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抗訴書
海南省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2019)瓊96刑初85號刑事判決書對被告人黃某某犯故意殺人罪一案作出判決:被告人黃某某犯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本院依法審查后認為,該判決定性及適用法律錯誤,并導致量刑畸輕,確有錯誤,理由如下:
一、一審判決認定被告人黃某某主觀方面系疏忽大意的過失,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該定性及適用法律錯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四條第一款、第十五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及相關法理,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犯罪過失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fā)生這種結果。正確區(qū)分犯罪故意和犯罪過失,一般應從認知因素和意志因素兩個方面辨別。結合本案情況,被告人黃某某主觀上不是過失,而是間接故意。
(一)被告人黃某某主觀上不是過失
1.認知因素方面
根據常識常理,較長時間勒人頸部會致人窒息死亡,是任何正常人應有的基本判斷,且該種認知一般不因具體時間、場合、情境、身體狀況(如醉酒)等發(fā)生改變。被告人黃某某在偵查階段供認,“我知道持續(xù)用力勒緊人的脖子是會導致人受傷甚至是窒息死亡的”。黃某某作為成年人,對于持續(xù)用力勒緊他人脖子會造成何種危害結果,其不僅是明知的,也是應當預見的。且根據黃某某的供述,其在實施上述行為過程中實際上也已經預見了發(fā)生這種危害結果的可能。因此,在認知因素方面,被告人黃某某不屬于“應當預見因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的情形。一審判決認定黃某某的主觀心態(tài)為疏忽大意的過失,顯然是錯誤的。
2.意志因素方面
被告人黃某某在偵查階段供認,“我當時喝了酒沒有考慮后果,我情緒也很激動,我沒有想那么多……當時就是想不要吵到左鄰右舍,免得我面子上很難看,所以我也沒管她是否掙扎,她掙扎的時候我就用手臂更用力的勒緊她的脖子將她往5棟102房里拖?!逼湓趯彶殡A段供認,“我當天也喝了酒,沒有慎重考慮和選擇怎樣做,所以就勒住她脖子拖她進房間了?!逼湓谕瞬殡A段供認,“當時只想快點把她往房間里拖,沒有考慮到其他太多的方式、方法?!睋丝梢酝茢?,被告人黃某某實施犯罪行為過程中,一是不擇方式方法,沒有慎重考慮行為手段;二是不計后果,根本不去考慮可能發(fā)生何種危害結果。即,黃某某作案時的主觀心態(tài)是不論發(fā)生什么樣的危害結果都無所謂,都是可以接受的,只要能達到把被害人拖進房間的目的就行了。因此,在意志因素方面,被告人黃某某亦不屬于“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的情形。
(二)被告人黃某某主觀上屬于間接故意
間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放任這種結果的發(fā)生。其與疏忽大意的過失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是否明知或預見危害結果發(fā)生的可能性及預見的程度,與過于自信的過失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對危害結果發(fā)生的態(tài)度是放任還是反對。如上所述,基于常識判斷及被告人黃某某的供述,其長時間使用手臂勒緊被害人頸部并拖拽的過程中,顯然是明確知道可能發(fā)生被害人窒息死亡的危害結果的,且該明知的程度要高于一般預見。故在認知因素上,被告人黃某某顯然不屬于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的情況,關鍵是看其對于被害人窒息死亡的結果持何種態(tài)度。該意志因素的評判,不能僅看被告人的辯解及事后表現,更應結合整個案件進程及黃某某的客觀行為進行論證。
1.本案具有特殊背景
被告人黃某某與被害人徐某甲系男女朋友關系,二人2018年6月份認識后同居。黃某某的供述結合徐某乙的證言證實,黃某某及徐某甲因孩子多、經濟不好等原因經常吵架鬧分手,故二人在交往過程中關系并不好。徐某甲于11月14日檢查后發(fā)現懷孕并想打掉孩子,黃某某不同意,為此二人鬧得很僵、再次發(fā)生矛盾。11月15日,徐某甲向黃某某提出分手并決定11月20日打掉腹中小孩,黃某某無奈同意。從案發(fā)當日中午和晚上黃某某大量飲酒的行為看,上述情況實際上已嚴重刺激和傷害了黃某某。
2.黃某某具有犯罪動機及犯罪目的
根據本案事實和證據,被告人黃某某的作案動機是為了不讓徐某甲繼續(xù)在樓道里大吵大鬧,以免吵到左鄰右舍,以免自己面子上很難看。在該動機的推動下,喝醉酒且情緒激動的黃某某不但沒有及時有效地回避大吵大鬧的徐某甲,反而與其長時間對抗和僵持;在被徐某甲用嘴咬傷、用刀劃傷的情況下,黃某某直接對其采取了用手臂勒緊脖子并拖拽的過激行為。上述從消極忍耐到積極作為的過程,也直接反映了黃某某心態(tài)的上巨大變化,且黃某某是在對行為本身的性質及可能引起的結果有著清醒認知的基礎上才實施上述行為的,這也直接反映了其對客觀危害結果的主觀心態(tài),即犯罪目的。
3.黃某某屬于放任的故意
黃某某在偵查階段供認,“她掙扎了好幾次,我用力勒緊她脖子往**棟**房方向拖了好幾次…她掙扎的時候我就用手臂更用力的勒緊她的脖子將她往**棟**房里拖?!睋?,黃某某在實施上述行為有三個特點:一是持續(xù)時間久,已經達到了使人窒息甚至死亡的時間長度;二是次數多,被害人多次掙扎,其多次勒緊脖子并拖拽;三是持續(xù)加力,被害人越掙扎,其就更用力。因此,黃某某在明知且實際已預見可能發(fā)生的危害結果的情況下,仍故意實施上述行為。該過程中,黃某某沒有任何足以依賴、信任的條件保證被害人不被勒死,其甚至根本沒有去考慮借助何種條件防范這一危害結果的發(fā)生。據此可以推斷,被告人黃某某對于徐某甲窒息死亡的危害結果是持一種不在乎、無所謂的放任態(tài)度。雖然案發(fā)后黃某某有一定的施救和要求醫(yī)生搶救的行為,但司法實踐中行為人故意傷害、殺害他人后又出于悔意進而搶救的情況較為普遍,單憑該行為不足以認定黃某某作案過程中對徐某甲的死亡結果持反對態(tài)度,也不足以否定黃某某在實施犯罪行為時具有的主觀故意。
綜上,一審判決認定被告人犯過失致人死亡罪,系定性及適用法律錯誤。被告人黃某某的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guī)定,應以故意殺人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二、一審判決量刑畸輕
被告人黃某某故意殺人,并致一人死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guī)定,應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雖然被告人黃某某具有自首、賠償被害人家屬并獲得諒解等情節(jié),但根據司法實踐,仍應在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量刑為宜。一審判決因定性及適用法律錯誤并對黃某某判處六年有期徒刑,屬于量刑畸輕。
綜上所述,一審判決定性及適用法律錯誤,量刑畸輕,確有錯誤,應予糾正。為維護司法公正,準確懲治犯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的規(guī)定,特提出抗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檢 察 官:張海軍
附:被告人黃某某現羈押于瓊海市看守所。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