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某。
原告:劉某某,系原告劉某某之子。
上述二原告的委托代理人:汪文濤、余國慶,湖北實律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鄂州市房屋拆遷安置建設公司。住所地:原辦公地址鄂州市五里墩村濱湖西路環(huán)保局綜合樓,現(xiàn)辦公地址為鄂州市肉聯(lián)廠區(qū)。
法定代表人:徐某,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金軍,該公司工作人員(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徐某,系鄂州市房屋拆遷安置建設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徐輝,(代理權限為一般授權代理)。
被告:曹志祥。
被告:鄂州市房屋征收與補償辦公室。住所地:鄂州市古城北路房產(chǎn)大廈四樓。
法定代表人:熊叢春,該辦主任。
委托代理人:郭輝,該辦公室職工(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代理)。
委托代理人:汪道桂,湖北伸道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代理)。
原告劉某某、原告劉某某訴被告鄂州市房屋拆遷安置建設公司(以下簡稱鄂州房屋拆遷公司)、被告徐某、被告曹志祥、被告鄂州市房屋征收與補償辦公室(以下簡稱鄂州市房屋征收辦)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1月24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齊志剛擔任審判長,審判員繆冬琴、人民陪審員王慧參加的合議庭,于2014年6月10日、2014年9月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某某、原告劉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汪文濤、余國慶、被告鄂州房屋拆遷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金軍、被告鄂州市房屋征收辦的委托代理人汪道桂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徐某、被告曹志祥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2010年12月16日,被告鄂州房屋拆遷公司、被告徐某共同向原告劉某某出具借據(jù),向原告劉某某借款852000元,借期1年,于2011年12月15日到期一次性還清。被告曹志祥作為擔保人在借條上簽名。同日,原告劉某某通過其賬戶向被告徐某賬戶轉賬600000元。
2011年6月2日,被告鄂州房屋拆遷公司、被告徐某共同向原告劉某某出具借條,向原告劉某某借款100萬元,借期1年,到期還款,不計息。被告曹志祥作為擔保人在借條上簽名。同日,原告劉某某通過其賬戶向被告曹志祥賬戶轉賬710015元。
2011年6月15日,被告鄂州房屋拆遷公司、被告徐某共同向原告劉某某出具借條,向原告劉某某借款100萬元,借期1年不計息、不分紅,到期還本。被告曹志祥作為擔保人在借條上簽名。2011年6月16日,原告劉某某通過其賬戶向被告曹志祥賬戶轉賬700000元。
2011年8月6日,被告鄂州房屋拆遷公司、被告徐某共同向原告劉某某出具借款憑證,向原告劉某某借款173萬元,借款期1年,自2011年8月5日至2012年8月6日,到期一次性還清全部借款。被告曹志祥作為擔保人在借款憑證上簽名。2011年8月5日,原告劉某某通過其賬戶向被告曹志祥賬戶轉賬2000000元。2011年8月8日,原告劉某某通過其賬戶向被告曹志祥賬戶轉賬49360元。
2012年6月25日,被告鄂州房屋拆遷公司、被告徐某共同出具《還款承諾書》:鄂州房屋拆遷公司、徐某于2010年12月16日向劉某某借款85.2萬元(有借據(jù)),此款于2011年12月30日已還20萬元,2012年4月12日還20萬元,2012年6月22日還5萬元,共計還款45萬元,本金還剩40.2萬元,結至2012年6月25日,過期利息按月息3分計,為8.8萬元,此筆借款實為49萬元沒有還清。在2011年6月2日借款100萬元,2011年6月15日借款100萬元,前后三筆共計欠劉某某借款249萬元,截至今日沒有還款。鄂州房屋拆遷公司、徐某于2011年8月6日向劉某某借款173萬元,截至今日沒有還款。上述四筆借款共計422萬元,截至今日沒有還款。鄂州房屋拆遷公司、徐某承諾分四次還清此借款,在2012年6月30日之前還50萬元,2012年7月30日之前還款100萬元,2012年8月30日之前還款100萬元,余下172萬元在2012年12月30日之前全部還清。四筆借款本金過期利息按實際發(fā)生計算,以借條為主。
另查明:劉某某與劉某某系父子關系。
1994年3月1日,經(jīng)鄂州市文明城市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研究,同意鄂州市人民政府拆遷安置管理辦公室成立鄂州房屋拆遷公司,隸屬鄂州市人民政府拆遷安置管理辦公室,徐某任鄂州房屋拆遷公司經(jīng)理。1994年3月4日,鄂州市審計事務所作出鄂州審驗字(1994)9號注冊資金驗資報告書,認定申報數(shù)為5000000元,審驗數(shù)為5000000元,其中:固定資產(chǎn)500000元,流動資產(chǎn)4500000元;審驗情況簡要說明:由鄂州市人民政府拆遷安置管理辦公室劃撥固定資產(chǎn)500000元,流動資金4500000元。1994年3月12日,鄂州市人民政府拆遷安置管理辦公室出具證明,證實“鄂州房屋拆遷公司開業(yè)資金經(jīng)鄂州市審計事務所驗資注冊資金為5000000元,市拆遷辦又追加5000000元,合計開業(yè)資金10000000元”。同日,鄂州市人民政府拆遷安置管理辦公室向鄂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鄂州市工商企業(yè)注冊資金資信證明,證實鄂州房屋拆遷公司注冊資金10000000元,其中:流動資金500000元,固定資金9500000元。
