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抗訴書
鹽池縣人民法院以(2019)寧0323刑初108號刑事判決書書:判決被告人馮某甲犯尋釁滋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犯敲詐勒索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七年,罰金人民幣三萬元(未繳納)。本依法審查后認為,該判決書對被告人馮某甲適用法律錯誤,導致量刑畸輕,理由如下:
一、對被告人馮某甲適用法律錯誤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二款規(guī)定,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本款規(guī)定的適用對象是糾集者,即在共同犯罪中聚合、集結(jié)他人實施犯罪行為,起到領(lǐng)導、組織、指揮等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本案中,被告人馮某甲在與馮某乙等六人共同犯罪中雖無證據(jù)顯示在實施尋釁滋事犯罪過程中有明顯的糾集行為,但其提議成立六人執(zhí)法小組,在二起犯罪過程中積極參與系主犯,在與李某某共同實施尋釁滋事犯罪中有組織劉某某、馮某丙參與犯罪的行為,故認定其為糾集者。主犯是當然的糾集者,如果主犯不能認定為糾集者,那么在共同犯罪過程中從犯有可能實施糾集行為,從而導致從犯的量刑有可能超過主犯,針對尋釁滋事犯罪而言,區(qū)分主從犯無任何意義,被告人馮某甲系主犯理應認定為糾集者。故一審判決認定被告人馮某甲不屬于糾集者屬于適用法律錯誤。本案系惡勢力犯罪,被告人馮某甲系惡勢力犯罪團伙的主犯,應依法予以嚴懲。
2對被告人馮某甲的量刑畸輕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本案中,被告人馮某甲系主犯,結(jié)合本案的事實及證據(jù)應當認定為糾集者,被告人馮某甲多次實施尋釁滋事犯罪,依法應當判處七年以上八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故鹽池縣人民法院對被告人馮某甲犯尋釁滋事罪判處五年有期徒刑的量刑畸輕。
綜上所述,鹽池縣人民法院的(2019)寧0323刑初108號刑事判決書適用法律錯誤,導致被告人馮某甲的量刑畸輕。為維護司法公正,準確懲治犯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的規(guī)定,特提出抗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吳忠市中級人民法院
2019年7月29日
附:被告人馮某甲現(xiàn)羈押于吳忠市看守所。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