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長壽區(qū)人民檢察院
刑事抗訴書
渝長檢二部訴刑抗〔2020〕Z1號
重慶市長壽區(qū)人民法院以(2020)渝0115刑初359號書對被告人包某涉嫌販賣毒品罪一案判決:被告人包某犯販賣毒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并處罰金四千元;追繳被告人包某的違法所得三百元;沒收扣押在案的毒品及作案工具OPPO牌手機一部。本院于2020年10月9日收到該判決書,同月13日收到重慶市長壽區(qū)人民法院轉(zhuǎn)交的被告人包某的上訴狀副本。本院依法審查后認為,該判決對被告人包某的量刑是基于其自愿認罪認罰作出的從寬處罰,現(xiàn)在本案證據(jù)未發(fā)生任何變化的情況下,被告人包某以量刑過重為由提出上訴,故該判決失去從寬處罰的基礎,原判決量刑明顯不當。理由如下:
本院審查認定的事實:2020年6月24日10時許,劉某某電話聯(lián)系被告人包某購買價值300元的毒品。雙方在電話中約定在長壽區(qū)黃桷灣金彩虹網(wǎng)吧外面交易,后劉某某將300元毒資用支付寶轉(zhuǎn)賬給包某。在重慶市長壽區(qū)黃桷灣金彩虹網(wǎng)吧外面,包某將用透明塑料袋封裝的一顆疑似毒品甲基苯丙胺片劑(俗稱“麻古”)及一小包疑似毒品甲基苯丙胺晶體(俗稱“冰毒”)交給劉某某,雙方完成交易后被民警當場抓獲。民警在包某身上查獲疑似毒品甲基苯丙胺片劑(俗稱“麻古”)八顆及疑似毒品甲基苯丙胺晶體(俗稱“冰毒”)一小包、作案用黑色OPPO手機一部,從劉某某身上查獲其購買的一顆甲基苯丙胺片劑(俗稱“麻古”)及一小包疑似毒品甲基苯丙胺晶體(俗稱“冰毒”)。經(jīng)稱量,包某販賣給劉某某的毒品重0.19克,從包某身上查獲的毒品重0.77克。經(jīng)鑒定,上述疑似毒品均被檢測出甲基苯丙胺成分,上述毒品和作案工具均被扣押在案。被告人包某到案后,如實供述了其販賣毒品的事實。
被告人包某販賣毒品甲基苯丙胺0.96克,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一款、第四款之規(guī)定,應當以販賣毒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包某曾因販賣毒品被判處有期徒刑,刑罰執(zhí)行完畢后五年內(nèi)再犯販賣毒品罪,系累犯、毒品再犯,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五條第一款、第三百五十六條之規(guī)定,應當從重處罰。在不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情況下,根據(jù)上述量刑情節(jié),被告人包某應當在有期徒刑十一個月至十三個月的幅度內(nèi)被判處刑罰,并處罰金。
在審查起訴階段,鑒于包某對本院審查認定的事實無異議,歸案后如實供述其犯罪事實、自愿認罪認罰且簽字具結(jié),本人提出其妻子即將生產(chǎn),希望早點出獄照顧家庭,故綜合其犯罪事實、情節(jié)及認罪認罰態(tài)度,從彰顯司法人性關懷角度考慮,本院依法提出從寬量刑建議,即建議重慶市長壽區(qū)人民法院判處被告人包某有期徒刑九個月,并處罰金四千元。一審法院采納本院量刑建議,判處被告人包某有期徒刑九個月,并處罰金四千元。
被告人包某在收到判決書后以量刑過重為由提出上訴,該行為推翻了原自愿認罪認罰具結(jié)的內(nèi)容。本院認為,在本案證據(jù)未發(fā)生任何變化的情況下,被告人包某以量刑過重為由提出上訴,屬于先以認罪認罰的形式換取較輕刑罰,再利用上訴不加刑原則提起上訴企圖再次減輕刑罰,是對原認罪認罰具結(jié)書的否認和撤銷,一審判決基于被告人包某認罪認罰而作出的依法予以從輕、從寬處罰的基礎已喪失,不應再適用認罪認罰從寬處理。其認罪認罰動機不純,且嚴重浪費司法資源,認罪認罰從寬處理不應再適用,應對其處以更重的刑罰。
綜上所述,被告人包某販賣毒品甲基苯丙胺0.96克,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第一款、第四款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販賣毒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一審判決后,被告人包某利用認罪認罰換取從寬處罰后,又以量刑過重為由提出上訴,企圖利用上訴不加刑原則再次減輕刑罰,其行為是對原認罪認罰具結(jié)書的否認和撤銷,已喪失對其從寬處罰的依據(jù),導致原判決中的量刑明顯不當。為維護司法公正,準確懲治犯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的規(guī)定,特提出抗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重慶市長壽區(qū)人民檢察院
????2020年10月15日
附件:1.被告人包某現(xiàn)羈押于重慶市長壽區(qū)看守所。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