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隆
馮海龍(黑龍江尊成律師事務所)
黑龍江富盛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
徐智
原告劉興隆,男,1988年8月28日生,漢族,工程師,住哈爾濱市香坊區(qū)。
委托代理人馮海龍,男,黑龍江尊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黑龍江富盛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哈爾濱市平房區(qū)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渤海路與聯鄉(xiāng)路交匯處。
法定代表人趙洪友,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徐智,該公司法律顧問。
原告劉興隆訴被告黑龍江富盛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12月25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4月2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興隆及其委托代理人馮海龍、被告黑龍江富盛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徐智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庭審質證,對原告提供的證據一真實性無異議,證明問題有異議,根據合同第十五條約定,被告負有向原告交付資料的義務,客觀上原告所主張的交付給原告的資料是應當交付給產權登記機關的,上述材料只有一份,根據合同的約定,如果被告的責任導致原告不能在規(guī)定期限內取得房地產權屬證書,被告沒有看到原告是何時申請辦理房地產權屬證書,何時被拒絕辦理或不能辦理,也沒有看到原告舉證證明不能辦理的原因是被告的原因,故被告認為該證據證明不了原告所主張的事實。對原告提供的證據二,對證據真實性無異議,該證據也能證明被告在庭審過程中陳述的被告是按照商品房銷售的規(guī)定流程向原告出具的合法有效的票據,該票據是由哈爾濱地稅局專制的票據,該款項只是預收的購房款,原告辦理產權應當持上述票據與被告進行房屋面積的最終結算。對原告提供的證據三,取暖費是原告交給物業(yè)公司的,與被告無關,對水費、電費、天燃氣、代辦費票據真實性無異議,但只能證明原告交款的事實,無法證明其他。
被告在舉證期限內未提供證據。
本院認為,原、被告于2011年12月10日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書》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內容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禁止性規(guī)定,應屬合法有效。原、被告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各自履行合同義務。合同簽訂后原告向被告交付了全部購房款,被告于2012年9月25日為原告辦理了進戶手續(xù),實際向原告交付了房屋。按照合同的約定,被告應當自房屋交付使用后的180日內,持辦理權屬登記需由出賣人提供的資料到產權登記機關備案。關于原告訴請被告向原告提供合同第十五條約定的購房發(fā)票、銷售許可證、產權部門備案光盤等材料的問題,因本案在審理過程中,經本院釋明,原告表示其該項訴訟請求的目的是要求被告完成登記備案的合同義務,并協(xié)助原告辦理本案爭議房屋的產權登記。本院認為根據原、被告簽訂的合同第十五條的規(guī)定,被告應當持辦理產權登記需由出賣人提供的資料到產權登記機關備案,而協(xié)助原告辦理產權登記亦屬于商品房買賣合同的附隨義務,故原告要求被告協(xié)助其辦理本案爭議房屋的產權登記手續(xù)符合法律規(guī)定亦符合雙方簽訂《哈爾濱市商品房買賣合同》的合同目的,故本院對原告的該項訴訟請求予以支持。關于原告訴請被告給付原告延期辦理產權證違約金的問題,因根據雙方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書》第十五條的規(guī)定,被告應當在房屋交付使用后180日內,持辦理產權登記需由出賣人提供的資料到產權登記機關備案。在庭審中被告自稱本案爭議房屋取得銷售許可證即被告公司完成備案登記的時間為2013年5月,事實上已經超過了合同規(guī)定的期限進行備案,故本院認為原告不能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取得權屬證書,被告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按照雙方簽訂的《哈爾濱市商品房買賣合同書》第十五條第二項的規(guī)定,被告應當向原告支付違約金3590元(717996元×0.5%),故原告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和合同約定,本院予以支持。關于被告辯稱原告未能舉證證明其向被告提交申請辦理產權證書的證據材料的問題,本院認為辦理商品房的備案登記系開發(fā)公司的合同義務,無需原告方申請,因被告未能及時辦理備案登記,導致原告未能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取得產權證書,即應視為被告違約,故對被告的該項抗辯主張,本院不予采信。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第六十條 ?、第一百零七條 ?、第一百一十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 ?第一款 ?第(一)項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黑龍江富盛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持辦理權屬登記需要的資料到產權登記機關備案,并協(xié)助原告劉興隆辦理位于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木材東街、互助街地段A3棟1單元1501室房屋所有權證;
二、被告黑龍江富盛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給付原告劉興隆違約金3590元。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50元(原告已預交50元),由被告黑龍江富盛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與上款一并給付原告劉興隆。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原、被告于2011年12月10日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書》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內容不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禁止性規(guī)定,應屬合法有效。原、被告應當按照合同的約定各自履行合同義務。合同簽訂后原告向被告交付了全部購房款,被告于2012年9月25日為原告辦理了進戶手續(xù),實際向原告交付了房屋。按照合同的約定,被告應當自房屋交付使用后的180日內,持辦理權屬登記需由出賣人提供的資料到產權登記機關備案。關于原告訴請被告向原告提供合同第十五條約定的購房發(fā)票、銷售許可證、產權部門備案光盤等材料的問題,因本案在審理過程中,經本院釋明,原告表示其該項訴訟請求的目的是要求被告完成登記備案的合同義務,并協(xié)助原告辦理本案爭議房屋的產權登記。本院認為根據原、被告簽訂的合同第十五條的規(guī)定,被告應當持辦理產權登記需由出賣人提供的資料到產權登記機關備案,而協(xié)助原告辦理產權登記亦屬于商品房買賣合同的附隨義務,故原告要求被告協(xié)助其辦理本案爭議房屋的產權登記手續(xù)符合法律規(guī)定亦符合雙方簽訂《哈爾濱市商品房買賣合同》的合同目的,故本院對原告的該項訴訟請求予以支持。關于原告訴請被告給付原告延期辦理產權證違約金的問題,因根據雙方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書》第十五條的規(guī)定,被告應當在房屋交付使用后180日內,持辦理產權登記需由出賣人提供的資料到產權登記機關備案。在庭審中被告自稱本案爭議房屋取得銷售許可證即被告公司完成備案登記的時間為2013年5月,事實上已經超過了合同規(guī)定的期限進行備案,故本院認為原告不能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取得權屬證書,被告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按照雙方簽訂的《哈爾濱市商品房買賣合同書》第十五條第二項的規(guī)定,被告應當向原告支付違約金3590元(717996元×0.5%),故原告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和合同約定,本院予以支持。關于被告辯稱原告未能舉證證明其向被告提交申請辦理產權證書的證據材料的問題,本院認為辦理商品房的備案登記系開發(fā)公司的合同義務,無需原告方申請,因被告未能及時辦理備案登記,導致原告未能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取得產權證書,即應視為被告違約,故對被告的該項抗辯主張,本院不予采信。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第六十條 ?、第一百零七條 ?、第一百一十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 ?第一款 ?第(一)項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黑龍江富盛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持辦理權屬登記需要的資料到產權登記機關備案,并協(xié)助原告劉興隆辦理位于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木材東街、互助街地段A3棟1單元1501室房屋所有權證;
二、被告黑龍江富盛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給付原告劉興隆違約金3590元。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50元(原告已預交50元),由被告黑龍江富盛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與上款一并給付原告劉興隆。
審判長:鄧麗梅
審判員:熊依麗
審判員:王春艷
書記員:趙可心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