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被告: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有限公司,住所地中國(上海)自由貿(mào)易試驗區(qū)濱江大道2727號。
法定代表人:黃晉,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芳,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劉某與被告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有限公司(以下至判決主文前簡稱國際會議公司)追索勞動報酬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月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1月2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某及被告國際會議中心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芳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劉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判決被告向原告支付:1、2018年9月20日至2018年11月14日勞動報酬差額8,507元;2、2018年10月5日至2018年11月11日期間8天雙休日加班工資32,550元。事實和理由:2018年9月20日,原告入職被告擔任總經(jīng)理辦公室副主任,上崗前被告人力資源總監(jiān)與原告約定工資收入標準為年薪30萬元,并在書面勞動合同第十五條第五款中專門手工書寫,明確原告的工資標準為每月25,000元,但被告實際支付的工資標準僅為每月16,600元,分別于2018年10月8日、2018年11月8日向原告支付勞動報酬21,293元和16,600元,尚有勞動報酬差額8,507元未支付。另外,原告工作期間,被告承擔中國進口博覽會歡迎晚宴任務,被告安排原告于2018年10月5日、10月6日、10月7日、10月14日、10月28日、11月3日、11月4日、11月11日的8天雙休日加班,該8天加班均系被告要求原告加班,并非原告主動申請加班,故無須履行加班事前申報審批流程,被告需支付以上8天雙休日的加班工資。
被告國際會議公司辯稱,關(guān)于訴請1,勞動合同已經(jīng)明確原告的月工資標準為12,800元,原告僅在年終績效考核合格的情況下才能享受月工資25,000元,但原告自行離職導致被告無法對原告進行績效考核。原告自2018年9月20日入職,于2018年11月14日申請離職,被告已足額支付了工作期間的工作,且被告支付了2018年11月滿月工資,已向原告多支付了8,300元。關(guān)于訴請2,被告處有嚴格的加班審批制度,主動加班和被動加班都須按照加班審批流程進行申請,并取得主管書面批準,否則視為無效加班。原告對此知曉但未履行加班審批流程,且因上海進博會期間休息日進行調(diào)整,原告主張的2018年11月3日和11月11日這兩天系工作日,并非休息日,故被告無需支付該8天的雙休日加班工資。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原告提供了上海市單位退工證明、勞動合同、工資單、銀行流水單截屏;被告提供了辭職申請、2018年9月-11月工資明細表、考勤卡原件。對上述證據(jù)雙方當事人無異議,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結(jié)合當事人陳述,本院查明事實如下:
原告劉某于2018年9月20日入職被告國際會議公司工作,并簽訂期限自2018年9月20日起至2019年9月19日止的勞動合同,約定試用期為2018年9月20日至2018年11月19日止;試用期的基本工資標準為12,800元;被告需要原告加班的,由被告以書面或口頭形式通知原告。原、被告在勞動合同第十五條“雙方約定的其他內(nèi)容”中特別約定“經(jīng)年終績效考核合格,2018年工資性收入為30萬÷12月=2.5萬X3.5月=8.75萬元”。
被告國際會議公司于2018年10月8日支付原告2018年9月工資4,693元及10月基本工資12,800元加浮動工資3,800元;被告于2018年11月8日支付原告11月的基本工資12,800元加浮動工資3,800元。2018年11月12日,原告劉某因個人原因向被告國際會議公司提出辭職,并工作至11月14日。
另查,被告國際會議公司安排原告劉某于2018年10月7日周日加班13小時,于2018年10月14日周日加班8.5小時,于2018年10月28日周日加班11小時,于2018年11月4日周日加班13.5小時。
庭審中原告提交:1、微信聊天記錄截屏,并當庭演示了微信聊天記錄,旨在證明主張的8天雙休日加班均系被告要求原告加班,并非原告主動加班。被告主張微信聊天系電子證據(jù),對方身份可篡改,聊天內(nèi)容可刪除和修改,不能保證微信聊天內(nèi)容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2、員工手冊,旨在證明被告并非年終進行考核,而是每月進行考核,原告無需進行年度考核即可享有每月25,000元的工資標準。被告主張員工手冊的約定與雙方在勞動合同第十五條“雙方約定的其他內(nèi)容”中關(guān)于8.75萬元支付條件的特別約定并不沖突,原告僅在年終績效考核合格的情況下才能享受月工資25,000元。
