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原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上述兩原告之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磊,上海周祖琪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述兩原告之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陸偉忠,上海周祖琪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必定,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被告:陳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被告:劉駿,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上述三被告之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祁長宇,上海祁長宇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劉某、劉某某訴被告劉必定、陳某某、劉駿共有物分割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某、劉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磊、陸偉忠,被告劉必定、陳某某及三被告之共同訴訟代理人祁長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劉某、劉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判決原告劉某單獨享有上海市松江區(qū)青城山路159弄11棟西1單元402室;2.依法判決原告劉某某單獨享有上海市松江區(qū)青城山路159弄11棟西1單元202室;3.依法分割剩余動遷補償款81,039.65元,要求三被告給兩原告各16,207.93元;4.判令三被告立即返還原告劉某上海市松江區(qū)青城山路159弄11棟西1單元402室期房補貼1,500元/月(暫計6個月);5.判令三被告立即返還原告劉某某上海市松江區(qū)青城山路159弄11棟西1單元202室期房補貼1,500元/月(暫計6個月);6.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劉某系劉必定與前妻所育之女,劉某某系劉必定之父。劉必定與陳某某再婚后生育劉駿。劉必定與征收人簽訂《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約定用補償款調換安置房屋三套,分別為松江區(qū)青城山路159弄11棟西單元202室(小套)、402室(小套)和2單元401室(大套)。拆遷補償款總計1,675,362.85元,訂房總價1,594,323.2元,剩余81,039.65元?,F(xiàn)劉必定將其名字加到兩原告分別享有的小套房屋中,試圖侵占原告享有的獨立安置的合法權益。故訴至法院作如上訴請。
被告劉必定、陳某某、劉駿辯稱:三被告是被征收房屋實際居住人,原告劉某18歲就搬出房屋,屬于空掛戶口,原告劉必定曾經在動遷前就享受一套公租房,摘抄戶籍資料顯示原告劉某某在1992年和老伴同時遷入了單位分配的福利房芷江中路XXX弄XXX號,所以我們認為劉某某不應該享受動遷安置。兩原告都不符合動遷被安置人的條件。退一步講,即使兩原告符合安置條件,被告不認可原告主張的一戶一套的分配原則,這是沒有道理的,劉必定已經適當安排了兩位原告的住房問題,原被告曾經在動遷組簽過家庭內部協(xié)議,雙方都是親筆簽名。兩原告的補償款即使分得平均數(shù)也不夠抵扣安置房的款項,而且被告劉必定對各套安置房產權的分配也是符合情理的;本次動遷已經簽訂了家庭內部協(xié)議和訂購單,不宜再次變動,期房過渡費應該按照家庭協(xié)議約定的份額分割。
經審理查明:上海市楊浦區(qū)通北路XXX弄XXX號房屋承租人系劉必定。該戶戶籍在冊人口為劉某某、劉某、劉必定、陳某某、劉駿。劉某某為劉必定之父,劉某系劉必定與前妻所育之女,劉必定與陳某某系夫妻關系,育有劉駿。
2015年10月29日,上海市楊浦區(qū)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甲方)、上海市楊浦第一房屋征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實施單位)與劉必定(乙方)簽訂《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約定,乙方房屋坐落通北路XXX弄XXX號,房屋性質公房。被征收房屋價值補償款為1,386,037.85元,其中,評估價格880,565.50元,價格補貼款258,240.45元,套型面積補貼423,345元。裝潢補償款2,135元。甲方提供給乙方產權調換房屋3套。其他各類補貼獎勵合計287,190元。乙方搬離原址30日內,甲方應向乙方支付81,040元。期房補貼:一室戶1500元/月/套,二室戶2000元/月/套,三室戶2500元/月/套?!队喎炕貓?zhí)》顯示,佘山北48A-02A地塊11棟西1單元202室,補貼后總價416,694.90元,購房人劉必定、劉某某;佘山北48A-02地塊11棟西1單元402室,購房人劉必定,劉某;佘山北48A-02地塊11棟東2單元401室,購房人劉必定,陳某某,劉駿。該戶《困難戶認定結果單》顯示,困難戶認定人數(shù)5人:劉必定、陳某某、劉駿、劉某、劉某某?!毒用癜仓眉案黝愘M用確認表》顯示,該戶總金額為1,675,362.85元。審理中,被告出示銀行流水,并陳述過渡費一室戶每月1500元,三室戶每月2500元,動遷組從2015年12月起向其支付至2018年7月。原告對被告關于過渡費所出示的證據(jù)及陳述的內容沒有異議。
