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某生
鄭國強(河北唐山豐南區(qū)唐坊鎮(zhèn)法律服務所)
王某某
張景黎(河北燕南律師事務所)
郭曉婷(河北燕南律師事務所)
李成海
原告劉某生。
委托代理人鄭國強,唐山市豐南區(qū)唐坊鎮(zhèn)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王某某。
委托代理人張景黎、郭曉婷,河北燕南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李成海。
原告劉某生與被告王某某追償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2年6月5日立案受理后,依法審判員李賀玲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在審理過程中,被告王某某在舉證期限內(nèi)向本院申請追加李成海為第三人參加訴訟,本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7條 ?的規(guī)定,通知李成海為本案第三人參加訴訟,于2012年7月1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某生及其委托代理人鄭國強,被告王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張景黎、郭曉婷,第三人李成海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庭審質證以及雙方陳述,認定本案事實如下:
2009年,原、被告及第三人在甘肅合伙開辦石料廠,2010年孫永成加入合伙,孫永成共投入資金和設備折款1530269元。因被告王某某不同意孫永成入伙,2011年4月11日,孫永成退出合伙,所投入資金及設備款1530269元,由劉某生給孫永成出具了借款手續(xù),約定自2010年7月1日開始計息。2011年7月10日,原、被告及第三人簽訂合并協(xié)議,約定將石料廠固定資產(chǎn)折價120萬元,轉讓給被告王某某一人經(jīng)營,立協(xié)議前產(chǎn)生的利潤共享,盈損共擔,協(xié)議簽訂后由王某某自負盈虧。2011年7月,孫永成向本院起訴劉某生,請求償還借款1530269元,本院做出(2011)豐民初字第1688號民事判決書,判決劉某生給付孫永成人民幣1530269元,并自2010年7月1日起至給付之日止按月息2分給付利息。該判決生效后,本院已執(zhí)行劉某生個人存款60萬元和其女兒名下存款30萬元給孫永成。
上述事實,有雙方陳述、證人證言、合并協(xié)議、孫永成訴狀、(2011)豐民初字第1688號民事判決書、民事裁定書、執(zhí)行裁定書等證據(jù)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原、被告和第三人之間屬于個人合伙關系,原告訴請被告給付的代償款,系三方在合伙期間與孫永成所產(chǎn)生的債務關系,三方在2011年簽訂的合并協(xié)議對此債務約定不明,合伙財產(chǎn)是否包括孫永成所投入的資金及其設備,雙方陳述不一致,本案無法查明。被告王某某已在此前作為原告向本院提起訴訟,起訴被告劉某生、李成海合伙糾紛一案,本院已于2012年2月27日立案受理,此案正在審理過程中,本案原告劉某生的訴請亦屬于三人之間的合伙糾紛,應在三人的合伙糾紛案中主張權利,待三人對合伙期間的債權、債務清算并認可后,原告對超出自己應承擔份額的部分有權向其他合伙人追償?,F(xiàn)三人的合伙糾紛案正在審理過程中,原告對合伙期間的債務即提起追償?shù)脑V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五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劉某生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9286元,由原告劉某生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原、被告和第三人之間屬于個人合伙關系,原告訴請被告給付的代償款,系三方在合伙期間與孫永成所產(chǎn)生的債務關系,三方在2011年簽訂的合并協(xié)議對此債務約定不明,合伙財產(chǎn)是否包括孫永成所投入的資金及其設備,雙方陳述不一致,本案無法查明。被告王某某已在此前作為原告向本院提起訴訟,起訴被告劉某生、李成海合伙糾紛一案,本院已于2012年2月27日立案受理,此案正在審理過程中,本案原告劉某生的訴請亦屬于三人之間的合伙糾紛,應在三人的合伙糾紛案中主張權利,待三人對合伙期間的債權、債務清算并認可后,原告對超出自己應承擔份額的部分有權向其他合伙人追償。現(xiàn)三人的合伙糾紛案正在審理過程中,原告對合伙期間的債務即提起追償?shù)脑V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五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劉某生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9286元,由原告劉某生負擔。
審判長:李賀玲
書記員:郝竹青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