2007年12月10日,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區(qū)人民法院作出(2007)梁民初第50號民事判決書,該判決認為“原告鳳凰信用社主張被告市拆遷辦在投入市拆遷公司注冊資金不實的范圍內承擔法律責任的理由,因事實依據(jù)不足,且被告市拆遷公司具有法人資格,應以其經(jīng)營和管理的財產(chǎn)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故原告要求被告市拆遷辦公室承擔民事責任的請求,不予支持”,最終判決“駁回原告鳳凰信用社的訴訟請求”。后因鳳凰信用社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因其未交納訴訟費,本院于2008年1月15日作出(2008)鄂州法立民上裁字第07號民事裁定書,裁定“對上訴人鄂州市鄂城區(qū)鳳凰農(nóng)村信用合作社的上訴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2012年6月4日,鄂州市機構編制委員會作出鄂州編字(2012)30號“關于調整全市拆遷安置管理體制的批復”,同意將“鄂州市人民政府拆遷安置管理辦公室”更名為“鄂州市房屋征收與補償辦公室”。
本案爭議的焦點為:(一)本案的定性;(二)原告出借的金額及被告實際下欠的金額;(三)曹志祥是否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四)鄂州市房屋征收辦是否在其出資不實的范圍內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本院認為:(一)關于本案的定性。民間借貸是公民之間,公民與非金融機構企業(yè)之間的借款行為。本案中,原告劉某某、劉某某作為出借人是公民,借款人也是公民和非金融機構企業(yè),符合民間借貸的特性,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規(guī)定》的規(guī)定,本案案由應定為民間借貸糾紛。
(二)關于原告出借的金額及被告實際下欠的金額。根據(jù)原告劉某某、劉某某的陳述,以及匯款的憑證,2010年12月16日的借據(jù)上雖注明852000元,但實際匯款600000元,該借據(jù)包含了按月息3.5%計算1年的利息,故本次實際借款本金為600000元;2011年6月2日的借條上雖注明100萬元,但實際匯款710015元,該借據(jù)包含了按月息3.5%計算1年的利息,故本次實際借款本金為710015元;2011年6月15日的借條上雖注明100萬元,但實際匯款700000元,該借據(jù)包含了按月息3.5%計算1年的利息,故本次實際借款本金為700000元;加上2011年8月6日借款173萬元,原告劉某某、劉某某實際出借本金3740015元。因借據(jù)上有被告徐某的簽名和被告鄂州房屋拆遷公司的公章,故被告鄂州房屋拆遷公司、被告徐某應共同向原告劉某某、劉某某承擔還款的義務。對于利息應當分段計算,即:
1、本金600000元自2010年12月16日至2014年12月25日止,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標準計算的利息為:(1)2010年12月16日至2010年12月25日止,按年利率5.56%的4倍,利息為3655.89元;(2)2010年12月26日至2011年2月8日,按年利率5.81%的4倍,利息為17191.23元;(3)2011年2月9日至2011年4月5日,按年利率6.06%的4倍,利息為22314.08元;(4)2011年4月6日至2011年7月6日,按年利率6.31%的4倍,利息為38689.81元;(5)2011年7月7日至2011年12月29日,按年利率6.56%的4倍,利息為75916.27元;(6)因被告鄂州房屋拆遷公司、被告徐某于2011年12月30日還款200000元,抵扣上述利息157767.28元后,余下42232.72元應抵扣600000元的本金,即本金下欠557767.28元,自2011年12月30日至2012年4月11日,按年利率6.56%的4倍,利息為41702.04元;(7)因被告鄂州房屋拆遷公司、被告徐某于2012年4月12日還款200000元,抵扣上述利息41702.04后,余下158297.96元應抵扣557767.28元的本金,即本金下欠399469.32元,自2012年4月12日至2012年6月7日,按年利率6.56%的4倍,利息為16369.27元;(8)本金399469.32元,自2012年6月8日至2012年6月21日,按年利率6.31%的4倍,利息為3867.3元;(9)因被告鄂州房屋拆遷公司、被告徐某于2012年6月22日還款50000元,抵扣上述利息20236.57后,余下29763.43元應抵扣399469.32元的本金,即本金下欠369705.89元,自2012年6月22日至2012年7月6日,按年利率6.31%的4倍,利息為3834.81元;(10)本金369705.89元自2012年7月7日至2014年1月22日,按年利率6%的4倍,利息為137226.72元;(11)本金369705.89元自2014年1月23日至2014年12月25日,按年利率6%的1倍(原告方起訴時請求:2014年1月22日之后的利息按銀行基準利率繼續(xù)計算),利息為20516.14元。因此,截止2014年12月25日,本金為369705.89元,利息為161577.67元。
2、本金710015元自2011年6月2日至2014年12月25日止,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四倍計算的利息為:(1)2011年6月2日至2011年7月6日,按年利率6.31%的4倍,利息為17184.31元;(2)2011年7月7日至2012年6月7日,按年利率6.56%的4倍,利息為171292.71元;(3)2012年6月8日至2012年7月6日,按年利率6.31%的4倍,利息為14238.43元;(4)2012年7月7日至2014年1月22日,按年利率6%的4倍,利息為263542.01元;(5)2014年1月23日至2014年12月25日,按年利率6%的1倍(原告方起訴時請求:2014年1月22日之后的利息按銀行基準利率繼續(xù)計算),利息為39400.97元。因此,截止2014年12月25日,本金為710015元,利息為505658.43元。
