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劉某某,女,漢族,無固定職業(yè),住哈爾濱市道里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大鵬,黑龍江海天慶城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哈爾濱哈輕塑膠有限公司,住所地哈爾濱市松北區(qū)。
法定代表人:劉軍,職務: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萍,女,漢族,該公司法律顧問,住哈爾濱市道里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東勇,女,漢族,該公司副總經理,住哈爾濱市道里區(qū)。
原告劉某某與被告哈爾濱哈輕塑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輕塑膠公司)勞動爭議一案,本院于2016年11月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劉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大鵬、被告哈輕塑膠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陳萍、劉東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劉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賠償因拒絕返還檔案、社保手續(xù)等給原告造成的經濟損失42374元;2、判令被告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等。原告當庭降低第一項訴請,要求被告賠償的經濟損失為9796.80元即賠償六個月的失業(yè)保險金5916元(986元/月×6個月)、養(yǎng)老保險2562元(427元/月×6個月)、醫(yī)療保險1318.8元(219.8元/月×6個月)。事實和理由:原、被告于1988年建立勞動合同,被告于2013年2月25日單方違法解除勞務關系,并拒絕返還原告職工檔案、社會保險等手續(xù)。無奈之下原告申請勞動仲裁。哈爾濱市勞動仲裁委依法認定被告行為屬于違法解除勞動關系,判令被告支付精神補償費,并返還職工檔案及社會保險手續(xù)等相關事宜。但被告濫用訴權,惡意規(guī)避法定義務,通過程序上的銜接,仍然拒絕履行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的強制性義務,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逃避用人單位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法律義務。原告申請勞動仲裁要求被告返還檔案等事項,仲裁委做出相應裁決,其中有一項是要求被告返還檔案,但被告對該裁決不服,向松北區(qū)法院提起訴訟拒絕返還檔案,該案由松北法院審理并做出判決((2015)松民初字第241號判決書),原告對該案上訴,后撤訴,并申請法院對該判決執(zhí)行。法院于2016年11月11日執(zhí)行完畢,將相應的檔案材料返還給了原告。雙方解除勞動關系開始15日內用人單位即應返還檔案,勞動者即可到相關部門辦理失業(yè)保險金的領取手續(xù)。根據檔案材料中原告繳費等情況,原告可以享受24個月的失業(yè)保險待遇即每個月能得到失業(yè)保險金986元、養(yǎng)老保險427元、醫(yī)療保險219.8元。由于被告一直拖至2016年11月11日才把社保和檔案交給原告,致使原告少享受到6個月的失業(yè)保險待遇,原告只能享受到自2016年12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原告退休前18個月的失業(yè)保險待遇,而不是24個月的失業(yè)保險待遇。上述經濟損失與被告拖延返還檔案、社保手續(xù)等行為有直接的因果關系,故訴至法院。原告和保安公司等其他單位不存在勞動關系。原告在被告處停薪留職期間曾在保安公司做過二年的臨時工,但不知道保安公司是怎么給繳納的社保。該保安公司于2002年已由工商局吊銷,不存在原告與該保安公司建立勞動關系到2015年的事實。2013年2月25日被告解除勞動關系后,原告的社保一直停繳,直到2015年4月原告才拿到仲裁裁決書。原告拿著仲裁裁決書到社保局辦理相關手續(xù),從2015年5月1日至2015年11月1日,因原告是處于失業(yè)狀態(tài),這部分的社保費用均由原告按國家規(guī)定自行繳納。2015年11月1日后原告委托哈爾濱經緯勞務派遣有限公司為原告代為繳納自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11月1日的社會保險費用,如果不繳納此費用,則無法享受失業(yè)保險待遇。2016年12月1日起原告開始享受失業(yè)保險待遇即每個月得到失業(yè)保險金986元、養(yǎng)老保險427元、醫(yī)療保險219.8元。
哈輕塑膠公司辯稱,對原告當庭降低訴請無異議。被告認為原告訴狀中陳述的事實和理由不真實,且其訴請要求賠償和返還賠償無法律依據。1、原告1988年入職被告單位,與被告建立勞動關系。1996年原、被告簽訂自謀職業(yè)協議,1996年至2016年6月,原告與黑龍江省保安技術公司(以下簡稱保安公司)存在雙重勞動關系。被告與原告于2013年2月25日解除勞動關系后,原告一直與保安公司存續(xù)勞動關系至2015年11月。原告于2015年11月后又與經緯勞務派遣公司形成勞務關系至今。以上均有哈爾濱市社會保險事業(yè)管理局登記記載的劉某某本人的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個人賬戶予以證實。從上述證據看來,原告訴請被告與其解除勞動關系違法事實是不真實的,被告將向法院另行提起再審,要求撤消松北法院和市法院做出的非法解除勞動關系的判決。2、鑒于原告自1996年至今除與被告存在勞動關系外,還與上述二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事實,并且根據原告的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個人賬戶繳費登記,足以證實原告訴請的賠償請求根本不存在。如存在,也是虛假取得,也應向國家社保局返還不應領取的失業(yè)保險金。3、根據哈爾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2005年3月頒發(fā)的哈爾濱市失業(yè)保險現行法規(guī)及相關政策選編中關于不享受失業(yè)保險待遇和停發(fā)失業(yè)保險待遇的幾種類型的規(guī)定第一條第八項中的規(guī)定,原告不應享受失業(yè)保險待遇即不應向法院主張其第一項訴請中的三項賠償費用。