的原告房院的四至范圍為:“東至自己院墻皮外,南至趙某房屋基沿60公分處,西至自己院墻皮外,北至房基沿?!北桓嫣峤坏募w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載明的被告房院的四至范圍為:“東至自己墻皮外閆印祥西山華,南至自南房另加錯拐5平方米,西至郭術珍東院墻外皮,北至房地基沿?!?018年3月26日本院邀請長山峪鎮(zhèn)土地所工作人員對涉案現(xiàn)場地塊進行實地勘驗,并制作了勘驗筆錄。原、被告產(chǎn)生糾紛的地塊為被告家房后寬約60公分長約10米的矩形地塊。原告方認為該地塊內(nèi)寬約50公分的部分應在其房院內(nèi)。被告方認為該地塊屬于村集體所有的土地,故修建的護坡及后房檐均未侵犯原告合法權益。一審法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由此可見排除妨害請求權的行使需當事人享有合法的物權。而本案原告未能舉證證明其對涉案地塊享有合法的宅基地使用權,且土地權屬爭議的處理系行政機關的職權范圍,并無司法介入的余地。因此本院對原告的訴訟請求依法不予以支持。綜合上述,一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駁回原告劉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40.00元。由原告劉某某負擔。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法院認定事實相同。
上訴人劉某某因與被上訴人趙某排除妨害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灤平縣人民法院(2018)冀0824民初32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6月6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劉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牛玉平,被上訴人趙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關于“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xiāng)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本案訟爭是宅基地的使用權,顯然爭議糾紛屬于使用權權屬爭議,依法先由登記機關處理;本案中,上訴人劉某某認為其與被上訴人趙某產(chǎn)生糾紛的地塊為被上訴人家房后寬約60公分長約10米的矩形地塊,是在自己家宅基地四至的范圍內(nèi),其對涉案地塊應享有使用權,但未能提供充足證據(jù)證明對涉案地塊享有合法的宅基地使用權。被上訴人趙某認為該涉案地塊屬于村集體所有的土地,故修建的護坡及后房檐均未侵犯上訴人劉某某合法權益。本院認為,該案屬宅基地權屬爭議,應當由當事人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而該案系宅基地權屬爭議,屬行政機關的職權范圍。因此,上訴人所訴的宅基地使用權糾紛問題,應當在政府對訴爭宅基地的使用權確定后再根據(jù)具體情況確定。綜上所述,劉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40.00元,由上訴人劉某某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鄧立波
審判員 陳建民
審判員 于相成
書記員:張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