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彪彪,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同上,系劉某某之子。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孝感市孝南區(qū)陡崗鎮(zhèn)朝陽村民委員會,住所地: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qū)陡崗鎮(zhèn)朝陽村。法定代表人:周安新,該村委會主任。委托訴訟代理人:饒彬,湖北名流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巍,湖北名流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第三人):劉海官,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qū)。原審被告:湖北香潤生態(tài)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qū)陡崗鎮(zhèn)袁畈村。法定代表人:吳斌,該公司總經理。
上訴人劉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孝感市孝南區(qū)陡崗鎮(zhèn)朝陽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朝陽村委會”)、劉海官及原審被告湖北香潤生態(tài)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潤公司”)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0902民初140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1月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劉某某上訴請求:1、撤銷一審判決,支持上訴人一審訴訟請求;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和理由:一、上訴人在二輪承包中實際承包的土地面積為7畝。當年承包時一畝面積是按照888m2計算,現(xiàn)在新的確權登記都是按照666m2計算。這次土地確權都是按照實際面積登記的,采用的是衛(wèi)星航拍技術,精度非常高。按照村委會的說明,劉海官對爭議土地應得到補償款882元,但其得到的土地補償款肯定不是這個數(shù)目。二、一審法院適用法律存在重大問題。一審法院認為朝陽委會可就征地補償費的使用、分配方案進行決定,朝陽委會村民會議決定,流轉土地補償費由第一輪承包經營權人取得70%,第二輪承包經營權人取得30%。上訴人認為,該村委會的成立程序不合法,本次村民會議的召開程序也不合法,本次村民會議通過的決議不合法,事實上村委會也完全沒有依照決議來執(zhí)行。朝陽委會辯稱,一、上訴人稱其實際承包面積是7畝,但其沒有提供有效證據(jù)證明其有7畝承包地,該上訴理由是不成立的。二、2013年10月18日本村召開了關于土地流轉的村民代表會議,會議有陡崗鎮(zhèn)的領導、經管站的工作人員、村委會全體成員、村民和黨員代表參加,該會議形成的會議決定有村委會在一審提交的證據(jù)5證明。同時村委會在一審提交了原第一輪承包戶與第二輪承包戶簽訂的協(xié)議書,協(xié)議書上的一輪承包戶和第二輪承包戶按比例分成的約定,說明此次會議本村村民是知曉的,而且會議決定也是合法的。綜上,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成立,請二審法院維持一審判決。劉海官辯稱,同意朝陽委會的意見,一審判決合理合法。香潤公司未提交陳述意見。劉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朝陽委會、香潤公司支付劉某某土地流轉費4900元(7畝×700元);2、判令朝陽委會、香潤公司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4年,朝陽委會與香潤公司就朝陽耕地流轉簽訂協(xié)議,該協(xié)議約定,朝陽委會將該村村民的耕地全部流轉給香潤公司,香潤公司向朝陽委會按照每畝每年700元支付土地補償費,支付至2028年止。朝陽委會向農戶支付土地補償費。2004年,孝南區(qū)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局向劉某某頒發(fā)孝南農村承包權字第0105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該證注明劉某某家庭(劉某某、胡自芳、劉彪、劉威、劉慶)共同承包經營孝感市孝南區(qū)朝陽耕地4.78畝,承包期限為2004年12月30日至2028年12月31日止。朝陽委會就劉某某家庭的耕地補償費未達成一致意見,故引起訴訟。另查明,劉某某為家庭承包方代表,原孝感市孝南區(qū)陡崗鎮(zhèn)草廟村已合并到朝陽。劉海官第一輪承包土地中的1.8畝,經第二輪土地承包時已由劉某某家庭取得承包經營權。2013年10月18日,朝陽委會召開村民代表會,該會議決定,流轉土地補償費,由第一輪承包經營權人取得70%。第二輪承包經營權人取得30%。一審法院認為,本案屬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關于劉某某的主體問題,農戶成員為多人的,由其代表人進行訴訟,劉某某為家庭承包代表人,故其為原告進行訴訟符合法律規(guī)定。關于劉某某承包土地的面積,劉某某家庭取得孝南農村承包權字第0105號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上注明其家庭承包土地面積為4.78畝,故認定劉某某家庭承包土地的面積為4.78畝。劉某某主張按7畝計算土地補償費無證據(jù)予以證實,不予采信。關于劉某某的訴訟請求是否超過訴訟時效,根據(jù)朝陽委會與香潤公司簽訂的流轉合同,朝陽委會應自2014年每年按每畝700元向農戶支付土地補償費,朝陽委會至今未向劉某某支付土地補償費,該侵權行為一直持續(xù)進行,故劉某某的訴訟未超過訴訟時效。關于劉某某的訴訟請求是否能支持,村民會議可就征地補償費的使用、分配方案進行決定,朝陽委會村民會議決定,流轉土地補償費,由第一輪承包經營權人取得70%,第二輪承包經營權人取得30%。劉某某家庭第二輪承包土地中有1.8畝在第一輪土地承包時屬于劉海官,故劉某某家庭每年應獲得的土地補償費為2464元〔(4.78畝-1.8畝)×700元+1.8畝×700元×30%〕。香潤公司已將補償費支付給朝陽委會發(fā)放,故劉某某的補償費應由朝陽委會支付。因劉某某在訴訟中只起訴了一年的補償費,故只就一年的補償費進行處理。判決:一、朝陽委會支付劉某某補償費2464元。二、駁回劉某某其他訴訟請求。上述給付款項,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付清。逾期支付,則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本案受理費50元,由朝陽委會負擔。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經審理查明,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本案的爭議焦點問題:1、劉某某承包經營的土地面積如何確定;2、朝陽委會通過村民代表會議決定土地流轉費由第一輪承包戶取得70%、第二輪承包戶取得30%是否合法。
本院認為,2004年12月31日原孝感市孝南區(qū)陡崗鎮(zhèn)草廟村民委員會與劉某某簽訂的《農村土地承包合同》,以及孝南區(qū)人民政府向劉某某頒發(f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均載明劉某某家庭第二輪承包的土地面積為4.78畝,上述證據(jù)是劉某某家庭依法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依據(jù),也是確認劉某某家庭承包土地面積的依據(jù)。劉某某上訴稱其承包土地面積實際為7畝,因無充分的證據(jù)證明,且其關于土地面積計量標準變化的理由不符合常情,對其該項主張,本院不予支持。朝陽委會是依法設立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2013年10月18日通過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決定,對于該村流轉給香潤公司的土地補償費,由第一輪承包經營權人取得70%,第二輪承包經營權人取得30%。該決定是根據(jù)本村土地承包變化的實際情況,為保障新舊承包的農戶利益而對土地流轉費分配作出的處理意見,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劉某某上訴稱朝陽委會的成立程序不合法、本次村民會議的召開程序不合法、本次村民會議通過的決議不合法、事實上村委會也完全沒有依照決議來執(zhí)行之理由,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劉某某家庭第二輪承包土地中有1.8畝在第一輪土地承包時屬于劉海官,該1.8畝土地的流轉費應當按照上述決定比例分配,故劉某某家庭每年應獲得的土地補償費為2464元。因香潤公司已將補償費支付給朝陽委會發(fā)放,劉某某的補償費應由朝陽委會支付。綜上所述,劉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劉某某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楊忠東
審判員 戴 捷
審判員 鮑 龍
書記員:陳青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