辦理社保關系必須要向社保局提供勞動合同,現被告掌握的情況是原告除了在被告處參保外,還通過其他單位從1996年同時進行了參保,只能是向社保局提供勞動合同的情況下,社保局才會給原告同時辦理二份社保手續(xù)。既然存在辦理二份社保手續(xù)的勞動合同,被告認為原告和被告有勞動關系,和其他單位也存在勞動關系。在領取失業(yè)保險金及辦理相關手續(xù)時,是不存在時間限制的。只要失業(yè)了,就可以拿著解除勞動關系證明和檔案到社保局辦理相關手續(xù)。通常領取的時間最高不能超過24個月。原告所述每個月的失業(yè)保險金986元、養(yǎng)老保險427元、醫(yī)療保險219.8元的標準是哈爾濱市目前執(zhí)行的標準。2016年10月24日劉某某的前夫來被告處取檔案,被告告知其前夫檔案必須本人來領取。后來被告通過法院執(zhí)行局于2016年11月11日將原告的檔案、社會保險關系封存轉移手續(xù)及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一并交給了原告。因原告一直沒有失業(yè),一直和其他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因此原告不存在享受失業(yè)保險待遇的問題,也不存在要求被告賠償其失業(yè)保險金的問題。所以被告不同意原告的第一項訴請。保安公司從1996年至2015年11月份一直為原告繳納社保費用,中間沒有任何空檔。經緯公司并不是原告所說委托其代繳社保的概念。被告、保安公司和經緯公司為原告繳納的社保內容是一致,只有建立勞動關系才能這樣繳納社保。該費用包括失業(yè)保險費用,而且一直在繳納,原告不存在失業(yè)的問題,所以原告不應享受失業(yè)保險待遇。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1、取走檔案及社保手續(xù)申請、哈松人社監(jiān)告字(2016)第0001號告知書、哈勞人仲不字[2016]第131號不予受理通知書、就業(yè)失業(yè)登記證、申領失業(yè)待遇通知單、失業(yè)人員參加醫(yī)療保險登記確認單客觀真實、來源合法、與本案具有關聯性,故本院均予采信;2、哈勞人仲字[2015]第93-2號仲裁裁決書、(2015)松民初字第241號民事判決書、(2017)黑01民終931號民事判決書客觀真實、來源合法、本院對其中與本案具有關聯性的內容予以采信;3、企業(yè)基本注冊信息查詢單、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與本案不具有關聯性,故本院不予確認;4、被告提交的三份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個人帳戶,原告對其真實性并無異議,被告申請本院再去調取該證據原件以證實其真實無必要性,故本院未予調取。原告是否與其他單位存在勞動關系與本案不具有關聯性,不能以此免除被告應在法律規(guī)定的期限內返還原告檔案等法定義務。
本院經審理查明:劉某某于1988年入職哈輕塑膠公司前身哈爾濱市塑料九廠,從事沖壓工作。2013年2月25日,哈輕塑膠公司在社保機構辦理了解除勞動關系備案登記及社會保險關系終止轉移手續(xù)。2015年3月2日,劉某某向市勞動仲裁提出申請稱:2014年3月,發(fā)現社保陳欠,經查詢發(fā)現哈輕塑膠公司自2013年3月起就停發(fā)了劉某某的社會保險,并未正式通知劉某某,且未經其簽字即私自解除了勞動合同。2014年5、6月份,劉某某多次到哈輕塑膠公司要求返還人事檔案及社會保險封存手續(xù),均被拒絕。劉某某認為哈輕塑膠公司解除勞動關系違法,故請求裁決哈輕塑膠公司返還檔案和社會保險轉移手續(xù)。2015年4月1日,市勞動仲裁作出哈勞人仲字(2015)第93-2號裁決書。裁決哈輕塑膠公司于裁決書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返還劉某某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封存轉移手續(xù),哈輕塑膠公司對該裁決不服,在法定期限內向松北區(qū)人民法院起訴。2016年6月17日,哈爾濱市松北區(qū)人民法院作出(2015)松民初字第241號民事判決書,判決哈輕塑膠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返還劉某某檔案及社會保險關系封存轉移手續(xù)。劉某某提出上訴后又撤訴,并向法院申請對該判決予以執(zhí)行,現該案已執(zhí)行完畢。
另查,劉某某于2016年11月11日通過法院執(zhí)行取得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xù),其到社保機構辦理了失業(yè)保險金的領取手續(xù)。劉某某自2016年12月1日起至2018年6月1日可享受18個月的失業(yè)保險待遇。
本院認為,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xù)。哈輕塑膠公司作為用人單位,在與劉某某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十五日內,為劉某某辦妥包括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移轉手續(xù)在內的退工手續(xù),是其法定義務。劉某某是否與其他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并不影響哈輕塑膠公司在法定期限內履行其上述法定義務,故本院對其抗辯主張不予采納。哈輕塑膠公司未在雙方勞動關系解除之日起十五日內為劉某某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移轉手續(xù),致使劉某某少享受六個月失業(yè)救濟方面的待遇,故本院對劉某某要求哈輕塑膠公司按哈爾濱市目前執(zhí)行的失業(yè)保險金986元/月、養(yǎng)老保險427元/月、醫(yī)療保險219.8元/月的標準,賠償其6個月的經濟損失9796.80元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哈爾濱哈輕塑膠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賠償原告劉某某經濟損失9796.8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原告劉某某已預付)由被告哈爾濱哈輕塑膠有限公司負擔,被告哈爾濱哈輕塑膠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將此款給付原告劉某某。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張旗
人民陪審員 董娟
人民陪審員 張植傳
書記員: 尚云珠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