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望城區(qū)人民檢察院
刑事抗訴書
長望檢公訴訴刑抗〔2019〕4號
長沙市望城區(qū)人民法院以(2019)湘0112刑初60號《刑事判決書》對被告人郭某甲涉嫌故意殺人一案判決:被告人郭某甲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本院依法審查后認為,該判決定性錯誤,造成量刑畸輕。理由如下:
一、該判決書認定故意傷害罪罪名錯誤,應根據(jù)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定性為故意殺人罪(未遂)。
故意殺人罪(未遂)與故意傷害罪的主要區(qū)別是行為人實施犯罪時的主觀故意不同。
對于故意殺人罪,行為人實施犯罪行為時,在主觀上具有追求或者放任被害人死亡的故意,這種主觀故意,分為二種:一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給對方造成死亡,仍然積極追求和希望死亡結果的發(fā)生;二是間接故意,即當事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會造成被害人的死亡,但放任死亡結果的發(fā)生。客觀上,行為人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
對故意傷害罪而言,行為人在主觀上追求傷害的結果,而不是追求死亡的結果,行為人主觀上對死亡結果持否定態(tài)度,客觀上對可能發(fā)生的死亡結果采取了控制或避免等措施。
本案長沙市望城區(qū)人民法院僅憑被告人郭某甲的口頭辯解沒有殺人的主觀故意來認定故意傷害罪,明顯與本案的事實不符。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被告人郭某甲在主觀犯意上是積極追求被害人王某某死亡結果的發(fā)生的,主要理由如下:
1.被告人郭某甲有追求被害人王某某死亡的主觀意愿。本案被害人王某某從廣東省羅定市回某某娘家,是因為郭某甲參與地下六合彩賭博而產(chǎn)生矛盾,在矛盾沖突中,郭某甲就曾有要拿菜刀砍被害人的行為,后在警察介入后才得以平息,郭某甲還威脅王某某如果走就要打死她,王某某只能偷偷地回到望城。且被害人王某某在2018年9月18日的證言中:“我被郭某甲撞了后,我跟郭某甲的哥哥郭某乙打了電話,告訴了他情況,郭某乙問我換了號碼為什么不告訴他,郭某甲跟他說要與我同歸于盡,要我提防著點”。在王某某回到望城后,郭某甲也隨后趕到望城,幾次勸王某某回廣東未成,特別是在對王某某進行糾纏中被王某某喊來的男性朋友拉開后,郭某甲懷疑王某某找了別的男人,對王某某產(chǎn)生了怨恨和實施報復的主觀犯意。
2.被告人郭某甲使用的犯罪手段是積極追求被害人王某某死亡結果的行為。2018年9月12日8時許,郭某甲駕駛粵******金杯小車在**小學前的非機動車道上行駛,當看到王某某在其車前行走后,郭某甲駕車尾隨,當車輛接近王某某時,郭某甲不計后果,駕車加速向毫無防備的王某某背后撞擊,王某某被撞倒在地(經(jīng)鑒定傷情為輕傷二級)。后王某某趁郭某甲駕駛車輛掉頭之機離開現(xiàn)場躲避。被告人郭某甲具備完全刑事責任能力,對自身犯罪手段的后果有明確認知,仍然開車加速撞擊被害人,足以證明被告人對被害人死亡結果的積極追求。
3.被告人郭某甲發(fā)現(xiàn)撞人未達到其追求后果時,仍然在積極追求被害人死亡的結果。郭某甲駕車掉頭還回現(xiàn)場后發(fā)現(xiàn)王某某不在,便提著一個裝有砍刀(刀身長約42厘米,系管制刀具)下車四處尋找王某某,意圖再次實施侵害。只是在未找到被害人,周圍圍觀群眾逐漸增多的情況下,才丟棄砍刀,回到車上撥打報警電話。
綜上,被告人郭某甲對被害人回某某的行為懷恨在心,使用汽車作為犯罪工具從背后撞擊被害人,完全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結果的發(fā)生,其后持刀追尋被害人,更彰顯了其積極追求可能發(fā)生的死亡結果的主觀心態(tài),而非僅止于追求傷害結果的主觀目的,故本案應認定被告人郭某甲的行為是故意殺人而非故意傷害。
二、量刑畸輕。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guī)定,故意殺人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考慮到被告人郭某甲的親屬賠償了被害人并取得諒解,本院在案件庭審階段,建議法院其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以上四年以下。但法院僅判處被告人郭某甲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量刑明顯畸輕,應予以糾正。
綜上所述,本院認為長沙市望城區(qū)人民法院判處被告人郭某甲犯故意傷害罪的定性錯誤,判處郭某甲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屬量刑畸輕。被告人郭某甲駕車加速沖撞被害人,直接危及被害人生命安全,應當認定故意殺人罪。為維護司法公正,準確懲治犯罪,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八條之規(guī)定,特提出抗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
長沙市望城區(qū)人民檢察院
2019年4月8日
_?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