3、被告關(guān)于做好2018年度績效考核工作的通知,旨在證明被告處工作不滿6個月的不參加考核、不定等次,原告應享有每月25,000元的工資標準。被告對該通知的真實性認可,主張該通知系原告離職后非法取得的,根據(jù)該通知原告也需進行不定等級的考核,且要區(qū)分合格與不合格。
庭審中,原、被告確認考勤卡原件中原告劉某2018年10月14日當日的考勤打卡時間為早上8:30至下午18:00。
2018年11月16日,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原告劉某的仲裁申請,原告要求劉某要求被告國際會議公司支付:1、2018年9月20日至2018年11月14日工資差額8,507元;2、2018年10月5日至2018年11月11日雙休日加班工資32,550元。2018年12月7日,該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均未支持原告的仲裁請求。原告不服裁決,遂訴至本院。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
關(guān)于被告是否需支付2018年9月20日至2018年11月14日的工資差額。原告主張無需進行年終考核,月工資即為25,000元;被告主張根據(jù)勞動合同約定,原告僅在年終績效考核合格的情況下才能享受月工資25,000元,但原告自行離職致被告無法對原告進行績效考核,月工資應為12,800元。本院認為,根據(jù)文義解釋,原告月工資僅在年終績效考核合格的情況下才系25,000元,原告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知曉該勞動合同特別約定的意思表示,原告所主張的被告人力資源總監(jiān)曾承諾其無需經(jīng)年終績效考核即可獲得月工資25,000元的意見,并未提交相關(guān)證據(jù)予以證明,故本院對于原告的該主張不予采信。鑒于被告已足額支付了工作期間的工資,對原告的該項訴請,本院不予支持。
關(guān)于被告是否需支付2018年10月5日至2018年11月11日期間8天雙休日的加班工資。第一、原告主張2018年10月5日、10月6日存在加班,并當庭演示了微信聊天內(nèi)容,被告主張微信聊天內(nèi)容無法證明準確的加班時長,本院認為原告僅提供微信聊天內(nèi)容用于證明存在加班及加班時長,鑒于微信聊天內(nèi)容屬數(shù)據(jù)電文證據(jù),存在刪改的特性,且原告并無提交其他證據(jù)予以補強和佐證,故對于該兩天的加班工資,本院不予支持。第二、原告主張2018年11月11日存在24小時值班,應屬加班,本院認為值班并非加班,原告提供的微信聊天內(nèi)容也未能體現(xiàn)該日原告的工作內(nèi)容和加班時長,且該日因進博會被調(diào)整為工作日,故對于該日的加班工資,本院不予支持。第三、原告主張2018年10月7日、10月14日、10月28日、11月3日、11月4日這5天存在加班,并提供了微信聊天內(nèi)容及考勤卡,被告主張原告的主動加班和被告加班均需按照加班審批流程進行申請,另因上海進博會期間休息日進行調(diào)整,原告主張的2018年11月3日系工作日,并非休息日。本院認為,被告因進博會將2018年11月3日調(diào)整為工作日,并無不妥,故對該日的加班工資,本院不予支持。根據(jù)當庭演示的微信聊天記錄和考勤卡,本院確認2018年10月7日、10月14日、10月28日、11月4日這4天系被告安排原告加班,且未安排補休,故被告需支付原告該4天的加班工資。關(guān)于加班時間,根據(jù)原告的考勤打卡時間,并扣除每天吃飯1小時,本院確認被告安排原告于2018年10月7日周日加班13小時,于10月14日周日加班8.5小時,于10月28日周日加班11小時,于11月4日周日加班13.5小時。關(guān)于加班工資基數(shù),根據(jù)《上海市企業(yè)工資支付辦法》第九條的規(guī)定,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shù)為勞動者所在崗位相對應的正常出勤月工資,故本院以原告在職期間正常月工資16,600元為加班工資基數(shù)。綜上,被告需支付原告2018年10月7日、10月14日、10月28日、11月4日的雙休日加班工資8,777.01元(計算方式:16,600元/21.75/8*46*2=8,777.01元)。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二項、《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勞動爭議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九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劉某2018年10月7日、10月14日、10月28日、11月4日的雙休日加班工資8,777.01元;
二、駁回原告劉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計5元,免予收取。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br/>
審判員:沈肖偉
書記員:邱??燕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