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
申訴人梁某某,男,漢族,1961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4130251961********,戶籍地河南省光山縣**鄉(xiāng)**村,系原案被害人。
申訴人李某甲,男,漢族,1971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4130251971********,戶籍地河南省光山縣**鎮(zhèn)**路**號,系原案被害人。
申訴人程某某,男,漢族,1966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4130251966********,戶籍地河南省光山縣**鎮(zhèn)**村,系原案被害人。
申訴人方某某,男,漢族,1972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4130251972********,戶籍地河南省光山縣**鎮(zhèn)**路**號,系原案被害人。
申訴人邱某某,男,漢族,1964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4130251964********,戶籍地河南省光山縣**鎮(zhèn)**路**號,系原案被害人。
申訴人袁某某,男,漢族,1981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4130251981********,戶籍地河南省光山縣**村**組,系原案被害人。
申訴人甘某某,男,漢族,1968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4130251968********,戶籍地河南省光山縣**鎮(zhèn)**街**號,系原案被害人。
上述申訴人不服廣州市荔灣區(qū)人民檢察院穗荔檢訴刑不訴【2019】156號不起訴決定書,以被不起訴人李某乙構(gòu)成合同詐騙罪為由,向本院提出申訴,要求追究被不起訴人李某乙的刑事責任。
本院復查查明:
2018年4月10日,廣東省廣州市公安局荔灣區(qū)分局在移送辦理的李某乙涉嫌合同詐騙罪審查起訴的意見書中認定:
2011年-2013年,犯罪嫌疑人李某乙在廣州市荔灣區(qū)僑中珠島花園**棟經(jīng)營廣州**服飾有限公司,在2011年至2012年4月間,犯罪嫌疑人李某乙與多名被害人簽訂《發(fā)外加工合同》,委托生產(chǎn)了大量童裝交給李某乙,李某乙僅支付少量貨款。2012年5月至11月,犯罪嫌疑人李某乙將童裝低價出售。被害人到廣州**服飾有限公司找李某乙要貨款,李某乙以沒有錢為由不支付余下貨款,李某乙為應付被害人追討貨款,寫下“還款計劃”欺騙被害人,然后潛逃,詐騙他人財物,李某乙有以下犯罪事實。
(1)2012年3月20日,李某乙委托邱某某生產(chǎn)童裝,簽訂一份生產(chǎn)童裝《發(fā)外加工合同》,合同規(guī)定貨物分兩部分,一部分交貨日期為2012年4月5日前和另一部分為2012年4月10日前交貨,邱某某分別于2012年4月14日、4月16日、4月17日、4月21日、5月7日交貨給李某乙,總共5507件童裝,實際貨值人民幣91265元。李某乙只付給邱某某貨款約17014元,還有74251元貨款沒有支付。
(2)2012年3月10日,李某乙委托方某某生產(chǎn)童裝,簽訂一份生產(chǎn)童裝《發(fā)外加工合同》,合同規(guī)定貨物分三部分,一部分交貨日期為2012年4月5日前和另一部分為2012年4月10日前交貨,第三部分為2012年4月15日前交貨。方某某分別于2012年4月7日、4月10日、4月12日、4月14日、4月19日、5月14日交貨給李某乙,總共15368件童裝,實際貨值人民幣293891元。李某乙只付給方某某貨款86282元,還有207608元貨款沒有支付。
(3)2012年3月10日,李某乙委托梁某某生產(chǎn)童裝,簽訂一份生產(chǎn)童裝《發(fā)外加工合同》,合同規(guī)定貨物分三部分,一部分交貨日期為2012年4月5日前和另一部分為2012年4月10日前交貨,第三部分為2012年4月15日前交貨。梁某某分別于2012年4月6日、4月10日、4月14日、4月16日、4月18日交貨給李某乙,總共6529件童裝,實際貨值人民幣123411元。2012年5月18日,李某乙再次委托梁某某生產(chǎn)童裝,簽訂一份生產(chǎn)童裝的《發(fā)外加工合同》,梁某某于2012年5月21日交899件童裝給李某乙,貨值人民幣20743元。兩次交易的貨物總金額為人民幣144154元,李某乙只付給梁某某貨款約15000元。李某乙有129124元貨款未支付給梁某某。
(4)2011年7月20日,李某乙委托李某甲生產(chǎn)童裝,簽訂一份生產(chǎn)童裝《發(fā)外加工合同》,合同規(guī)定2011年8月8日前交貨。2011年8月6日,李某乙委托李某甲生產(chǎn)童裝,簽訂一份生產(chǎn)童裝的《發(fā)外加工合同》,合同規(guī)定2011年8月31日前交貨。2012年3月20日,李某乙委托李某甲生產(chǎn)童裝,簽訂一份生產(chǎn)童裝的《發(fā)外加工合同》,合同規(guī)定貨物分三部分,一部分交貨日期為2012年3月25日前和另一部分為2012年4月5日前交貨,第三部分為2012年4月15日前交貨。李某甲分別于2011年8月6日、8月11日、8月15日、8月17日、8月19日、8月27日、8月31日、9月2日、9月6日、2012年4月20日、4月24日、4月28日、5月7日交貨給李某乙。貨值總共人民幣551311元。李某乙只付給李某甲貨款234258元,還有317053元貨款沒有支付。
(5)2012年3月20日,李某乙委托甘某某生產(chǎn)童裝,簽訂一份生產(chǎn)童裝《發(fā)外加工合同》,合同規(guī)定貨物分兩部分,一部分交貨日期為2012年4月5日前和另一部分為2012年4月10日前交貨。甘某某分別于2012年4月12日、4月13日、4月17日交5055件童裝給李某乙,貨值人民幣84549元。李某乙只付給甘某某貨款29514元,扣除次品退貨貨值,還有55035元貨款沒有支付。
(6)2012年4月,李某乙委托袁某某生產(chǎn)童裝,袁某某分別于2012年4月6日、4月19日、4月21日、4月24日、4月26日、4月27日交17392件童裝給李某乙,貨值人民幣310277元,李某乙付給袁某某貨款91445.7元,扣除次品退貨貨值,李某乙有貨款208631.3元未支付給袁某某。
(7)2012年3月6日,李某乙委托程某某生產(chǎn)童裝,簽訂一份生產(chǎn)童裝《發(fā)外加工合同》,合同規(guī)定交貨日期為2012年3月31日前交貨,程某某于2012年4月3日交3503件童裝給李某乙,貨值人民幣51530.5元,李某乙付給程某某貨款5043.5元,李某乙還有46487元貨款未支付給程某某。
2019年10月17日,廣州市荔灣區(qū)人民檢察院經(jīng)審查認為,李某乙涉嫌合同詐騙罪的證據(jù)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作出穗荔檢訴刑不訴【2019】156號不起訴決定書,決定對李某乙不起訴。
本院復查認為,雖然李某乙在履行合同中采取了先履行小額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但現(xiàn)有證據(jù)不能證明李某乙有非法占有的主觀故意,構(gòu)成合同詐騙罪的證據(jù)不足。廣州市荔灣區(qū)人民檢察院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五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對李某乙作出不起訴決定并無不當。
本院決定:維持廣州市荔灣區(qū)人民檢察院穗荔檢訴刑不訴【2019】156號不起訴決定。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