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人民檢察院第五分院
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
渝檢五分院刑申復決〔2020〕Z19號
申訴人江某某,女,1965年**月**日出生,漢族,身份證號碼5102121965********,住重慶市沙坪壩區(qū)**路***號,系原案被害人暨申訴人代表。
申訴人顏某某,女,1969年**月**日出生,漢族,身份證號碼5102241969********,住重慶市渝北區(qū)***路**-*-*-*號,系原案被害人暨申訴人代表。
申訴人陳某甲,女,1968年**月**日出生,漢族,身份證號碼5102131968********,住重慶市渝中區(qū)***埡*-*-*,系原案被害人暨申訴人代表。
申訴人陳某乙,女,1974年**月**日出生,漢族,身份證號碼5102151974********,住重慶市渝中區(qū)**大廈**-*,系原案被害人暨申訴人代表。
被申訴人蔣某某,女,1988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5116231988********,漢族,初中文化,原重慶**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業(yè)務員,四川省鄰水縣人,住四川省鄰水縣**鎮(zhèn)***村*組**號,系原案被不起訴人。
申訴人江某某、顏某某、陳某甲、陳某乙等人因蔣某某涉嫌詐騙罪一案,不服九龍坡區(qū)檢察院對蔣某某作出的渝九檢公訴刑不訴[2018]203號不起訴決定書的決定,以蔣某某的行為導致被害人錢財受騙,其行為構成詐騙罪應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為由,向本院提出申訴。
本院復查查明: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qū)分局認定,蔣某某系重慶**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2014年2月進入**公司,明知無現貨、無倉儲,協(xié)助胡某工作,統(tǒng)計業(yè)務員與被害人聊天情況,投資意向等,同時利用QQ虛假身份騙取被害人到公司簽訂礦石合同開戶和投入資金進行礦石交易,明知指導老師虛假身份,通過模擬盤明知手續(xù)費、客損、延期費等費用,明知被害人通過交易最后都會虧損,其感覺有人操控交易平臺,卻為賺取高額手續(xù)費提成,隱瞞事實,向被害人發(fā)送虛假盈利圖,刺激被害人交易,共核實已收到報案材料的被詐騙被害人有陳某乙、肖某某、唐某某等30人,其中根據審計報告已收到報案材料的被害人被騙金額1845214.28元,蔣某某獲利20萬元,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涉嫌構成詐騙罪。
重慶市九龍坡區(qū)人民檢察院經兩次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后,仍然認為本案認定蔣某某主觀明知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一條第四款的規(guī)定,決定對蔣某某不起訴。
本院復查認為,綜合本案各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段的全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實施。一是將被害人引入投資平臺的過程,二是在被害人進入投資平臺后,具體實施騙取被害人錢財的過程,而第二個階段才是使被害人真正被騙取錢財的核心階段。本案中蔣某某在審查起訴階段對之前的供述予以否認,現有證據難以認定蔣某某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被害人投資款的主觀故意,結合其入職時間、所處公司層級和具體操作行為,其主觀明知只達到了前述第一階段層次;二是結合其發(fā)展客戶人數、入金量、工資提成來看,認定其主觀明知重慶**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實施詐騙的證據不足。因此九龍坡區(qū)檢察院對被不起訴人蔣某某作出的原存疑不起訴決定定性準確,適用法律并無不當。申訴人江某某等人的申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本院決定:維持九龍坡區(qū)檢察院渝九檢公訴刑不訴(2018)203號不起訴決定書的決定。
2020年6月30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