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市人民檢察院
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
?
武檢一部刑申復決〔2020〕10號
?
申訴人李某某,男性,1965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4207001965********,漢族,武漢**置業(yè)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qū)**大道**號**樓**號。系被害人
申訴人李某某因吳某某詐騙罪一案,不服武漢市江岸區(qū)人民檢察院作出的對被申訴人吳某某作出了存疑不起訴決定,以請求上級檢察機關查明案情,依法起訴吳某某追究吳某某刑事責任的申訴理由和請求,向本院提出申訴。
經(jīng)本院復查,查明:
2013年5月9日,在曹某某的居間介紹下,犯罪嫌疑人吳某某和被害人李某某在中信銀行武漢**支行門口簽訂了借款合同、借款憑證,約定李某某向吳某某借款200萬元,月息6%。李某某簽字離開后,曹某某應吳某某的要求,在借款憑證上簽名擔保100萬元。吳某某根據(jù)曹某某的短信息,向李某甲轉款100萬元。當日,吳某某并未向李某某支付任何款項。
2013年8月12日,吳某某以李某某拒不還款為由,向隨州市曾都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并提出訴前保全,查封、凍結了李某某的財物。2013年10月22日至26日,依據(jù)借款憑證,吳某某、李某某二人簽訂以物抵債協(xié)議,吳某某將李某某位于**路的**超市內(nèi)的冰柜、中央空調(diào)、貨架等物品分三次拖至**倉庫內(nèi)。2013年12月12日,隨州市曾都區(qū)人民法院作出缺席判決,判決吳某某勝訴。2015年12月16日李某某因拒不執(zhí)行判決、裁定罪被隨州市公安局曾都區(qū)分局列為網(wǎng)上追逃人員,2018年11月27日被刑事拘留,2018年12月10日,隨州市曾都區(qū)人民檢察院作出不批捕決定,李某某被取保候審。
本院復查認為,
(一)關于本案的事實認定:
1、被申訴人是否虛構了事實或者隱瞞了真相存疑。
第一,(2013)鄂武漢中民商初字第00239號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兩份,證明中信銀行因涉案5900萬人民幣貸款逾期未還于2013年8月1日向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法院于2013年11月29日開庭,李某某作為被告出庭應訴。證明被害人李某某理應最遲于2013年11月29日知悉曹某某未辦理貸款延期的事實。但其于2015年8月至12月與吳某某多次電話商議還款事宜,2016年4月仍派公司律師前往隨州與吳某某協(xié)商清償債務的事宜,于理不合。
第二,本案被害人李某某主動委托曹某某幫其辦理貸款延期手續(xù),且與曹某某達成了支付200萬運作費的協(xié)議,后期曹某某稱已經(jīng)運作好了,因審批沒有通過沒辦成延期,但是錢已經(jīng)用了(錢是吳某某墊付的),李某某必須付這個200萬。且李某某何時知曉貸款延期沒有辦成的時間前后說法不一,所以吳某某、曹某某是否虛構了花費200萬辦理貸款延期的事實存疑。而且曹某某花費的200萬運作費是否用了?分別用到哪里去了?該事實不清。
2、是否具有共同詐騙合謀的事實不清。本案如果定性為詐騙,則應認定為吳某某、曹某某共同詐騙被害人。一是,被害人李某某稱不認識吳某某,和吳某某沒有經(jīng)濟往來和糾紛,不可能在沒有收到200萬借款的情況下,和吳某某簽訂借款協(xié)議。二是根據(jù)被害人稱基于信任曹某某所說的“已為5900萬元貸款辦理好了延期,花費費用200萬元,這200萬元是找吳某某借的,你要把這筆錢認下來” 的原因,被害人在未收到一分錢的情況下才在吳某某出具的200萬元人民幣的借款憑證上簽名的描述,必須是曹某某和吳某某合謀,才可能取得被害人信任,共同騙得被害人財物。而曹某某和吳某某有無合謀、如何合謀的事實不清。
3、本案詐騙數(shù)額無法確定。本案被害人的實際損失為從李某某超市拖走的貨物的實際價值。而本案中,被害方與詐騙方僅就以物抵欠款達成抽象協(xié)議(協(xié)議中以物抵欠款多少部分空白未填),拖貨前后,因對所拖貨物的具體折扣分歧較大未達成抵押物與欠款相抵,或者折合多少欠款的協(xié)議,亦未及時對被拖貨物進行市場價值評估。案發(fā)后因被拖貨物大部分已被被申訴人處理,已經(jīng)無法評估,且合同價格因貨物究竟是幾成新說法不一,亦無法作為參考,江岸區(qū)院承辦人邀請的價格評估部門認為不符合評估條件,沒有做出評估價。因此本案無法確定被害人的實際損失,即本案的詐騙數(shù)額不清。
(二)關于本案的證據(jù)問題
1、被害人一直聲稱其愿意在未收到一分錢的情況下在200萬元人民幣的借款憑證上簽名的原因是信任曹某某所說的“已為5900萬元貸款辦理好了延期,花費費用200萬元,這200萬元是找吳某某借的,你要把這筆錢認下來?!贝苏f法只有被害人自己提出,沒有相關證據(jù)印證,證據(jù)不足,為孤證。
2、三名直接參與200萬元借款的原案被害人(申訴人)李某某、被不起訴人吳某某、證人曹某某對于200萬借款有三種不同的說法,即沒有借200萬、借了200萬、實際借了100萬,欠款合同寫的200萬,所以注明曹某某只擔保100萬。第三種說法有轉賬100萬憑證相印證。認定吳某某詐騙申訴人李某某200萬的直接參與人的說法不一致,認定詐騙200萬元基本事實的證據(jù)不足。
3、本案缺少認定曹某某及吳某某二人存在共謀及如何共謀的證據(jù),認定共同犯罪的證據(jù)不足。
綜上,認定被申訴人吳某某構成詐騙罪的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江岸區(qū)院作出的不起訴決定正確。
本院決定:依據(jù)《人民檢察院復查刑事案件規(guī)定》第四十條第(一)項的規(guī)定,維持武漢市江岸區(qū)人民檢察院武岸檢二部刑不訴[2020]17號不起訴決定書對被申訴人吳某某作出的存疑不起訴決定。
?
?
2020年11月18日
?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