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閣縣人民檢察院
刑事抗訴書
劍檢公訴刑抗〔2020〕2號
???劍閣縣法院以(2019)川0823刑初177號刑事判決書判處被告人胡某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與前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罰,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被告人李某某犯買賣身份證件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四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八千元。被告人王振宇犯買賣身份證件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該判決書認定我院指控被告人李某某、王某某犯詐騙罪名不當,予以糾正。本院依法審查后認為,該判決糾正我院指控李某某犯詐騙罪系對案件定性和適用法律不正確,將數(shù)罪改判一罪確有錯誤,理由如下:
????一、對犯罪過程中,超出原犯意的行為認定錯誤。
劍閣縣法院以本案的起因是李某某、王某某交錢辦證,無論辦理駕駛證系真假,其行為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guān)的正常管理活動和信譽,破壞社會管理秩序,而非公私財物所有權(quán),因此不符合詐騙罪的犯罪客體。
首先,從在案證據(jù)和庭審確認事實看,被告人李某某和王某某于2016年五六月時便已經(jīng)得知其所辦理的駕駛證系假證,且在同年國慶節(jié)時,胡某某便明確告知王某某辦不了證了。在此情形下,李某某依然以能夠免考試、免培訓(xùn)辦理真的駕駛證,收取包括唐某某、姚某某在內(nèi)的五名被害人共計6萬元的辦證費用。而在案的所有被害人陳述能夠證實,被害人對李某某辦理的駕駛證均不知道是假證,其都是因為相信李某某自稱能夠辦理真駕駛證而陷入錯誤認識才交付財物,其目的是為了不考試,買到一本真的駕駛證,不是假證!因此,從明知是假證依然以辦理真證為由收取被害人辦證費用開始,其侵犯的法益便不僅僅是國家機關(guān)的正常管理活動和信譽,還同時侵犯了被害人財物的所有權(quán)。
其次,從犯罪構(gòu)成來看,被告人李某某一開始的確僅有買賣身份證件罪的主觀故意,但在其明知所辦證件為假證以后,以假證冒充真證,收取高額的辦證費用,超出了原犯罪的范圍,屬于另起犯意,應(yīng)當以詐騙罪的主觀故意來評價其轉(zhuǎn)變后的行為。
二、將手段行為與目的行為混淆,認定李某某沒有非法占有被害人財物的目的錯誤。
首先,李某某是以買賣身份證件的手段來牟取非法利益。買賣駕駛證,是手段行為,以此牟利才是目的行為。通常情況下,手段行為與目的行為是一致的。但是,在特殊情況下,亦會出現(xiàn)不一致的情況,這就是手段行為基于一種犯罪故意實施完畢,產(chǎn)生新的故意并實施目的行為。本案中,李某某因不明知是假證而收受17名被害人辦證費,其手段行為是買賣駕駛證,目的是賺取差價。但其在2016年7月之后,明知駕駛證是假的,且連假證都辦不出來的情況下,依然以免考試、免培訓(xùn)辦理真的駕駛證的行為,其以高價賣假證的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財物便是目的行為。
其次,從李某某在供述中也稱“收取辦證費后,沒有全部轉(zhuǎn)給王某某,扣下了大部分資金用于填補個人賭博虧空和生活開支”。甚至在2018年9月時,還在以“辦證還要1個月”繼續(xù)欺騙被害人,便足以證明其非法占有的目的。
再次,李某某在不明知是假證期間的犯罪目的是辦證賺取差價;但在明確知道駕駛證是假證且無法再辦出證件的情況下,還是繼續(xù)以免考試、免培訓(xùn)收取被害人財物時,由于其主觀故意發(fā)生了變化,由辦證賺差價的直接故意轉(zhuǎn)變?yōu)闊o論是真證還是假證,無論能否辦到駕駛證,只要有被害人愿意相信,交錢辦證,便收錢的間接故意。其放任的結(jié)果與行為人所追求的目的雖然不具有同一性,但其并不矛盾地存在于李某某的主觀心理中。
最后,李某某雖然在案發(fā)前退還了部分被害人的費用,并在西安為部分被害人繳納了報名費,但這均屬于詐騙既遂后的補償行為,且受到補償?shù)谋缓θ司窃?016年7月之前繳費辦證的,且系多次找李某某討要駕駛證或已經(jīng)明知李某某辦理的是假證要求其退錢的被害人。在此情形下,李某某害怕案發(fā),迫于無奈之下的行為,不能作為其出罪的理由。
綜上所述李某某在明知是假證后,繼續(xù)冒充真證騙取被害人高額辦證費用的行為,同時侵犯了二個不同法益,主觀上也超出了買賣身份證件罪的犯意,其以假證冒充真證買賣的行為同時觸犯了買賣身份證件罪和詐騙罪,屬于牽連犯,應(yīng)當從一重罪,即以詐騙罪定罪處罰。詐騙金額為人民幣60000.00元,屬于詐騙數(shù)額巨大。
為維護司法公正,準確懲治犯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的規(guī)定,特提出抗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四川省劍閣縣人民法院
2020年5月18日
附:
被告人李某某、王某某現(xiàn)羈押于劍閣縣看守所。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