3、本金700000元自2011年6月15日至2014年12月25日止,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四倍計算的利息為:(1)2011年6月15日至2011年7月6日,按年利率6.31%的4倍,利息為10649.21元;(2)2011年7月7日至2012年6月7日,按年利率6.56%的4倍,利息為168876.56元;(3)2012年6月8日至2012年7月6日,按年利率6.31%的4倍,利息為14037.59元;(4)2012年7月7日至2014年1月22日,按年利率6%的4倍,利息為259824.66元;(5)2014年1月23日至2014年12月25日,按年利率6%的1倍(原告方起訴時請求:2014年1月22日之后的利息按銀行基準利率繼續(xù)計算),利息為38845.21元。因此,截止2014年12月25日,本金為700000元,利息為492233.23元。
4、本金1730000元自2011年8月6日至2014年12月25日止,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四倍計算的利息為:(1)2011年8月6日至2012年6月7日,按年利率6.56%的4倍,利息為380780.74元;(2)2012年6月8日至2012年7月6日,按年利率6.31%的4倍,利息為34692.9元;(3)2012年7月7日至2014年1月22日,按年利率6%的4倍,利息為642138.08元;(4)2014年1月23日至2014年12月25日,按年利率6%的1倍(原告方起訴時請求:2014年1月22日之后的利息按銀行基準利率繼續(xù)計算),利息為96003.15元。因此,截止2014年12月25日,本金為1730000元,利息為1153614.87元。
綜上,截止2014年12月25日,被告鄂州房屋拆遷公司、被告徐某下欠原告方本金為3509720.89元,利息為2313084.2元。
(三)關于曹志祥是否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因被告鄂州房屋拆遷公司、被告徐某的四筆借款在時間上存在持續(xù)性,且每筆借款借據(jù)上擔保人一欄均有曹志祥的簽名,故被告曹志祥對被告鄂州房屋拆遷公司、被告徐某下欠原告方的款項應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四)關于鄂州市房屋征收辦是否在其出資不實的范圍內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因兩級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對注冊資金是否不實,已經(jīng)進行了認定,原告方無其他的證據(jù)推翻已生效的裁判文書,故原告方請求被告鄂州市房屋征收辦應當在5000000元出資不實的范圍內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原告劉某某、原告劉某某與被告鄂州房屋拆遷公司、被告徐某之間形成的借條,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除對利息的約定過高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外,其借貸關系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原告劉某某、原告劉某某提供匯出款項的相關憑證,證實其已履行了出借的義務。被告鄂州房屋拆遷公司、被告徐某未按雙方之間的合同約定及時償還本金及利息,違反了上述協(xié)議的約定,故原告劉某某、原告劉某某請求被告鄂州房屋拆遷公司、被告徐某履行還本付息的義務應予支持。被告曹志祥對被告鄂州房屋拆遷公司、被告徐某下欠原告方的款項應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因生效文書已認定鄂州市房屋征收辦的出資已到位,故被告鄂州市房屋征收辦不應承擔注冊資金不實的民事責任。經(jīng)合議庭評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條、第二百一十一條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鄂州房屋拆遷公司、被告徐某共同償還原告劉某某、原告劉某某借款本金3509720.89元、支付利息2313084.2元(計算至2014年12月25日止);
二、被告曹志祥對被告鄂州房屋拆遷公司、被告徐某下欠原告劉某某、原告劉某某的上述款項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三、駁回原告劉某某、原告劉某某對被告鄂州市房屋征收辦的訴訟請求;
四、駁回原告劉某某、原告劉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上述款項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履行完畢。逾期履行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2559.64元,保全費5000元,合計57559.64元,由被告鄂州房屋拆遷公司、被告徐某、被告曹志祥共同負擔(上述訴訟費用已由原告墊付,在執(zhí)行中直接抵扣)。
如不服本判決,可自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至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武漢市東湖支行,戶名:湖北省財政廳非稅收入財政專戶,賬號:05×××69-1。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訴訟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長 齊志剛 審 判 員 繆冬琴 人民陪審員 王 慧
書記員:郭玥彤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