審理中,關于原告提交了和《訂房回執(zhí)》上房屋分配方式一致的《家庭內部協(xié)議書》,并陳述該協(xié)議上簽名和蓋章均不是兩原告所為。被告陳述字體是原告劉某某女兒劉必珍所寫,兩原告在場且親自蓋章。審理中,劉必珍向本院陳述簽名系其代簽,在場人為劉必定、陳某某,兩原告均不在場。
關于系爭房屋的來源。劉某某陳述該房屋系其單位分配的。劉必定陳述該房屋系劉某某單位分配及劉某某父母房屋的歸并。
關于系爭房屋的實際居住情況。劉某某向本院陳述,其原來一直居住在閣樓,后來因為家庭矛盾,兒子劉必定將其趕出去,就住到女兒家里去了。劉某向本院陳述,其從小居住在系爭房屋,后來房子太小就出去租房子住。結婚后不住了,后來離婚了也沒有辦法住回去。劉必定向本院陳述,其父劉某某及母親、女兒劉某及劉必定、陳某某夫妻及兒子劉駿都住在里面。征收前四五年,劉某某住到其妹妹家去,劉某住到2006年左右就不住在家里了。審理中,原、被告雙方當事人均認可劉某某曾增配芷江中路XXX弄XXX號二層后間公有住房一間,面積9.4平方米,1998年退房。劉某某陳述該房因妻子看病故而出售。審理中,當事人一致認可,劉某、劉某某、劉必定、陳某某、劉駿目前在本市他處均無其他住房。
審理中,劉必定向法院陳述,產權調換房屋購房合同尚未簽訂,進戶手續(xù)尚未辦理,因房屋面積增加,征收單位已經向其開具了三套房屋的現(xiàn)金交款單分別為:劉必定、陳某某、劉駿需補交房款38,940.03元;劉必定、劉某某需補交房款2,697.60元;劉必定、劉某需補交房款2,755.20元,上述款項均未支付。
以上事實由原告提供的戶籍摘抄、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協(xié)議、訂房回執(zhí)、居住困難戶認定結果單、居民安置及各類費用確認表、上海市不動產登記簿、居民戶口本,被告提交的住房調配單、銀行流水、現(xiàn)金交款單及當事人陳述等證據(jù)予以佐證,并經庭審質證,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公民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根據(jù)規(guī)定,同住人是指在該房屋處有本市常住戶口,已實際居住一年以上,且本市無其他住房或者雖有其他住房但居住困難的人。劉某、劉某某、劉必定、陳某某、劉駿均為被安置房屋戶籍在冊人員,均實際居住一年以上,且均被征收單位認定為居住困難人口,故劉某、劉某某、劉必定、陳某某、劉駿均為被征收房屋的同住人。劉某某雖然曾增配芷江中路房屋,但該房屋面積僅為9.4平方米,劉某某目前并無住房,且被征收房屋來源于劉某某單位分配,劉某某對房屋貢獻較大,故對于被告方主張劉某某不能享受本次征收利益的意見,不予采納。但考慮到劉某某曾增配房屋的情況,對劉某某適當少分。對于房屋的分配,本院結合當事人之間的家庭關系、人員結構,確定:佘山北48A-02A地塊11棟西1單元202室(一房一廳)房屋歸劉某某所有;佘山北48A-02A地塊11棟西1單元402室(一房一廳)歸劉某所有;佘山北48A-02地塊11棟東2單元401室(三房一廳)歸劉必定、陳某某、劉駿所有,需補交部分的房價款由獲得房屋的當事人自行補足。因劉某、劉某某所占份額比例不足以單獨訂購相應的房屋,本院綜合考慮所訂購房屋的面積、房屋市場價格因素等酌情確定劉某、劉某某所應支付給劉必定、陳某某、劉駿的房款差價部分。劉必定已經領取的房屋的過渡費,應當支付給獲得房屋的劉某某、劉某。因劉某某、劉某所能享有的征收補償款金額均已經用于訂房,故其要求分割征收補償款總金額與訂購房屋價值之間的差價81,040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四條、第五條、第六條、第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佘山北48A-02A地塊11棟西1單元202室(一房一廳)房屋由原告劉某某訂購,房款差價2697.60元由劉某某補足;佘山北48A-02A地塊11棟西1單元402室(一房一廳)由原告劉某訂購,房款差價2755.20元由劉某補足;佘山北48A-02A地塊11棟東2單元401室(三房一廳)由劉必定、陳某某、劉駿訂購,房款差價38,940.03元由劉必定、陳某某、劉駿補足;
二、原告劉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劉必定、陳某某、劉駿350,000元;原告劉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劉必定、陳某某、劉駿150,000元;
三、被告劉必定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劉某某過渡費48,000元、支付劉某過渡費48,000元;
四、駁回原告劉某、劉某某的其余訴訟請求。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未按生效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6,607元(已減半收取),由原告劉某、劉某某負擔3,303.50元,由被告劉必定、陳某某、劉駿負擔3,303.5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陳娟娟
書記員:吳劍行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