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代付(系劉某某之子)。代理權限:參加訴訟,和解,代為簽收法律文書。
委托訴訟代理人:胡游,湖北楚峰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參加訴訟,和解,代為簽收法律文書。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隨州市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名勝區(qū)太白村民委員會。
法定代表人:劉新明,村主任。
委托訴訟代理人:黃明剛,隨州市忠信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代理權限:代為出庭,參加調解,代收法律文書。
上訴人劉某某因與被上訴人隨州市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名勝區(qū)太白村民委員會林業(yè)承包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隨縣人民法院(2013)鄂隨縣民初字第0025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7月11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劉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劉代付、胡游,被上訴人隨州市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名勝區(qū)太白村民委員會的法定代表人劉新明、委托訴訟代理人黃明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劉某某上訴請求:原判將山場到期收益與看護山林報酬混為一談,屬認定事實錯誤。我請求的是山場收益分配款,不是勞務費結算糾紛,我的訴訟請求有理有據(jù),應予支持。事實和理由:我與被上訴人簽訂的《林業(yè)承包合同變更協(xié)議》簽訂之時即成立,協(xié)議約定我對山場收益享有分配權。原審以給付勞務費替代合同收益分配款無法律依據(jù)。我主張實際收益的50%有理有據(jù),依法應予支持。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撤銷原審判決,支持上訴人的訴訟請求。
隨州市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名勝區(qū)太白村民委員會辯稱,我們與上訴人均已按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履行完畢,相互不存在有任何經濟糾紛。本案訴爭的332000元是我們對1500畝山場60年承包經營權的發(fā)包收入,該收入系我們的合法收入,與上訴人承包合同無任何關系。請求二審法院依法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請求。
劉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991年4月21日,我與被告(原新城鎮(zhèn)油坊村民委員會)簽訂一份山林承包合同,被告將該葦子爬林場承包給我,期限至2005年12月31日止。1997年11月11日,雙方就林業(yè)承包合同達成部分變更協(xié)議,約定我按30%分得山場收益。2007年3月5日,我們簽訂一份《關于林場承包合同到期收益分配處理協(xié)議》,約定雙方按山場實際收益50%分配。此后,我一直看山、護山至2012年春。2012年5月8日,同村居民樂道國以332000元價格獲得葦子爬林場的承包權。被告對我應得收益未予結算給付,請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支付我的山場收益款166000元。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1991年4月21日,原告劉某某與被告(原新城鎮(zhèn)油坊村民委員會)簽訂一份山林承包合同,被告將該葦子爬林場承包給原告,期限至2005年12月31日止。1997年11月11日,雙方就林業(yè)承包合同達成部分變更協(xié)議,約定原告按30%比例分得山場收益。2007年3月5日,原、被告簽訂《關于林場承包合同到期收益分配處理協(xié)議》,約定:雙方按50%比例分配山場實際收益,原告看護山林至2008年12月30日止。2012年3月10日,原、被告簽訂《葦子爬看山協(xié)議到期終止聲明書》,約定:被告支付原告看護山林報酬30000元;自2012年3月10日起,原告不再看管山場;自2012年3月10日起,原告無權阻止和干涉被告對葦子爬林場林改處置權。2012年5月8日,同村居民樂道國以332000元價格獲得葦子爬林場的承包權,并一次付清承包款。一審法院認為,合同依法受法律保護。原、被告1991年簽訂葦子爬山林承包合同,系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應屬有效合同。合同約定承包期限為15年,即至2005年12月31日到期。合同到期后,原告并未與被告簽訂新的承包協(xié)議,雙方于2007年簽訂的林場承包合同到期收益分配處理協(xié)議,約定原告看護山林期間,雙方按5:5比例分配收益。2012年3月10日,雙方已對原告的看山勞務費進行結算,并已履行,雙方的勞務合同已結束,原告不再享有請求權,原告的訴請無事實依據(jù)。綜上,原告請求被告支付166000元山林收益,無客觀事實及法律依據(jù),依法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駁回原告劉某某的訴訟請求。一審案件受理費3620元,由原告劉某某負擔。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被上訴人隨州市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名勝區(qū)太白村民委員會向本院提交了一組證據(jù)。證據(jù)名稱:湖北省村內公益事業(yè)籌資內部收款專用憑據(jù)三份和領條一份。證明目的:合同期滿后已按山場的收益進行分配的事實。上訴人劉某某對該組證據(jù)的真實性有異議,認為該領條上的簽名不是其簽的;收款憑據(jù)中“袁三”既不是合伙人,也不是承包人,且該憑證有明顯添加痕跡;被上訴人違反舉證規(guī)則,一審時被上訴人一直未提出山場收益分配的事實。本院認為,該組證據(jù)系復印件,不是原件,上面雖然加蓋了隨州市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名勝區(qū)財經所的公章,但沒有負責人簽字予以確認,對該組證據(jù)依法不予采信。
經審理查明,原判認定事實屬實。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北景钢?,上訴人劉某某(乙方)與被上訴人(原新城鎮(zhèn)油坊村民委員會)(甲方)1991年4月21日簽訂的《山林承包合同書》的第三條第三項規(guī)定,合同期滿后,允許乙方優(yōu)先繼續(xù)承包,并允許其子女繼承。由他人接包的,按乙方承包期內的材積增長量,根據(jù)國家當時統(tǒng)一收購價格核算金額,由甲方付給乙方。根據(jù)以上約定,雙方的承包期滿后,應按照承包期內的材積增長量來核算山林的實際收益。本案中,劉某某起訴隨州市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名勝區(qū)太白村民委員會支付其山場收益款166000元是根據(jù)隨州市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名勝區(qū)太白村民委員會發(fā)包給樂道國的山林的使用權的價值計算的,因隨州市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名勝區(qū)太白村民委員會發(fā)包給樂道國的是1500畝山林的使用權,與劉某某承包的500畝山林的收益之間沒有直接的聯(lián)系,不能以1500畝山林的使用權的價值來確定劉某某承包的山林的實際收益。劉某某沒有提供相關的證據(jù)證明其所承包的500畝山場的材積增長量,其訴訟請求依法不能成立,應予以駁回。2012年3月10日隨州市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名勝區(qū)太白村民委員會(甲方)與劉某某(乙方)簽訂的《葦子爬看山協(xié)議到期終止聲明書》約定,“根據(jù)乙方承包葦子爬集體山林場合同早已到期,后因甲乙雙方在2007年達成看管山場和利益分配情況之規(guī)定(按實際收益分配),現(xiàn)特達成以下協(xié)議和聲明:……二、自2012年3月10日止起,乙方不再看管葦子爬林場,甲方而后不再承擔乙方任何費用?!痹搮f(xié)議應視為合同雙方當事人對以前簽訂的承包合同的結算,雙方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已履行完畢,隨州市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名勝區(qū)太白村民委員會不必向劉某某支付費用。
綜上所述,劉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620元,本院依法予以免交。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鄧 明 審判員 尚曉雯 審判員 王 耀
書記員:萬鵬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